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設計人類學理論與實踐

作 者:黃于倩/教學助理

責任編輯:李怡志

《消逝的存在》觀展

相較於在教室裡死板板的學習知識,宋世祥老師把握各種機會將外部資源拉進課堂,今天到高雄駁二特區看「消逝的存在」一展,西班牙藝術家Pablo 的藝術作品「NOW : 現在」在黑暗的空間內懸吊起不規則樣貌的170片壓克力板,再利用投影技術在這些壓克力板上投影出相同的動態影片,只是每張照片具有數秒的時間差,讓人在視覺上有錯位又相連的感受。Pablo表示,他的作品是關於「記憶」的一種展現,在現今科學家已經證明時間與空間非全然的線性關係,於是他想拋出一個問題:記憶的存在形式又該如何與時間和空間互動?

日本藝術家Yuka的藝術作品「輪迴/無常」則是以「糖」為主要創作媒材,除了以糖墨轉印至絹板上呈現出高雄的港景,更利用糖翻模製作了108尊佛陀像。這個創作媒材與呈現其實緊扣著高雄的在地文化:橋頭糖廠的「糖」與佛光山的「大佛」。藝術家希望透過糖的物理性,也就是隨著時間、燈光的溫度會自然消融的現象,展現出質地的變化(從最初的透明逐漸變得混濁),大佛的型態也逐漸越來越模糊,意味著物體隨著時間遷移,彷若看穿世間變動無常,最後化成一攤液體達到了頓悟的平和狀態。

宋世祥老師問到:「藝術與設計的差別是什麼?」既從事藝術創作也參與設計工作的Yuka回答:「設計主要在解決問題,但藝術讓我們問更多的問題!」。的確,在設計流程中,許多時候思考邏輯是功能取向,必須要有人文科學的學生貢獻其抽象思維。同學們透過展覽理解到藝術與設計的差異,也體會到抽象思維的魔力,更重要的是要持續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思考與觀察,發現他們的「理所不當然,習以不為常」。

賴芷儀演講

課程設計中,老師邀請故宮南院助理研究員賴芷儀老師分享她對設計的觀點。賴芷儀原是建築背景,因為喜歡博物館,所以前往英國留學攻讀人類學博士。研究專長為設計人類學、物質與視覺文化研究、博物館學。她認為設計具有三個型態,作為動詞代表著設計成為一種介入的可能,可以使某件事物發生;作為名詞則代表著一種所有權,是個人的成果也可能是群體的成果;作為形容詞則顯現出一種經過特別加值的感覺。

她舉了一個案例,兩個可裝液體的水壺,一個開口較小,壺身寬大,並不利於儲水與倒水。觀察其外觀、材質便可以看出設計者放置了哪些文化意涵於其中。於是我們開始認知到物件的設計是可以拆解出這麼多細節之時,學習人類學的抽象思維便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此外,老師在分享冰淇淋案例,隨著電視等娛樂媒體的散播,強化冰淇淋作為犒賞的慰勞品形象。而雀巢公司為了增加中國市場中冰淇淋銷量,發現中國的單身客群通常不會擁有自己的大冰箱,於是推出小小的冰淇淋球,得以讓人在工作後打開冰箱吃個兩粒稍稍犒賞自己,既不用煩惱存放,也不會覺得吃冰淇淋太罪惡。

從賴芷儀老師分喜的幾個案例中,帶給學生兩個很重要的思維:首先,思考一項設計之前先思考其文化。現代的設計偏向於功能取向,將當代的文化脈絡思考進設計過程之中,得以讓物件更加貼近使用者,也可以讓設計有更多創新的可能。第二,讓使用者告訴設計者,他們的使用習慣是甚麼。傾聽使用者的聲音可以最快速的設計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物件,也才能達到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初衷。

葉松瓚演講

根據宋世祥老師的安排,前期花了許多時間請大家閱讀專書、論文,發現設計與人類學之間存在著「視野」上的差異,但也正是這樣的差異,使得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在使用者經驗研究上具有其獨到之處。本次課堂即邀請到台大智活中心前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葉松瓚,以一個人類學系的畢業背景又在使用者經驗研究領域工作三年多的學經歷,向同學們分享「使用者經驗研究中的人類學價值與挑戰」。

在演講中,松瓚向同學們介紹使用者經驗研究如何執行,從初期的資料收集到實際進入田野訪談,最後回到辦公室進行資料分享與統整,並且與相關人員(可能是設計師、工程師等)討論出改善方法。而「人類學」的知識背景價值可以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被稱為「洞見」。通常與使用者的行為模式有關,是一種不知不覺、理所當然的行為展現,但卻和「文化」息息相關。

課堂上的學生多半是社會系的背景,與人類學的調性相同,透過這次的分享,除了開拓學生對於職涯想像,也讓他們對於學科知識如何與商業結合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使用者經驗也可以運用在期末成果展上,每一組都有各自的報導人,可以試著從與報導人的交談中發現其日常困擾,透過策展的方式,讓觀展人宛若親身體悟報導人的經歷。

學生作業「Pecha Kucha 20x20」

老師設計了一項學生作業,請同學練習Pecha Kucha 20x20,這是由東京建築設計公司設計出的分享方式,為了保證演講內容簡潔和節奏明快,因此演講者需遵守幾個規定:每個人擁有20張PPT,並用20秒講述一張PPT,時間會被壓縮在6分40秒,屬於短小型的快演講,演講者也可以隨著自己的個人風格與觀眾互動。這項作業希望同學都可以練習「溝通」。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社會系四年級林彤的分享,她從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出發,並深入研究「左右手」的產品設計。「左手族群」往往面對為多數「右手族群」的日常設計感到困擾,卻選擇忽視或是強制矯正自己的行為,以符合用具的設計。讓她聯想到宋世祥老師曾在課堂上提及的「通用設計」,一個企圖打破族群間的隔閡,使每個人都可以安心使用的設計理念。

策展

經過一個連假的準備,以及與老師的會談,各組狀況都有些許進展。第一組的主題是「鹽埕的危機與轉機」。學生們透過課堂作業在鹽埕街頭進行路上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鹽埕區有許多遊民存在,零零總總的家當造成他們移動的困擾,也增加遭竊的可能性。學生短期內無法從機構的機制面著手解決街友的民生問題,因此直覺地從改善街友的生活狀況著手,所以歸納「無法安心睡眠、移動、雜物收納」這三大問題,透過創意發想─折疊式的移動三角形置物箱。改善收納家當的功能,與提供街友舒適睡眠環境。並希望透過展覽讓一般大眾更加理解街友於街頭上的生存問題。

第二組的主題是製作一本日治時期鹽埕文化手冊。在訪談鹽埕的日本人後,選定了七個景點一一詳介。而地圖尺寸為了方便遊客攜帶與閱讀,選擇將A3製作成六折頁,折起來剛好可以放置在口袋內或背包的側邊,打開則略寬於肩膀並不會占用太多空間。但手冊上的圖示為雪人圖樣,這與鹽埕的連結並不直觀,亦與「日本」沒有關聯,不太適合用來當作手冊的圖示。這個小細節已反映出不只排版需要從使用者角度來設計,而是手冊設計需全面性抓緊主題與使用者間的關聯。

第三組的主題是「鹽埕的尺度」。發現為供應大量觀光客的在地美食,大多數店家提供方便的一次性餐具,特別是塑膠袋的使用數量相當驚人。因此他們決定針對塑膠袋的問題進行改善。原先希望設計出一套環保餐具組的回收流程,但是礙於對在的店家的田野調查不足,於是將心力投注在單一產品─塑膠袋的改良上,提出「鹽埕杯提」的概念,解決外帶食物的不便與浪費。

第四組的主題是「鹽埕的老設計」。「天井」成了這一組的主要呈現方式。透過投影機重現組員走訪鹽埕區所記錄的各式天井和聲音,也開啟觀展者運用視覺與聽覺重新認識鹽埕地區。除了投影在天花板上的天井影片之外,也運用照片補足不同的景觀角度,像是建築線、電線等,將天空切割成多重碎塊的線條,不同光線變化亦增加照片本身的變化,更加貼近觀者的日常生活。雖然佈展過程有許多突發狀況,但是大家都一一解決。也意識到事前的原型製作相當重要,可以減少成品的失誤。透過這學期文獻與實地田野地查的訓練過後,相信每一位同學對於「設計」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也發現設計並非僅是美感的呈現,而是與文化脈絡息息相關。

反思

今天是設計人類學的最後一堂課,經過這學期的學習,老師想要透過於學生的反思來思索課程設計有哪些需要改善的部分。如學期間的作業雖多,但卻獲得大家的喜愛。其中,設計師職人誌這份作業更是讓與設計領域沾不上邊的學生理解到設計師們思考的過程以及作業的習慣,對於將來有興趣接觸設計思考的學生相當重要,因為設計這個領域對於我們而言是未知的,彼此之間行事邏輯不太相同,理解他人的行為便成為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更可以藉此提供本科的價值於同一個專案上。

最後,大家對於期末策展的反應相當不一,但是每個人都提到,透過這次策展確實有所學習,不論是在資料搜尋上,抑或是策展時的設計思維上皆有所收穫。因此,下一學期相關課程的期末成果呈現方式是否仍然選擇展覽形式則可以再思考,又或是選擇不同的展覽空間。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