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化社會學

授課教師:王梅香

作者:涂芝瑄

責任編輯:謝鑫佑


文化社會學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學門,文化是什麼?文化社會學的內容?文化社會學內部又存在著怎麼樣的爭辯?是首要探討的議題。關於文化的界定,1958年E.B Tylor提出從美學角度切入的思考: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任何該社會成員所獲得之能力與習慣等的複合體。但這樣的定義被認為過於狹隘,無法有效地將文化與社會進行相當程度的連結。


文化的定義與學科建置


民族誌則定義為:文化是無所不包且無所不及,文化是人類生活的核心,同時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定義過度寬泛,無法清楚界定文化,更一度讓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放棄將文化作為可行的研究範疇。後來Edles提出,文化是共享的象徵體系,象徵性定義包含所有象徵現象,如藝術、宗教、時尚等。每一個社會都會有其文化象徵體系,人們透過此體系將世界賦予意義,這些意義之網則提供一個非物質或形而上的架構。


而文化社會學的學科建置可分為德國體系與美國體系,德國的文化限定在精神的範疇,較接近文化哲學,用意在於理解文化的超經驗層次的意義,而非探討文化的社會性功能。美國的文化社會學則是在文化人類學的基礎上建立而成,先自關注原始民族社會人類的文化生活,隨著研究興趣的轉向關注現代社會生活,才有文化社會學的出現。


老師帶領同學討論文化社會學內部的爭辯,一派認為文化視為一種人類行為的機械動作,因外在環境刺激產生預期性的反應;另外派理論則認為文化是一種秩序,是眾人共享的理念、架構。兩個極端對立的理論延伸出文化的相對自主性的概念,認為文化具有相對的自主性,這種自主性並非絕對自主,也不屬於絕對主觀。


認識古典社會學理論三大家


討論完文化是什麼之後,辨識前半學期的課程重點,古典社會學理論三大家馬克思、涂爾幹、韋伯的理論架構如何看待文化。


馬克思認為文化是隱藏的利益與社會力量的反映,由於經濟主宰了集體的意識型態和個人行為,文化一般被視為不重要的底層經濟基礎之衍生物。因此,文化是一種階級的投射,不具備自主性,是奠基於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結構,而上層結構只是附帶的現象,下層結構才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對馬克思而言,文化在工業社會裡只是布爾喬亞階級的意識形態。而西方馬克思主義學派的出現即是為了將文化整合進馬克思的架構裡,試圖使文化具有積極的自主性。西方馬克思主義學派有很強烈的人文主義特質,主要的關懷是要解釋在馬克思決定論式的架構裡,必然要來臨的革命為何沒有到來。


涂爾幹則將文化視為集體表徵。經典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提及澳洲原始氏族的圖騰就是一種集體表徵,再現了集體的情感和意識。圖騰和儀式是集體意識的具象化,由人們共享的信念和理解所組成,而這樣的集體意識也主宰了人們的思想、態度和實作。涂爾幹的觀點偏向唯心論,偏重文化在促成社會穩定與社會互動模式方面的角色;因此,涂爾幹將文化視為社會中的動力與驅動性力量,宗教與儀式的存在不只是為了敬神,而是為了重建社會連帶。


反觀韋伯,他針對人類行動提出能動性的概念,並界定了權威的形式,包括傳統型權威、卡里斯瑪型權威以及法理型權威。韋伯指出特定的文化取向、價值體系與世界觀如何根植於社會,並影響著世界。韋伯認為宗教信仰除了在人們生活中展現重要性外,也為文化開創了自主性的空間;他試圖找出宗教心理與實用主義面向中所顯現出得以促發行動的實際推動力,比起線性的史觀,更強調社會歷史出乎意料之外的發展結果。綜覽古典社會學理論三大家,有助學生清楚知道各個理論學派發展與其理論的不足之處。


從台灣電影看文化社會學


台灣的文化社會學可以從台灣電影與社會發展脈絡回顧,課堂邀請中正大學台文所王萬睿教授進行演講「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社會運動景觀」,鎖定二十一世紀後台灣劇情電影中的社會運動景觀,選出「阿霞的掛鐘」、「白米炸彈客」與「郊遊」作為分析文本。電影是被處理過與操控的素材,即便紀錄片也有導演與拍攝者的觀點藏匿其中,有距離地觀看,才能看見導演企圖傳達的意義。


電影作為媒介透過三個層次理解社會。第一層次,電影是拍攝者的社會實踐,透過電影有意識地達到特殊目的。第二層次,被拍攝者展演文化,同時也作為自我文化的理解,而拍攝者的介入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又能產生文化意義。「文化-意義」與「電影-實踐」之間有著密切且互相影響的關聯。第三層面,電影是可以生產與複製的文化本質,影像複製是產生社會動能的方式之一,透過直播、影片的拍攝與轉發,能達到群眾號招的力量,這樣的過程,讓影片做為一個物質性基礎仍有它存在的文化意義。


台灣電影沒有任何電影檢查制度,具備自由的創作空間,影像工作者利用各種方式自由表述立場,或許未來台灣電影會更多元。「台灣電影會不會更好?」王萬睿認為從介入社會的角度評斷,台灣電影一直保有高度的活力,值得期待,而且當影像作為社會運動的方法時,能夠讓我們反思社會運動的象徵意義與歷史脈絡,並同時對社會運動的身體意識進行再思考。


塗鴉街頭次文化的進擊


課堂上也進一步探討流行文化與社會學的關係,邀請「臺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藝青會)」創辦人鄭子靖Jimmy與工作夥伴周玥進行對談,分享青少年次文化在西門町落地生根的歷程與困境,並討論藝青會社會實踐的經驗。


早期西門町有電影街、美國街之稱,Jimmy於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時,秉持著對街頭文化的喜愛與執著,成立「臺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設立獨立品牌、開立店家,期待能讓青年群聚創作,小眾文化蓬勃發展。街頭的四元素:塗鴉、DJ、饒舌與街舞,隨著次文化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從事塗鴉藝術,塗鴉客面臨創作空間不足的窘境。藝青會在西門町自費堆砌牆面,提供塗鴉客創作,使西門町成為躍升國際的塗鴉聖地,甚至舉辦賽事「亞洲戰牆」,邀請八個亞洲國家的塗鴉師創作,再由歐美評審決定誰為塗鴉霸主。


街頭文化源於街頭,具備反叛、批判的精神,塗鴉就是透過街頭游擊的方式傳播。西門町塗鴉區的成立雖然提供塗鴉創作者創作空間,卻有人認為這樣的塗鴉行動缺乏游擊元素,不再具備反叛精神。「拿掉游擊的元素,街頭仍然是自由且寬廣的。」周玥用這樣的說法回應,所謂「反叛精神」不應該侷限於既定形式的表達,在現有制度下找到空間達到蓬勃發展的目的,更是發揮反叛精神,將街頭文化廣為傳播的體現。為了讓街頭藝術落實於生活之中,Jimmy舉辦工作坊、透過教學傳播理念,同時也進行偏鄉環島的活動,讓偏鄉孩童也能接觸街頭文化。


獸人迷 夾娃娃 多元文化


學期尾聲,同學運用文化社會學發想可行的研究計畫,包括流行文化的分析、既有文化的再思考以及次文化相關研究。有同學以夾娃娃機為研究對象,從台灣經濟與崩世代的發展脈絡切入討論小資創業的風潮;有些同學則以中國節目「偶像練習生」為對象,分析偶像養成節目中的日常消費實踐與文化創造;或是分析日本動漫文化如何在台灣成功發展;以及討論傳播媒介的改變對於追星模式的影響。


除了流行文化的分析,針對既有文化的再思考,有些同學討論藝術家在藝術特區(駁二)的商業化運作邏輯之下,如何在自由創作與盈利之間取得平衡;或是試圖分析「吉祥物」一詞如何傳進台灣,提起吉祥物時聯想到什麼;有人則關注外國節日聖誕節如何在台灣被接受,商業取向的聖誕節是如何發生;或直接以中山大學銅像公投來看國家威權對台灣校園文化的影響;以及分析二戰時期希特勒政府的文化宣傳策略。


也有不少同學研究次文化,包括獸人迷文化社群在台灣如何形構,背後含有什麼意義,這個議題目前在台灣相關研究甚少,頗富前瞻性;有同學則從葛蘭西學派觀點分析台灣人嘻哈服飾的消費行為;或Youtuber的崛起與青少年次文化之間的關係。


文化存在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看見並分析文化出現的來龍去脈則是文化社會學給予的力量,作為基礎知識層級的課程,文化社會學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工具,讓同學對於文化與社會學之間的關係有全盤性的理解,透過社會背景的回顧、物質基礎的分析,看見文化的出現如何可能。





Comments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