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服務學習三-永續發展與服務體驗

授課教師:邱花妹

課程紀錄:曾智揚、涂菀庭

責任編輯:蔡明原


  本次課程希望可以透過體驗及參與自願性服務活動的機會深化同學對生態環境,包括氣候變遷、能源轉型、食物與農業等課題的認識;期使同學從公共服務中培養環境公民的行動與意識,並學習如何讓社會與生活變得更永續。

  課程分成兩個部份,一是認識環境、食農等公民組織的價值與運作方法,志願性工作的類型與內容。二是以大學生為主體,參與校園或社區的志願性環境行動,分組照護社科院屋頂菜園、推動社科院減塑活動。

  我們期待學生在這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瞭解服務學習、體驗與志願性活動的精神、實踐與原則。此外,大學生如何通過體驗與志願性活動或不同形式的創新方案,讓校園與外在社區的生活更為永續,則是學習重點之一。


NGO組織參訪-地球公民基金會

  講者李根政一開始先談到自己為何會辭去國小教師的工作,投身於環境教育運動的緣由。他認為台灣需要有專業的環境組織來推動社會的改變,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好;而這個組織並非純由義工以及志工所組織而成的類型,其中還需要能夠對於台灣環境進行研究,並且能夠與政府溝通的專業人士、學者。簡言之,環境保護團體是要從源頭來解決問題,比如要解決塑膠的製造要從其源頭:石油開採來探究,以反對石化工業的發展對於環境帶來的污染與傷害。

  李根政提到,「地球公民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透過大眾募款組成的基金會,基本的立場是不接受政府與企業的捐獻。原因是財政來源如果是公私機關的補助,收入並不會穩定。最重要的是,環保團體職責是監督政府機關與私人企業,如果要維持獨立、公信力的基礎,就要以大眾募款為首要方式。

  組織組成與運作方面,董監事負責決策、專員針對各自負責的議題進行研究、行政人員負責捐款與會計等。這些工作項目都必須以成果報告(手冊)等形式,讓民眾了解組織這一年做了哪些事情。

  目前地球公民執行與關注的議題內容有:山林國土、花東發展、環境污染、能源轉型、環境民主。一般民眾對於環保團體的認識較多為新聞媒體上的抗議畫面,但這只是環境組織執行內容其中一個面向,還有許多值得社會大眾知道的事項。例如,組織在碰到一個環境議題時、會先從環境調查著手,再將資訊揭露、傳播,形成輿論壓力後再透過記者會、公聽會、參與環評會、連署等方式,促使政府正視這個議題。



有機耕作園地參訪-高雄市銀髮族市民農園

  高雄市南區銀髮族市民農園2000年由高雄市社會局所創立,目的是希望可以讓老人體驗自然的休閒活動,進而增加活動力、調劑身心以及減緩老化。在創辦之後歷經了財團法人天主教社會慈善福利基金會以及高雄市有機農業發展促進協會的管理,目前則是由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及食農教育發展中心共同承辦。每年會提供41塊的農地開放給高雄65歲以上的市民抽籤,一年一抽,輪流的機制保障可以讓更多人參與。

  當天同學除了到市民農園參訪之外,也來到羽蝶農場體驗農事。羽蝶農場同樣隸屬於高雄市社會局,不過不同於市民農園是提供給老人進行耕種,羽蝶農場則是提供給精障者從事農務,希望藉此達到園藝治療的效果;而種植的蔬果販賣後則是可以幫助農場運作以及更多的精障者。


  參訪過程中,市民農園及羽蝶農場堅持的有機、友善農法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這一片在前鎮工業區中的綠地,其實是一則對於日趨惡化的環境的警世寓言。如同課程學生在校園建築物屋頂開闢菜園的初衷,都是期待著能夠以一己之力、讓生存的土地有著更多活化的可能。





實務操作-木工與菜園

  木工組同學動手拆除棧板、並加以利用的目的是,要改造社科院屋頂菜園景觀。棧板回收再利用的步驟為拆解、去除鐵釘、整平、裁切、組裝、上漆,每一環節皆會有專業者做示範,再讓同學們親自體驗。

  製作過程中,因為部分設計的可實用性低與作品結構性薄弱,針對原先的規劃做了一些修改。最後在木工組同學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了一座木框架及一張公園椅。因為在試作上多花了點時間,完成度未如預期,但看到作品後同學們充滿了成就感。


在現代社會,已經有人們開始省思如何重建以及恢復過往食物與農業的密切關係,實際行動包含城市農園、社區支持型農業等。一方面要恢復食物的在地性外,也能夠將人與食物、人與人(社群)連結起來。其中,屋頂菜園和都市農園的發展具有密切的相關,透過不同於現今利用土地的方式,讓糧食、農業成為社區聯繫、認同的角色,同時也是增加城市利用空間的選擇。

  除卻人們得以因此重新掌握食物的主權,人們還透由自發組成的組織從事農作物的種植,讓農民能夠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給自足,並且透由共同耕作與他人建立起社區的意識。

  所以,在校園內建置菜園這件事情的意義可能會比作物收成來得更為深遠。許多城市長大的小孩,可能很難清楚農務的本意,甚至作物長成的模樣都未曾親眼見過。這意味著人們和食物的距離越來越遠,與之產地的連結是斷裂的。



  因此,課程中學生們要照護社科院屋頂菜園並且嘗試建置新的種植空間,藉此建立起讓同學能夠對生態環境的諸多課題有更深入的認識。然而,一群對於土地、作物與農事不熟悉的大學生起初要在校園內建置新菜園是有困難的。首先,承繼其他課堂已經完成的三個菜園所剩下的資源,重新盤點還缺少哪些品項,接著由助教向廠商叫貨;海科院綠屋頂負責人則是介紹了新菜園的建置步驟。其次,除了進行新菜園的建置外,也重新整理三個菜園,比如拔雜草、翻土,加強菜園四周的圍牆,以防止土壤遭到大雨沖刷。最後,按照重建的步驟、土壤的鋪陳順序將第四個菜園建造而成。在菜園的照護上,透由菜園組組員的人員分配,每天都有人會澆兩次水以維護菜園作物所需。期望學生透由志願服務培養環境公民的行動與意識,以及學習如何讓社會與生活變得更永續。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