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專案規劃

作者:蘇筠芷/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戚成棟、吳涵瑜、翁康容

責任編輯:翁康容

社會專案規劃這門課主旨以學生動手規劃為主,每個月安排一整天的授課時間由各組報告、老師給予回饋建議,以及師生之間討論此次專案規劃進度需改善之處。透過每次的討論與修正,學生們逐步貼近社會現實,並發展出可行性高的解決方案。此課程特別之處在於業師的導入,讓學生們模擬進入職場中必須靠著自身問題解決的能力,面對未知與不熟悉領域的挑戰,例如財務管理、後勤調配、與公部門或社區組織打交道,並在其中連結多方資源以及資訊,不僅主動發現生活中不同面向的不便之處或者是待解決的議題,更去思考如何透過設計思考解問題。

「媽手綿」小組

奠基在「高齡服務設計」課程的田野調查,此組同學發現,經歷家庭空巢期的高齡者可能時常感到內心孤獨,渴望陪伴,一個人獨自生活也可能在飲食上不夠健康。田野訪查的結果也發現,年齡至七十歲者都還可能有使用手機的習慣,因此此組的客群鎖定在有使用手機習慣的銀髮族。

為此,此組同學欲設計一個高齡者健康手機應用程式,利用每日破關獎勵鼓勵老人運動,另外上傳每日飲食,營養師也將協助規劃每日三餐。此組同學還參加銀客松比賽,比賽主辦方將會協助他們克服手機應用程式技術層次的問題。

針對這樣的提案規劃,課堂中師生提出了一些疑問,例如認為提案的對象不夠明確;資金來源雖然定調要和廠商合作,但目前生技業競爭激烈,要如何凸顯自己產品的特色將是個挑戰;應設想如何與私立醫院合作,透過健康管理的方式協助銀髮族調整飲食及運動。此外,由於華人親屬關係連結強,所以老師也希望此組能夠利用這個特性,設計更多更具吸引力的家人互動功能,促進親子交流,以做出產品區隔。

經過初步的提案與課堂師生討論,在更新一次的提案嘗試中,手機應用程式有新的內容,主要分成幾大項目:飲食、運動、活動、隨機驚喜包、拉霸遊戲等。此組同學也增添了更多的手機應用程式功能,包括當使用者填入健康、飲食、運動的情況,應用程式將會提供使用者生活建議(「營養寶寶計畫」)。在社群連結的部分,透過此應用程式,可以與好友分享日常生活,其使用方式將會與line相似,因此這對於高齡者還說相對容易。

在營運上,同學們更進一步設想,希望從廣告與置入式行銷產生收益,例如:設置廣告區(老人用品)、商品抽成(贊助商上架抽成)等。在推廣上,則規劃透過臉書、line、宣傳單、電視廣告、贊助商(實體店面、網路)等方式進行。

在最後一次的提案中,「媽手綿」小組將程式的重點概念再擺放回與親友連結並給予陪伴上,也再更周全地做出細節的規劃,包過使用流程的說明:首先成為會員à填寫健康狀況資料à設定錄製語音à遊戲任務破關à累積虛擬代幣參加拉霸。同時,他們也設計了兩種行銷與成本方案:

方案一:自行營運,如此將會有營運成本、人力成本、維修成本、行銷成本、研發成本等考量,共約兩百萬左右;方案二:轉賣給院所營運,雖能獲利,風險較低,但日後就無法再以此程式為發展基礎。

針對此組的提案,同學們仍然對於目標客群的設定存疑,也就是仍然認為對於多數高齡者而言,手機的使用仍有障礙。因此建議此組同學可以先等有程式的雛形之後,嘗試實際推廣以及教學,不僅藉此了解產品有何問題和限制,也能達到廣告效果。

「廟貓巷」小組

走訪旗津的過程讓這組同學發現當地很多廢棄的空間,這些閒置空間容易成為居民棄置用品的場所,不僅造成空間的阻絕性,也可能衍生其他社會問題。因此,同學們希望提出空間再利用的方式,讓居民能夠近親廢棄的空間。

「廟貓巷」為此組選定的改造場地,它位於旗津中州三路某條巷子,走進巷子會看見旗和堂、旗津國小與住宅區。空間上地形複雜,高低參雜,已成為居民放置廢棄物的場所以及私人倉庫。

小組成員為了「廟貓巷」的改造,拜訪了里長與居民,透過與居民一同大掃除,帶動居民解決髒亂並作為改造計畫的暖身運動,與社區居民建立關係。小組設計了三個不同的廢棄物再利用計畫—「鐵絲網計畫」、「地板計畫」與「願景計畫」,給予廢棄物新的意義。其中的「鐵絲網計畫」乃是將原本環繞此廢棄空間的鐵絲網加以佈置,翻轉鐵絲網給人的嚴肅封閉感。計畫還與旗津國小合作,用小朋友自己設計素材佈置鐵絲網,進而連結不同世代,建造溝通的橋樑。

透過廢棄物再利用計畫,清潔與美化了空間,形塑新公共空間的可能性。雖然後續這些佈置遭到居民破壞,但也讓同學了解任何社區計畫的永續是社會專案規劃時的重點。

此專案跨及計畫的另一課程:空間政治與社區設計共同,社會專案規劃協助同學完整企劃出專案,而空間政治與社區設計則協助同學實際地將他們的企劃執行出來。

「青銀才寶」小組

這組同學的發想始於前一個暑假開設的「高齡服務設計」課程,在此課程中,同學們一開始設定以老人用藥為主題,希望協助老人有正確的醫藥使用觀念。但是進入田野之後發現,老人的健康促進更值得重視,因此決定不侷限在醫藥的使用。深入田野也讓他們發現老年人與青年人的互動疏離,在加上了解到老年人喜好旅遊,因此將這些因素結合之後,他們開始著手規劃「青銀共遊」的旅遊行程。

針對老人旅遊行程的企劃,他們進一步詢問老年人的想法,以了解他們的旅遊習性。他們了解到老年人出遊不喜歡一直更換地點,而是偏好在同一定點慢慢賞遊。根據這項特性,以及老年人日常喜歡戲劇的偏好,便將戲劇的元素帶入定點旅遊中,成為旅遊的主題。因此,老年人、旅遊、戲劇、健康促進等等概念匯集的專案就這樣誕生了。這樣的點子受到「全國青年公共事物提案競賽」的肯定,獲得了全國冠軍。

然而,專案的推行不能僅有想法而已,必須要有實際的人物與資源才可能實踐。為此,他們進一步設想,身在校園,充斥著活力十足但卻與老年人似乎有距離的大學生,若能透過課程的方式將大學生導入旅遊行程將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於是,他們規劃了青銀共遊的服務學習課程,並已向所屬系所—社會系的課程委員會提出申請,也獲得系上的共同支持,下一步則是將與校方的課務組聯繫,讓這樣的構想真實地成為正式的課程。

「水果平台」小組

這組同學調查到台灣小農約有三成的水果因為外皮損傷的原因無法銷售至市面,因此希望能建立一個平台協助小農販售這些水果。但這樣的構想立刻引起同學的討論,這樣的水果是否真如新聞所報導全數丟棄。由於課堂中正好有家裡務農的同學,可以提供最貼近現況的訊息。經過同學分享與課堂討論,了解到賣相差的水果已有專門收購的管道,製作成果汁或果乾,而且這類水果販售的客群也尚未定義清楚。這組同學於是決定進入田野,走訪農家與小農市集,同時增加自身對於高雄在地水果以及水果產季的了解,以重新檢視與設定自己的主題。

在經歷塩旅社、微風市集訪談後,發現小農在行銷上有其困難。另一方面,同學們也執行了網路問卷以了解中山學生購買水果的特性。他們發現除了學校福利社,學生們不清楚還能到何處購買水果。由於取得的不便利性,使得他們每週購買水果的次數很少。他們進一步詢問學生如何可以使他們更願意購買水果,學生表示若能線上購買,再以宅配直接配送至宿舍將會提升購買的意願。

結合他們的訪談與問卷調查的結果,他們決定建立一個網路平台,接收與配送水果訂單,以連結銷售不易的小農以及水果取得便利性不足的學生。除了訂單的處理外,平台上也會定期分享當季的水果小知識,讓同學們更了解水果。

這樣的提案在課堂的討論中得到了其他組同學的熱切回應,建議他們可以實際地走過一次這樣的流程,當作前導測試,如此便能更清楚知道過程中會遭遇什麼困難。由於水果的生產、配送比其他許多商品更具不確定性,例如季節性、易損壞性等等,因此沒有實際的運作經驗將很難掌握細節。至於配送過程可能產生的消費糾紛、人力該如何配置也都可以在測試的過程中累積更多的經驗。

「減塑生活」小組

超商食品的浪費狀況嚴重,在澎湖有便利商店有創新的作為,每晚讓有需要的顧客索取,類似待用餐的概念。搜尋到這樣的訊息,同學們便也想從中山的便利商店開始,協助發起類似的行動。於是他們探訪校園中的便利商店和合作社,發現商家對於剩食已有一套自己的作業流程必須遵守,因此這樣的想法便作罷。

他們進而將主題轉向「減塑生活」,想要透過展覽、市集與活動宣導減少塑膠商品的使用。他們對於這場活動投入了許多的構思,在展場的設計上,他們計畫打造一座垃圾山,以諷刺垃圾浪費的狀況;他們也打算搭建一座小型的靈堂,以悼念因吞食塑膠製品而死亡的野生動物;設計傳遞減塑生活理念的大型桌遊活動,讓大小孩可以在遊戲中一同認識更多在生活中減塑的可能性;設置廢棄漁網,並在上面黏上很多垃圾,以創造視覺上的衝擊;新聞牆與電視牆,貼滿減塑新聞與播放紀錄片,多向度地傳遞減塑訊息。

市集方面,同學們規劃與不同NGO合作,也計畫尋找網路名人合作以推廣議題。行銷宣傳的部分,海報、旗幟很容易變成廢紙,而既然展覽的主題是減塑,就應與主題相應,使用之前其他活動剩餘的材料再利用,如此不僅響應減塑行動,同時也可以達到宣傳的效果。

同學們就在一次一次的課堂提案、討論、修正的過程中,逐漸精善自己的提案,形成不僅吸睛、喚起社會責任,同時也是可行的專案。這也是這堂課最主要的目的,讓同學的理念與社會真實衝撞,透過不斷的調整與修正,嘗試在其中找到平衡,也帶著社會關懷繼續向前。

為了幫助同學具備可實際執行專案的知能,課堂特別安排了知名策展人劉雯婷分享個人在策展、空間開創的經歷。講者問到大家認為何謂策展?策展其實是一種規劃能力,應與生活貼近,也應具有社會設計的理想融入其中。更重要的是在策展前要好好思考,為什麼要做?誰想做?做什麼?在哪裡做?什麼時候做?如何執行?等等關鍵的問題。

課堂還邀請到了衛武營行銷經理洪凱西分享自己如何從文學走到表演藝術工作,最終走上劇場行銷這條路。她表示藝術家是品牌、團隊也是品牌,所以需要有專業的人才從事行銷工作。在台灣北部與南部皆工作過的凱西也提到南北的性格習性相差很大。高雄的資訊通路很少,更要想辦法製作行銷管道,製造曝光度,並且選對時間點下廣告,才能讓刺激購買,像是對於劇場行銷而言,過年便不是一個好的行銷時機,因為這時候多數人會將預算拿來購買過年所需用品。

這堂課的開設與進行都是一向挑戰,學生們必須針對他們關懷的社會議題主動提案,對外展示他們將如何改善。老師和其他同學都是評審委員或出資人,站在審查甚至是批評的角度檢視專案的效益與可行性。這樣的課程不管是對於提案同學或是老師來說都是很不同的課程經驗,作為發展中的翻轉課程,希望這樣的震撼能帶來更多的激盪與反思。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