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參與式民主導論

授課教師:李翰林

作 者:顧旻

責任編輯:謝鑫佑

隨著台灣民主發展,代議民主的問題逐漸顯現。面對社會重大爭議與價值多元分歧,過去政府在威權體制下慣用的獨斷或專家決策模式顯得左支右拙。公民社會要求進一步參與公共政策與開放政府的聲浪也越來越高。但是政策制訂要如何尋求社會共識?如何界定多元利害關係人並兼顧公民參與、法規體制和行政效率?這皆是台灣社會的大挑戰。近期不管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紛紛成立嘗試在行政程序中放入公民參與元素。除了公聽會和說明會外,還加上聽證會、公民會議、成立公民參與委員會或試辦參與式預算等各式各樣的模式。這些模式真能解決過去的問題嗎?

課程希望透過「能源轉型白皮書」這個政策實例,引導學生對於具體案例的問題進行觀察、思考,一步一步檢視政策成形背後的歷史脈絡,鼓勵同學運用軟體工具,梳理與轉譯相關政策,界定議題之利害相關人,分析其論述之正反辯證;並在課程中實際模擬公聽會、聽證會、世界咖啡館等各種不同公民參與場合,了解不同模式的舉辦方式與差異;再加上實際參與和觀察地球公民基金會將於今年三月在中山大學舉辦的「勿忘福島,能源事急」活動。進一步嘗試尋求如何透過可能的政策工具與行政程序,來理解能源政策並促進對話與回應。這個課程需要同學高度的參與,運用熱忱探究社會議題過程,積極參與討論,共同思考公共討論和政策過程更趨民主化的可能性。

審議民主在台灣

老師以〈到審議民主之路—台灣的實踐與反省〉一文點出,1980年歐美社會民主理論出現審議民主的新轉向,如何影響東亞社會。課堂中也討論審議民主在美國的發展,從描述陪審團、委員會、立法機關等,強調經歷理性討論後作出決策的程序,在近20年來更用來指涉有著明確定義的一種民主形式。經過審議式民調、國家議題論壇、學習圈資源中心等審議活動發展,審議民主的理論家、實踐者將新的公共對話方式,陸續帶進既存的政治文化中。

在台灣的審議民主實踐雖同樣強調理性溝通、公民參與,但也非去脈絡地移植國外經驗。在國內推動審議民主的行動者、學者等,根據社區歷史、社會文化脈絡去調整實作過程,從學校、社區、非政府組織、到政府部門,在晚近的民主歷程中一步步摸索,探尋在地的審議民主精神。課堂尾聲,也討論到日後將針對審議民主在台灣的不同實踐過程討論,一起思考更多公共討論的模式。

台灣民主困境的社會根源

老師李翰林帶領同學閱讀李丁讚所寫「台灣民主困境的社會根源」,進而討論「民主」在台灣。在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中,許多討論都圍繞在「民主制度」上,對於政治的理解和民主思考,也多放在兩黨政治、選舉制度、法治、行政分權等層面。

同學討論到,作者描述「台灣沒有公民社會。」這樣的言論有沒有問題。有同學認為作者說的「公民都被藍綠綁架」太過武斷,也有理性超克藍綠的公民。老師也提醒道,公民社會裡的諸多理性、去藍綠的政治討論其實都隱含着另一種意識形態,並非象徵公民社會成熟、具有公共說理能力的一群人。公民社會長期被政治社會裂解,作者也認為與國族認同有關係。在複雜的歷史文化叢結中,很多對話都需要「人文素養」才能出現尊重、寬容、開放、自由、以及愛,如果沒有人文素養的培育,就很難同理不同文化經驗、歷史際遇的人,產生「他者」與我族的劃分。

教育民主相當重要,要從家庭、學校、公司、工廠、部落、社區、醫院、博物館等廠域,認真思考不同場域中行動者的自主性以及平等關係的落實可能。公民社會需要積極、有公民德性的公民參與形構過程,政治民主必然立基在社會民主上,對作者而言,這樣的思路才是民主困境的解決方式。

專家政治與公民參與的辯證

再次反思與重新認識「專家」一詞在公民參與裡頭的意涵。科學與技術理性常常在議題決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專家被視為擁有這兩種特質的人,是能提供科學事實與專業判斷的人。我們往往將專業、專家想成客觀、理性、科學的同義詞,倚賴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做出的決策。然而專業與政治進行二元劃分的想象,卻可能忽略了科學在政策過程中的局限性。以環境議題來說,制訂環境政策的過程如果過於強調科學實證主義的治理模式,或是缺乏多元知識參與討論,則很有可能忽略在決策過程中,政策「問題建構」和「知識生產」面向上的政治性。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裡,會受到法規標準、資金投入等限制,這樣的過程是政治以及價值選擇的過程。

「專家會議」就是台灣環境政策決定過程中,許多「專家」共同參與的論辯環節,在環保署2008年9月17日頒佈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作業要點》中,說明了「專案小組召集人得視個案需要,經主任委員同意,就特定的環境議題召開專家會議」這般定義,解釋專家會議的機制在於邀請議題利害關係人,包括開發單位、人民團體、地方政府等,推薦專家參與專案小組討論。

老師接著說,現行的專家會議是鑲嵌在環評制度的運作中,也就是說,專家會議是擔任給予專業意見和科學知識的角色,並不是擁有准駁權的環節,最後的決議還是需要回到環評會裡。本週閱讀訪問了12位曾參與專家會議的學者,試圖透過訪談與資料分析還原專家會議的運作過程,以及台灣行政機關處理風險課題的特質與樣貌。

模擬聽證會

本週同學們模擬聽證會,討論「北海岸三芝一帶的離岸風機建設案」此一議題。其中同學分別扮演屬於利害關係人的航港局代表、中華電信代表、居民贊成方代表、居民反對方代表、風能公司、漁會代表、以及能源局代表等;和屬於鑑定人代表的航道專家、景觀專家、與漁業專家等,透過不同角色的推演,揣摩在聽證會上的議題討論過程。在課程進行前,便要求同學準備本案最大的爭議點,並且閱讀相關爭議點的資料協助討論。

從介紹與會者、說明本案、確認代表人之委任關係、到與會者提出爭點等,最後由主席確認爭點。模擬聽證會讓同學有機會體驗參與,當代民主制度下的議題討論環節。過程有許多攻防、和換位思考的機會,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在公聽會上思考彼此論點,在經驗事實上作出不同的回應。而專業鑑定人也就自身準備的資料補充議題的專業觀點,從不同的專業領域出發討論爭點。模擬聽證會上有學生表示,這是很有趣的經驗,平常很少有機會實際參與公聽會,尤其在扮演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時,真的會進入到角色的脈絡開始拼湊合乎爭點的事實證據,希望能夠對各自的角色位置爭取到相關權益。這場模擬聽證會便在熱絡的討論氛圍下,逐漸落幕。

參與公共審議的公民

參與公共審議的公民,是公共生活裡的積極行動者。這些行動者投身不同的公共議題討論,希望能透過平等的溝通、理解、知情和反思,讓更多人參與民主的政治過程,後能形成深思熟慮的集體意見,影響政府部門作出的決策。這週課堂上討論鄰林國明所寫〈審議造就積極公民?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他提出一個問題即是,缺乏日常性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公民,在參與公共審議後,是否會因為一次性的審議經驗而成為積極行動的公民;審議民主能否養成古典共和主義者、當代民主理論家強調的,民主體制維繫所需的「公民德性」等,這些問題在作者觀察六場公民會議的參與者後,有了這篇對審議民主的討論和反思。

在分析的六場公民會議裡,分別就政治參與、審議經驗、社會資本變項(社團、志工、社區組織和社區活動)、人口與社經地位等方向,施做前側與後側的統計分析,包括公共審議參與的數年後並無顯著提升政治參與程度,反而是平時參與公益性社團的人有更高的意願投入政治活動、前側參與程度較低的人,確實在參與審議後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政治參與程度、審議經驗從結果看來也不會影響政治參與的意願、許多公民會在社區參與社團活動,但是社區組織可能多與地方政治勢力掛鉤,要把公共議題連結到政治過程的社區組織相當少等,得出結論是審議希望創積極及公民,那更需要讓審議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如此才能持續塑造公共事務討論的氛圍,讓公民社會出現更多願意參與政治、長久關心公共事務的積極公民。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懶人包製作

學期成果發表為懶人包製作,議題懶人包是數位時代的訊息傳播方式之一,希望提出「要解決什麼問題?」讓議題相關的受眾能夠快速理解事件,並且採取因應目標的行動、或是分享清楚議題資訊給其他人。懶人包強調載體、和適讀性,要符合手機、電腦、平板等差異資訊載體的需求外,也要讓人好讀、快速進入議題討論的核心。

包括「還不去買Gogoro2?以台北市居民為主要對象」從空污來源切入,探討固定污染源與移動污染源的空污佔比;「再生能源—潮汐發電」一組透過可愛的美人魚和比目魚對話,讓大家認識傳統火力發電對海洋產生的熱水,會危害海洋生態存續;「由你來發電,公民發點廠」透過資訊圖表化的方式,回顧台電106年的發電量、目前台電系統的電量結構,來探討台灣目前遇到的發電問題;「能源轉型?左轉?右轉?轉去哪?」這組透過生動的人物插圖,講述台灣的能源轉型目前遇到各方諉責的情況;

同學表示在懶人包製作上,遇到資訊塞選的困難,當想要留下足夠的資訊量時,一方面要思考會不會造成閱讀上的負擔。懶人包製作的思維與邏輯,跟論述性文章相當不同,如何在短時間內產生最大的閱讀效益,是懶人包製作過程中、同學們不停思考的事情。藉由這次課堂的能源轉型議題懶人包製作,也讓同學有機會從自身感興趣的議題出發,閱讀資料數據後、經過適當的知識剪裁與反芻,製作出讓人快速認識議題、事件核心的實料文宣。

標記: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