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
授課教師:謝榮峯
作 者:席正薇
責任編輯:謝鑫佑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圍之廣,其應用領域之多,透過「我是誰?」「我有文青魂嗎?」「文創與我何干?」「文創在我個人生活中的存在方式?」等問題,讓同學重新思考自己與文創之間的連結,並延伸思考「我會做什麼?」「我想做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文創」。
課堂除了探討文創新聞、案例,更對照現今台灣文創產業最熱門的議題——文創園區,進行深入了解。本次文化創意產業課程將藉中山大學管理的旗津社會開創基地作為模擬對象,讓同學以分組方式模擬如何規劃及治理文創園區。園區規劃實作分為個人提案、商品服務分析、小組創業、園區營運幾個階段。為求與實務結合,於第四週前往旗津社會開創基地實地勘察及瞭解園區現況,作為期末模擬園區經營準備,透過規劃園區的過程,更深入了解文創產業。
本次課程有來自中國的交換生、外系的研究生以及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藝術管理研究生,對文創產業都提出了不同藝術類別作為發展文創的基礎,包括時下流行的自媒體、專業的藝術評論,以及商品開發。
舢舨文化保存基地觀察
課程第四週,同學們抵達旗津舢舨文化保存基地實地探勘。旗津舢舨文化保存基地位於旗津中洲,由大陳人住宅社區所圍繞,因此園區附近的生活習慣、民俗風情、飲食文化、鄉土人文,都迥異於台灣人熟悉的閩南或客家族群。這樣的環境,讓同學們思考,旗津舢舨文化保存基地這個園區,除了著重於文化和觀光效益,是否更有可能和居民生活共存?或者讓社區民眾因為園區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同學分組於基地各個角落活動,並從思考「我們能為這裡做什麼?」來繪製對園區的想像。部分同學曾因課程「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二)」接觸過基地,因此大家除了親身去探索基地,也從學長姐的口中了解過去基地曾發生的活動。此外,因為基地有既定的建築體,條件充滿限制,更增加了發展文創園區的討戰與難度。
台東移地教學看見生命力
為了取得更多參考資料,課程安排移地教學,前往卡塔文化工作室,透過執行長林秀惠了解關於原住民工藝平台如何透過合作型態創作聚落群體。結合不同工藝的專長,試圖將生活創意利用平台,整合在地文創,改變傳統手工藝的現況,跳脫既有多處於傳統文物、圖紋複製的生產型式,增加生活中有趣的文化觀點,讓文創品能展現獨特力與競爭力。
此外,台東在地植物纖維藝術家宋宜錦,也帶著同學認識原生植物,並與大家一起從萃取纖維開始製作首飾。這樣的內容所有人未曾接觸過,樹皮變成絲線、再到編織與裝飾,從無到有的過程,與過去僅止於加工成品的DIY體驗,是相當不同的,除了商品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深刻明白工藝文創商品背後必須歷經的複雜工序,這些都是藝術家賦予文創商品的價值。宋宜瑾纖維工藝的「部落職人」更是可以讓所有人,透過原住民的手工藝讓大眾體驗文化的存在性與重要性。
台東移地教學也到訪全台文創園區風格最鮮明的鐵花村音樂聚落。總監汪智博與同學們分享關於
鐵花村如何將原住民音樂、歌聲,發展成在地特色的藝術村,其中也包括園區規畫以及策展方向。對許多人而言,愜意的人們與歌聲為伍的夜晚是鐵花村給大眾的既定印象,然而背後卻也存在著與其他每一個文創園區都相同的經營困境。汪智博堅持鐵花村的營運原則,並慎選廠商,讓同學們明白,一個成功的園區必須同時從商業考量與藝術層面,進行更謹慎、更全面的營運方針思考,尤其鐵花村對於在地生活圈的理念,近似旗津狀況,讓這次移地教學不僅收穫豐富,更能實際運用。
改造旗津 園區規畫
旗津勘查與台東移地教學參訪後,同學開始著手設計旗津空間。鐵花村音樂聚落的經驗,讓同學改變思考邏輯,將原先傾向免費藝文活動的設計,進而改為思考文創商店進駐的可能性;將原本設定為藝術推廣設定為主軸的旗津舢舨船文化基地,改變成能自負盈虧文創園區。
同學分成AB兩組設計整體園區,內容包括對於園區的想像和期待,並將規劃設計實際送至建築公司估算建物重建成本,此外,還有商店進駐、商品開發成本,並估算文創體驗售價、營運人力以及未來園區的人流進行成本營收損益。
雖然這是初次接觸文創園區的規畫,但實地進行規劃、試算等環節,在討論中發現實際營運可能產生的問題,並進行修正,這一連串的過程所獲得的產業祕密,是同學們最大的收穫;而且正因為完整投入策劃,同學們也更對旗津更加了解、更有感情。同學們的規畫,期末也向業界三位專業評審進行簡報,確實了解想像與現實的差異。
多功能園區餐廳的使命
除了硬體建設,文創園區的規劃少不了經營考量的民生層面,餐飲是大家公認不僅能作為盈利項目,更是公共服務的一環,同時能促進地方情感,因此在園區內規劃餐廳。為了區隔出文創園區與一般餐廳的差別,同學為想像中的旗津文創園區設計中西兩款菜單。
從清晨到市場採買食材開始,到進廚房用在地食材打造專屬高雄的海味菜單。這學期,課程以實驗廚房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課程的句點。課程內容不僅有趣,更體現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多元性和無限的可行性,同學也在規劃園區的過程中,透過實際參與獲得專業知識,更能夠擁有策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