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文化與人類學
授課教師|宋世祥
助教|謝珮蓁
責任編輯|陳映孜
「物質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將視野從抽象的觀念回歸到具體的「物」之上。在本課程中,學生除了閱讀物質文化理論經典、學習領域的理論論述系譜和光譜、物質文化分析技巧,也培養物件的社會文化分析能力,並從食衣住行不同單元的物質文化案例比較中掌握研究的技巧。
首先,在田野調查教學中,「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是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人類做田野調查就是為了從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找出脈絡、觀察,再參與其中。因此實作練習時,老師將同學分成兩組,分配至兩間完全不同佈置的教室,請學生照著整間教室的空間規劃、裝潢佈置到小型配件,全部畫出來給另一組別的同學看,再去對方教室確認和想像中的樣子有無落差。這裡需注意的是,在接收別人的田野調查結果時,常會發現想像中的樣子和真實的樣子有所落差,因此,田野調查中很重要的技巧,包含觀察力、聽察力、嗅察力、品察力和觸察力,皆應納入調查的重點。
圖1 田野調查練習
在討論歷史與文化的關聯時,教師認為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而物本身是歷史的一部分,因此世界歷史的發展可以用「物」來理解。「物」背後的科技與製程,讓人重新認識了歷史背後的人、社會與文化。教師也要求同學們寫下十種最重要的人造物,有趣的是同學們寫出來的除了燈、火車、印刷術等工業化時代的物品,還有牛仔褲、塑膠袋等發想,接著老師要大家排出這十種物品出現的先後順序,並引導大家思考如果沒有第一種的人造物出現,是否會有第二種物品的出現。交換與社會形式則談及交換的形式分為「互惠性交換」例如禮物贈送及回饋;第二種是「重新分配」如稅收;最後一種則是「市場交易」,即是一般付錢換物或賣物換錢的方式。
圖2 課堂講解文化與歷史、文化與物質間的關係
在使用者經驗研究工作坊中,介紹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使用者在使用物件或是服務過程之中的綜合性經驗,包含感官、操作、情緒、認知、社會、文化面等。從實作角度而言,第一個步驟是釐清動機,例如找到產品使用痛點以改善產品與服務設計,或是找到使用者的潛在需求並注入產品設計,以開發新產品、服務,或開發新市場。第二個步驟是設定研究問題,一個是針對特定的物件例如超商數位服務台、機車、 球鞋、化妝包、背包、桌上型電腦、 保溫杯、手錶、電磁爐、電冰箱等,另一個則是針對特定的需求例如社交、時間管理、通勤、 飲食、知識學習、運動、清潔等。研究步驟三則是設定研究對象、針對研究問題(物件或需求)選定研究對象。最後再以物品的演化史、社會史和生命史來做總結。
課程參訪則帶同學至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透過導覽員的說明,讓同學思考每一項展覽給民眾的體驗有何不同,並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有不同的設計。這次參訪了陳仁和建築展、貨櫃展和給小朋友體驗的高雄地方展。其中,「陳仁和的建築時代」裡,導覽員介紹臺灣的現代建築風格的發展,並引導學生從他的建築草稿圖中探討建築當代的圖樣與趨勢。
圖3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參訪
最後在期末成果的展現上,由同學各自採訪樂齡大學長輩他們捨不得丟掉的物品,製成海報,與班上同學分享各自心得。
圖4 訪談樂齡長輩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