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學(一)

作者:王薇舒、林彤/「社會學(一)」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邱花妹

責任編輯:翁康容

社會學為中山社會系一年級必修課程,每年亦吸引不少外系同學修課。這門課強調訓練學生基礎的社會學視角,教導學生看見事情表象之後隱藏的社會問題,以及我們從何反思與批判。

本門課十分重視課堂討論與實作,期末報告也要求同學找出校園內的現象,以社會學視角進行資料收集、訪談與分析。課前預習的文獻和報導同樣是重要的授課素材,在課程前一晚會由助教帶領「社會學之夜」,與同學討論文本內容。授課時邱花妹老師亦帶入許多過往經驗協助同學理解文本內容。

本學期的開頭,以「當前大學生的煩惱是什麼?」做為引言,導出「社會學的想像」--將個人煩惱連結至公共議題。舉例而言,根據統計,目前大學生最大的煩惱竟是「晚餐吃什麼」,以「個人主義」的角度出發,可能會認為學生自己沒創意、對飲食不注重,但若以社會學的角度思考,背後可能有學校餐廳選擇不足、交通工具的限制、缺乏廚房導致無法自理三餐等結構性因素。

第四週指定閱讀An intersection of biography and history’ in Mapping the Social Landscape: Readings in Sociology一文探討住在美國南部的墨西哥裔女性,在什麼歷史脈絡下成為家事工,以及她們因為種族、階級和性別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老師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詮釋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分析對象和結論,同時舉了台灣的案例讓同學更深刻地體驗「結構」所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圖標:Maid in Taiwan--對台灣家事工的印象)

(圖片說明:許多同學對家事工的第一印象是「瑪麗亞」、「東南亞裔」、「學歷低」,展現了台灣人對於家事工的普遍印象,然而社會學要探討的則是「為何他們出現在這?」、「勞動條件如何?」、「社會如何看待他們?」,換句話說即是必須「見樹,也見林」。)

從第六周開始,課程討論了關係(relation)、結構(structure)、位置(position)、角色(role)、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等社會學重要基礎概念。對於大一學生來說,這幾個詞彙既清晰又模糊。

在課堂中,邱花妹老師請學生討論自己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個角色和其他角色的關係是什麼、這些角色又如何彼此衝突?

那結構又是什麼呢?邱花妹老師請大家直接「畫」出結構!雖然一開始提到結構時大家總是一頭霧水,但是當大家把結構化出來,卻不約而同畫出「金字塔型」與「同心圓」兩種圖像,依據資源與權力的分配,從最中心、最尖端的少數人,到最外圈、最底層的大眾,這就是我們現在階級結構的樣貌。依據這些圖形,老師順勢解釋在結構之中,不僅僅只有階級之分,還交織著性別、性傾向、種族等等面向在其中,形成更複雜的結構樣貌。

經過半學期,同學漸漸能以社會學的關懷出發,觀看與分析社會如何發展,並帶著批判與反思的心態重新理解個人的煩惱與公共議題。然而,批判之後,人們又要如何改變這個社會呢?

課程因此安排了《明日進行曲》紀錄片欣賞,此片記錄世界各地許多不同的社區如何致力於經濟活動的在地化和社區化,試圖啟發同學對於「另類(alternative)發展」的想像。紀錄片中呈現了各個不同形式的社區或城鎮。如底特律的都市農園、社區自訂流通貨幣、丹麥的另類教育、能源合作社、冰島參與式制訂新憲法等案例,這些都與社會學探討的另類發展、真實烏托邦等概念密切相關。

同學對於紀錄片熱烈迴響,認為除了政治民主化外,經濟也應民主化。在貿易被跨國企業綁架,人們的消費被現行資本主義宰制之下,但經濟若能邁向民主化,由所有人共同決定如何生產、如何販賣,以及如何回饋社會,便是在社會學的批判下,反省並找出第三條路的方法。

12/25這天課程邀請到管中祥副教授來為大家介紹台灣的媒體現況以及其所組織的「公民影音資料庫」。管中祥老師以「腦殘媒體」起頭講述台灣媒體的亂象。台灣媒體密度之高,使得每一台的收視率平均來說都是零點,「好好報新聞」已成為不符經營效率的事情。管中祥接著老師從勞動的角度談起,以工作八小時為主,要開車來回採訪地點、還需編輯文字與影音,在媒體百百種但閱聽人有限的情況來說,當然要盡量產出更多吸眼球的報導來維持營運,也就因而造就了現在各種腦殘報導,以及PTT、爆料公社都變成新聞來源的這種亂象。

管中祥老師還提到台灣媒體有個嚴重的問題:只見當下,未見脈絡;只見衝突,未見議題。經常報導完事發當下後沒有持續報導,當事人後來怎麼了似乎一點也不重要,面對重大社會議題也經常只報導衝突的當下,而未解析事情脈絡。

不過,在討論完新聞「生產端」之後,話鋒一轉指向「消費端」的學生提問,在看著腦殘新聞的同時,閱聽人是不是也能多做些什麼?

標記: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