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山大學「城市共事館」計畫亮相 2025 USR EXPO展現USR永續人才培育核心精神

  • 作家相片: 中山大學在地傳承跨界創新計畫 RALLY
    中山大學在地傳承跨界創新計畫 RALLY
  • 5天前
  • 讀畢需時 5 分鐘

2025 USR EXPO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於9月12日~9月13日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盛大登場,今年博覽會以「大學共繫 韌性創新」為主題,集結全台百所大學、超過兩百項計畫成果,展現高等教育在社會責任推動上的多元能量。國立中山大學歷時最悠久的USR計畫「邁向永續轉型與創生: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以下簡稱「本計畫」)參與六大主題之一「環境永續類」的展出。

本計畫亮點為:計畫培力學生呂致陵榮獲博覽會USR TALK(USR短講)發表的殊榮,以及三名社會學系學生(李沂諠、朱嘉倪、黃羿綺)自組團體「線頭工作室」在展覽會現場為民眾帶來共作、共學的微型體驗工作坊,深受好評。呂同學參與計畫的起點從旗津國中永續社團「滔滔社」教學助理開始,引領國中學子探究高雄的海事文化與海洋永續議題。而線頭工作室三位學生則經歷從跨校合作的《2025 Action! 519 跨校人權轉譯聯展》結合高中培力到跨國際合作的《捲入裝配:全球工廠在台灣與美墨邊境》等本土及跨國女性勞動議題活動,這些探究及轉譯成果,呈現本計畫從高雄港地方學的文化永續及文化治理議題開始,更擴大師生參與延展到地方防災社會韌性,以及高雄港跨國議題研究共培。

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部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林建煌、中山大學「城市共事館」USR計畫主持人楊靜利教授、共同主持人邱花妹副教授、參與USR TALK發表的社會學系呂致陵同學、中山大學各USR計畫助理合影。
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部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林建煌、中山大學「城市共事館」USR計畫主持人楊靜利教授、共同主持人邱花妹副教授、參與USR TALK發表的社會學系呂致陵同學、中山大學各USR計畫助理合影。

大學USR計畫核心重點即人才的培育,本計畫一位從大一即不間斷參與USR課程活動至今的社會學系呂致陵同學,入選USR TALK短講活動,上台分享主題為:「擔任USR學生計畫助理的那些事」,透過全場活潑生動、身歷其境娓娓述說她如何從參加計畫之初的青澀蛻變成為一位能獨當一面的全能助理與小隊輔角色。她參與過的課程活動包含:旗津國中永續社團「滔滔社」、「不廢少年高中職生營隊」、一年一度的旗津技工舍「循環綠活節」等。呂同學在結合環境永續及地方文化保存主題中,融合教育部108課綱內涵與社會實踐,引領國中生恢復學習學習海洋永續、海事文化、循環修復、永續市集及日常生活中永續實踐的各種面向。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場所,更是連結市民、培養公民行動的實踐場域。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呂致陵同學分享「擔任USR學生計畫助理的那些事」

在開幕首日,透過主辦單位媒合,王威棋資深專案經理為一群遠道來自東北角的宜蘭頭城家商學生作導覽解說,這群來自濱海偏區的青少年同學,對於同樣來自南部高雄港濱的本計畫,特別是在旗津地區從事的地方文化營造與創生議題深感興趣,頻頻好奇提問,USR EXPO的展覽平台不僅提供高中職學子一個認識全台大學的契機,亦同時培力高中職學生理解各大學在社會責任實踐上扮演的重要角色與功能。

來自台灣東北角海濱的宜蘭頭城家商同學聆聽資深專案經理王威棋導覽解說

第二天展覽的另一焦點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三位參與USR計畫學生:黃羿綺、朱嘉倪、李沂諠組成的「線頭工作室」帶來「女性勞動暨手作牛仔拼布杯墊」微型體驗工作坊活動,現場吸引相當多的民眾參與,活動主要透過情境式互動與體驗,讓民眾沉浸式感知過去加工區女性勞工的重複勞動身體感。「線頭工作室」同學身著象徵女性勞工的藍領制服,一邊述說「旗津高中六號事件及加工區女性勞工的勞動經驗」,一邊手把手引導民眾將廢棄牛仔拼布重新編織成嶄新的茶杯杯墊。三位同學不約而同提到,這種「面對面」與來自不同背景的民眾傳達女性勞動者故事及體驗重複勞動身體經驗是非常有意義與特別的「文化轉譯」活動。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李沂諠、朱嘉倪、黃羿綺組成的「線頭工作室」帶來「女性勞動暨手作牛仔拼布杯墊」體驗活動。

在今年展示攤位中榮獲教育部長鄭英耀肯定,由主持人楊靜利教授介紹,本計畫以連續四期USR計畫累積長達八年以上的發展脈絡為經、以三大永續主軸:「環境永續」、「社會永續」、「文化永續」為緯,呈現「農漁城鄉社區的氣候調適與循環創生」、「工業城市的發展紋理、環境永續與公正轉型」、「跨國地方創生與國際永續人才培育」三大內涵,利用單透布、掛軸等可重複使用的永續材質輸出物,輔以許多豐富成果展品,邀請民眾現場認識本計畫從地方社會文化調查到跨國創生人才培育、國際維修文化推廣乃至地方防災智慧韌性等多元永續行動。現場並展出學生參與的社區合作實際案例,凸顯大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場所,更是連結市民、培養公民行動的實踐場域。

共同主持人邱花妹副教授提到在今年的「環境永續」議題上,本計畫特別彰顯「地方防災智慧與韌性」主題,包含與日本學者的臺日共備、跨國共學課程,在年底將推出與台灣福興公司及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合辦的〈解鎖UNLOCK 防災神隊友〉大展,會以有趣的方式讓民眾認識居住的城市環境、增加自我防災意識與提升整體社會韌性。


國立中山大學「城市共事館」USR計畫主持人楊靜利教授及資深專案經理林芮君介紹年底大展:〈解鎖UNLOCK 防災神隊友〉

本計畫以中山大學所在的高雄港灣為起點,立足旗津、鼓山、鹽埕、前鎮、草衙,延伸至美濃、旗山等農漁城鄉區域,鏈結發展條件相似之國際場域,打造跨域合作的社會實驗平台。計畫團隊結合人文、社會、理工等跨學科專業,推動實踐日常永續、循環維修、淨零城鄉、跨國港灣永續創生,以及在地文化永續傳承等議題,希冀以大學能量,促進地方與全球的互動。

計畫協同主持人李怡志經理表示:「USR 並不是單向的服務,而是共培共學的歷程,透過與社區、居民及國際夥伴的交流,嘗試讓港灣城市的未來具備更多元的永續想像。」,此次參展不僅呈現中山大學在地方深耕的成果,也展示大學如何透過課程、研究與行動,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培育學生成為永續人才。未來,城市共事館計畫將持續拓展跨國合作網絡,深化與在地社群的連結,推動高雄作為港灣城市的全球典範。

 
 
 

留言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07-5252000 #5848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rallynsysu@gmail.com
© 2014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在地傳承跨界創新
© 2017 城市是一座故事館-大學與博物館的參與式協作
© 2019    城市是一座共事館-鑲嵌於社會紋理的社區實踐

© 2022    USR國際合作型 邁向永續轉型: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
© 2025    永續發展類國際合作型計畫 邁向永續轉型與創生: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