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

授課教師:翁康容

作 者:許姮安

責任編輯:謝鑫佑

以生物學視角詮釋生命歷程,包括出生、生長、成熟、繁殖、衰老至死亡;而社會學是如何看待生命歷程?老師翁康容介紹了生命歷程觀點(life course perspective)與生命歷程社會學的相關研究的發展歷程。在生命歷程觀點中,「生命(lives)不僅是由個人年齡的改變所串起的生命階段轉換,它更受到歷史、地理、社會結構、文化脈絡的影響,個人所處人際網絡中的其他生命亦連動地發揮作用,而個人也具備選擇與能動的可能性來塑造與重塑生命。」

生命與社會交疊出的歷程圖

為了讓同學更深入理解生命歷程研究如何進行,除了理論知識,同學們需要實際畫出自己的生命歷程圖,並列舉出自己所認識的生命歷程,從出生到自己現在的年齡寫出生命階段、生命事件、生命事件轉銜,並思考上述生命歷程中經歷過哪些事件?哪些是對自己重大的轉捩點?

許多學生不約而同地列出的生命事件有:「教育(學業)」、「戀愛」、「家庭」和「工作」;較特別的有「健康(疾病)、動物(寵物畜養經驗)」等。接著從這些生命事件中列舉出自己覺得可能發生的狀態,並在紙張下方列出年齡軸,對應其中狀態的發生年齡,再以線條將「狀態」和「發生年齡」連結起來。

許多同學描繪的生命史,具備一個相當有趣的共同點,多數人在「教育」中許多人提到的是相當「制度性」和「階段性」的狀態,例如:國小、中、高中和大學;學測、推甄;休學、退學、重考、雙主修等,反而較少見到「經驗性」的狀態描述,例如:上台領獎、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等經驗,從中可以反思是否對於台灣學生而言,教育確實是生命歷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在學生的記憶中卻多是制度性和階段性的狀態,而非切身的感受。

從電影「年少時代」看見生命與社會

課堂上引用《年少時代》這部跨越12年時間拍攝的電影,讓同學能更清晰地理解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電影12年來使用同一批演員,劇情主軸環繞在主角梅森,自童年6歲到18歲中經歷的各大重要事件、情感經驗與心靈成長。為了讓同學能更快速掌握重點,老師引導同學從三個方向思考:1. 電影中出現了哪些不同的角色?他們各自串起了什麼樣的生命軌跡?這些生命軌跡如何相互交錯影響?2. 電影中出現了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這些歷史事件如何影響電影中的角色?3. 每個角色展現出哪些與年齡相符或不相符的行為?這些行為被認定為好的或壞的?

每個同學觀察的角度都不太相同,有的是從影片中各個家庭互動經驗出發,觀察到這些經驗如何串連家庭成員彼此的生命軌跡,並細膩地呈現他們如何交互影響對方。其中父親又受到社會對於男性陽剛氣值得期待,影響其行為表現與互動模式,而父親的教養方式,又近一步影響了梅森的社會化歷程。

片頭也是不少同學觀察的重點,裡頭指出當代社會普遍對於年齡確實會有著各種期待,特別是什麼年齡層對於事件應該有什麼樣的「反應」。例如對於幼童面對上一代的衝突時,直覺反應理應是哭泣或訴說,而非如影片中「靜靜觀察、隱瞞、沉默」等被視為「成熟」的行動。正好對照課堂中提到的「年齡結構化(age structuring)」的概念,我們的生命如何基於年齡而被正式或非正式的定義、安排與期待。其實這些期待、定義與安排都是經由後天建構的,若從歷史檢視,可以發現其實不同時代的年齡結構化都有所不同,更受到當地文化影響了人們的共享概念(shared ideas)。但這套年齡結構化呈現出的正式與非正式規則,往往被我們視為某種「真理」般的存在。例如情色資訊(大尺度雜誌)與性教育究竟何時應給予學生,一部分以社會制度形式(正式教育、法律政策)為其制訂出一套正式的年齡結構化標準。一部分則存在各個家庭中的互動,以非正式年齡結構化形式出現。例如部分父母採開放的方式,只要孩子不因而受傷、犯罪即可;部分父母則於網路安裝色情守門員等防範策略,企圖將情色資訊與孩子的童年進行隔絕。

設計幼稚園課程體驗不同世代

課程中安排同學們一起來到中山大學附屬幼稚園帶領大、中、小和幼幼班的小朋友進行趣味性的互動活動。藉著與不同世代群體互動,學習與不同年齡層的溝通方式,包括用心專為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設計可寓教於樂的遊戲,也因應鄰近清明節,為了能讓小朋友在活動中瞭解清明節的文化與節慶由來,不僅設計了關於清明節由來的話劇表演,更規劃了「春捲」帶動唱以及包春捲活動,讓小朋友有得學習、有得玩還有得吃。

同學們為了讓幼齡小朋友專注,分別想出許多與小朋友互動的策略:大班組以小禮物吸引同學回答,並一起玩「老師說」的遊戲。中班組則以水果作為主題,帶領小朋友們一起跳「水果健康操」,並實際處理(削皮、切)水果,讓學生們得以觀察水果的剖面外觀與吃法。小班組設計了提升小朋友對顏色的敏感度的彩色鹽罐DIY。而幼幼班則結合當前幼稚園正在執行的教案——蛋糕,讓小朋友們將各色貼紙貼在蛋糕圖片上。這些結合問答互動、水果體驗、顏色敏感度、手部靈活與辨識圖形顏色的活動,拉近同學與小朋友間的關係,這樣的課程內容銜接著下一個討論年齡期待與社會正式/非正式制裁的關聯。

年齡 性別 所引發的差異

老師帶領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東西方關於返鄉、完成生育、成為祖父母以及退休方面的年齡數據資料背後的意涵。Hagestad and Settersten Jr. (1996) 兩位研究者,藉由詢問受訪者不同生命事件的年齡期待,試圖找尋不同生命事件是否存在著「年齡上限」,並關注不同性別受訪者的回答有何不同。

年齡上限隱含著人們期待在何種特定年齡前達到某一特定生命事件。年齡上限的存在也意味著人們的生命歷程很可能會出現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情況,例如超過了某個年齡上限,但未完成特定被期待「該完成」的事件。藉由研究數據可讓同學們觀察到不同生命事件存在的年齡上限差異,並突顯不同領域(正式/非正式)的生命事件受到年齡規範約束的程度如何不同。最後再將性別因素考量進來,可以進一步看出不同性別在不同領域受到的年齡規範的差異。

旗津人的遷徙與生命流轉

此外,生命歷程課帶領班上同學抵達旗津社會開創基地,邀請旗津蔡佳菁課長與同學分享旗津的歷史。由蔡佳菁介紹自身的蔡姓聚落如何隨戰爭而遷徙,讓讀者與聽眾得以瞭解旗津近代的發展。而蔡佳菁的成長過程與工作經驗,與旗津島上的人、事、時、地、物有著緊密的連結,運用生命歷程的觀點,可以聽見社會重大事件——戰爭如何影響著蔡姓家族的生命經驗與狀態。

蔡佳菁提到,自己的蔡姓祖先是從「福建–泉州–晉江–東石」來到台灣,在「嘉義–布袋」上岸,再搬到「嘉義–東石」,再搬到當時的「高雄州岡山郡彌陀庄蚵子寮字下蚵子寮 128 番地」(鳳山廳仁壽上里蚵仔藔庄土名下蚵仔藔 128 番地)。蔡姓家族的遷徙路徑,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左營海軍擴建,於 1940 年(昭和15年)由下蚵仔寮(現在的梓官區)遷徙至大汕頭(現今旗津區南汕里)。於 1947 年遷徙至沙仔地(現在的旗津區實踐里)。1969年國共內戰爆發,政府擴建海軍第四造船廠,蔡佳菁的父親及伯父所經營的造船廠於 1971年由沙仔地搬遷至烏松(現今旗津區北汕里),促使蔡姓家族再於1988年由沙仔地遷徙至龍海社區國宅(現今旗津區中華里)。

旗津島的沙仔地(現今的實踐里)的居民大部分都是由蚵仔寮搬遷過來,有超過9成都姓蔡,幾乎都有親戚關係。1955 年大陳義胞來台定居,部分由政府安排遷移至實踐里內,住在蔡姓家族住家及海軍第一工廠(第四造船廠)的眷舍旁邊。因此,實踐里為閩南人(以蔡姓家族為主)、軍眷及大陳義胞組合而成,居民合睦相處,成為台灣族群融合的典範之地。同學們就由這場講座,了解生命歷程與社會脈絡的重要性與落實,並能在未來以更宏觀的角度看見生命。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