

【課程介紹/層級三】空間政治與社區設計(二)
授課教師:黃書緯、楊靜利 教學助理:陳淑茹 授課對象:學士班 課程學分:三學分 上課時間:週四上午九點至十二點 過去的都市規劃者往往將都市中的閒置空間、非正式社區、老舊城區,視為都市之瘤或都市病態,認為這些問題可以透過如外科手術般的大規模都更來解決,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甚至,...


【課程介紹/層級三】社會專案規劃
授課教師:吳涵瑜、戚成棟、翁康容 教學助理:蘇筠芷 授課對象:學士班 課程學分:三學分 傳統的社會學訓練往往把社會問題當成一個理論解謎的對象,提出很多可能的答案,卻未必能找到解決方法。如果,你想跳脫過去的學習方式,不只觀察分析社區所面對的問題,更想規劃可執行的社會專案,且藉...


【課程介紹/層級一】跨文化生態美學
授課教師:黃心雅 教學助理:林家華 授課對象:學士班 課程學分:二學分 上課時間:週二下午一點至三點 本課程將以「跨界」及「實作」為方針,以「行走在地」及「串連國際」為目標,結合人文系所中的文學敘事、生態論述、美學實踐與跨文化研究,省視全球化資本主義影響下的全球生態,探究美...


「鹽埕人物」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攝影展
作者:陳淑茹/「物質文化與人類學」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宋世祥 責任編輯:葉貞沂 經歷了一學期物質與人類學學習,後半學期老師帶大家進入鹽埕。透過實地的進入鹽埕街道,同學們與鹽埕人物相遇。與他們聊天,並且拍攝下一張張美麗的照片,呈現出熱鬧、哀愁、生動的鹽埕生活。...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 閱讀、觀察與策展
作者:陳淑茹/「物質文化與人類學」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宋世祥 責任編輯:葉貞沂 「文化」是人類學大量討論的主題,文化除了是人類社會中的意義體系,不能忽略「物質」體系。人類創造出物,並賦予物意義,但人與物的關係卻在時間的推移中,變得越來越複雜。要理解到「物」也有可能反過...


長生不老不可能 認識老化做好準備
作者:林芮君/社會老年學課程助教 授課教師;楊靜利、阮曉眉、吳涵瑜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糟囉,我老了!」但根據官方統計,你還不符合老人的規定。人老了是不是就沒用了、成為社會邊緣人口了呢?中山大學社會系第一次開設「社會老年學」這門課,修課同學來自不同科系,但皆非醫學院背景的學生...


旗津窮得只剩下社會資本?
作者:郭柏均/「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葉高華 責任編輯:葉貞沂 旗津,從過去靠海維生的港口漁村,逐漸發展、轉型成現在的觀光鬧區,當地的產業變化許多,也連帶影響了旗津的人口組成。一直存有的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外移的問題,也使得旗津的社會資本受到影響。社會...


在地歷史故事 中洲居民記憶中的二十五姐妹
作者:郭柏均/「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趙恩潔 責任編輯:葉貞沂 旗津區的舊中洲魚市場,原本只是個兩三位阿伯聚集聊天的場所,但在六月十八日這天,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恩潔組】的學生們在這裡舉辦同樂會性質的回饋活動,吸引了許多附近的居民捧場,甚至有多位...


陸客觀光在旗津 人潮不等於錢潮
作者:郭柏均/「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蔡宏政 責任編輯:葉貞沂 經過上學期多次到旗津探訪及摸索,再加上與老師定期的討論,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宏政組】的學生們歸結出旗津的經濟產業分布樣態,在日治時期前原以漁業為大宗的旗津,隨著政府制度的改革與聚落的...


旗津的歷史與再現-烏魚子的記憶與技藝
作者:郭柏均/「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老師:楊靜利 責任編輯:葉貞沂 歷經在旗津一整年的辛苦耕耘,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靜利組】的老師與同學們,於學期末在旗津的「中山大學社會開創基地」(原海軍技工宿舍)舉辦了「烏金利利探險記」的活動,以烏魚作為活動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