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博物館探索與學習

授課教師:吳瑪悧

責任編輯:蔡明原


課程宗旨

  21世紀被視為是博物館的世紀。然而隨著都市發展、產業轉型,城鄉不斷被改造,許多原本熟悉的地方,忽然變成嶄新的地點。博物館於是成為重要的媒介平台,除了搜集、典藏、研究、展示,更透過公共教育活動,讓民眾不僅了解地方的歷史脈絡,找到情感與記憶的依歸,博物館在當代,更扮演著帶動地方發展,提供休閒生活,更是文化創意開展的重要場域。

本課程透過對博物館的探索,了解它作為一個知識生產、意識形態傳播的媒介,在不同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功能。除了相關發展脈絡與實務介紹外,課程尤其引導思索,在全球在地化的思潮下,博物館不再只是精英的場域,而是公眾文化生活、休閒與終身學習的所在。隨著開放的博物館概念發展,我們的相關設施如何改善,以迎向這新的、生態博物館時代,是課程發展的重點。

本學期實作以2012年獲全球卓越建設獎的高雄市中都濕地公園為基地,與同學一起探索、發想如何讓濕地公園變成一座更吸引人的生態博物館。課程分為講述、參訪、討論與實作。


了解館長的工作-高雄歷史博物館參訪

本學期一開始,老師規劃高雄數個重要博物館的參訪,每個博物館都有不同面向的任務要了解,首先第一站「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要進行暸解博物館以及館長的職務。高雄歷史博物館是座落在鹽埕區近九十年的古老建築,日治時期是「市役所」(1939年),直到二戰後,經接收並更名為高雄市政府;一直到1992年,高雄市政府搬遷到苓雅區四維三路,舊市府建築功成身退後,隨即規劃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保存並發揚高雄地區歷史文化為目標,於1998年正式開館。


史博館的主任先帶領我們從外觀認識,其建築於1938年由日本人大野米次郎設計建造,仔細一看,許多細節皆帶有中西方混合元素,例如雲狀雀替及哥林斯式柱頭,算是日治時期非常典型的建築,也成為高雄重要的文化資產。緊接著,我們被引導到簡報廳,由主任介紹高雄史博館的核心任務與部門組織運作,組織中由館長為首,旗下為副館長、行政長,再分為研究部、展示設計部、公共服務部、文化事業部、綜規管理部共五個部門;而核心任務包含了「城市歷史」、「在地族群」、「人權議題」、「產業文化」、「無形文化資產」、「古物與文物保存」;才瞭解到原來博物館除了歷史與典藏品的研究以外,更策劃許多在地性展覽、建立地區文史的知識庫。

最後我們自由遊逛展間,看到了常設展《二二八事件》,史博館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在高雄的歷史現場之一,展場中間的模型模擬著當年現場的狀況,以及許多當年的文獻、照片,歷歷在目述說著當時的苦難。讓我們對二二八的認識,更多了從地方角度的深入瞭解,相信對台灣與高雄的歷史都是非常重要的。


博物館的展示設計-高雄勞工博物館參訪

博物館參訪的第二站來到了位於前金區的「勞工博物館」,此為高雄市勞工局規劃全國唯一以保存勞動文化價值、呈現勞工文化的主題博物館,特別是在高雄這座以工業發展逾百年的城市,更是見證工業歷史變遷重要的文化場館。

  這次參觀常設展《高雄港都勞工結構與生活》及特展《台灣紡織產業發展》,其中《高雄港都勞工結構與生活》展覽中,特別提到高雄早期作為「拆船王國」,因應日本為防止美軍艦艇的奇襲,在高雄港自行鑿沈近一百七十八艘的大船,而政府為了加速打撈工作,獎勵民間參與清港工作,也造就了高雄拆船業興盛,也讓筆者聯想到曾聽長輩說,小時候到碼頭買拆船貨的故事。展示區也陳列港口碼頭搬運貨運的模擬情況,參觀者可以體驗搬運數幾十公斤的沙包。

  

在許多早期工業的影像中,可以看到出現大量的、複製的符號,工廠內穿著同樣制服的女工,做著同樣的動作,是在今日機械化重於人工的時代中已不復見。導覽志工也提到,以前勞工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利,直到重大工安意外發生,工會成立,才作為與經濟掌權者對抗、發生的管道,勞工的權益是歷經一次次的勞工運動歷程中換來的,迫使政府重視勞工權益。這也是勞工博物館存在非常重要的、並持續推廣傳達的勞工權利與教育。


生態博物館理論與實驗-一個以北投溪為場域的課程筆記

  這次課程邀請到北藝博館所張婉真老師,以北投溪為場域的生態博物館介紹,也帶領我們認識「生態博物館」的起源。「生態博物館ECO MUSEUM」一詞最早由Hugues de Varine於1972年定義;1980年代開始,歐陸的新博物館學開始談論生態博物館;1989年學者Peter Vergo的英美新博物館學(The New Museology)更提出博物館應將重點放在人,而非物,並將其視為一種態度宣示;而連結至亞洲,日本學者伊藤壽朗亦提出「第三世代博物館學」,強調公民的參與體驗,並有本專書《市民的博物館》討論此新型態的博物館。

  Peter Vergo在新博物館學中,提出了ECO MUSEUM三大核心精神(1978年)包含了「地域territory」(地理範圍、歷史、經濟、文化、環境、地方感)、「遺產heritage」收藏物質或非物質的遺產、「社區Community」(沒有社區就沒有地域,社區決定地域),這三個核心精神中,也因應對象是參與者、居民還是觀光客,而有所不同地進行單數或複數的動態過程。


  張老師也分享在北藝博館所帶領同學進行北投溪生態博物館的經驗,首先,先認識環境,對北投溪進行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等調查;接著同學提出值得「典藏的藏品」調查報告(包含自然物/人工物/思想物),從典藏到詮釋過程中,透過載體將資訊精煉化;最後,進行展覽成果,這部分非常重要的是與社區結合,回應上述的核心重點:社群溝通,也探討居民的遺產意識,例如北投石的保育,居民的自主意識,是否具有永續環境發展的觀念,才能真正落實在生活中長成的生態博物館。



基地深度探索-中都濕地公園設計師郭中端導覽

  這學期的研究基地為中都濕地公園,這次邀請到負責公園設計的郭中端建築師帶領同學一同認識這裏。郭中端建築師首先以中都濕地公園的介紹影片開場。中都濕地早期為木業工廠的儲木水道,荒廢多年,曾經變成大型建築廢棄物的垃圾場,經過棲地復育,還原了早年繁茂於愛河河邊的紅樹林生態,成為生物繁衍蔽護的場所,發展自然生態與城市文史並存的獨特場域。

  郭建築師帶領同學一同漫步在中都濕地公園,緩緩道出,1960年代由於合板業的興起,這片土地位於愛河的出海口,遂變成合板工廠方便使用的儲木水道,而合板是具有化學成分的木材,原本在這裡的紅樹林、海岸林生態漸漸消失;而到了1993年合板產業外移,工廠陸續關閉,這裏變成了停放垃圾車、放置廢棄物的垃圾場,當初接手時,郭建築師思考著恢復原始的生態並不容易,為了讓失去的蟲魚鳥樹回來,她進行的不是再造,而是修復,亦也是修復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當我們走過公園的小山坡,建築師請大家佇足觀察腳下的草地,當年囤積在這邊的垃圾量實在是太多,經過土地化驗後,決定將垃圾原地處理,以20%的低度開發方式,也思考到濕地生態復育,連結到愛河的水流經這裏,亦具有淨化水質、防洪的功能,未來,更希望人們進入公園休閒散步時,更能了解這裏的「自然」得來不易。


「中都濕地作為生態博物館」期末發表會

  此次課程瑪悧老師以「翻轉中都濕地為一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探討在公共空間透過藝術進行終身學習的可能性。這學期參觀高雄歷史博物館,認識博物館的實務及角色功能;參觀高雄勞工博物館,了解博物館的展示規劃設計;並且邀請中都溼地景觀建築師郭中端帶領,深入認識中都濕地公園。而課程中段,將【跨領域協同研究】碩班同學加入共同進行跨領域的合作實踐,與大學部同學分組合作;在提案激盪過程中,建築師張懷文提供各組建議與指導,最後,於1月2日進行研究成果期末發表,邀請中都濕地公園的單位主管高雄市工務局李副總、許前處長,一同來聆聽同學的提案。


  「中都濕地公園作為生態博物館」提案,分為「歷史」、「地景」、「居民調查」、「水資源」、「植物」、「動物」、「軟硬體設施」、「觀眾使用情況」八個項目進行,每一組皆由一位碩班研究生,搭配三到四位的大學部學生,在這樣的合作之下,每組報告都具有不同特色,工務局李副總回饋分享,對於同學的創意提案覺得很棒,不過也有些實務操作的問題,例如夜間照明對公園生物的影響,所以並沒有設計夜間照明、開放夜晚時間,但也對同學細微觀察到的展演設計讚譽有加。而許前處長則是對於整體同學對於中都濕地公園作為生態博物館的想像,感到非常豐富,蠻多都可以思考讓公園不只是作為休憩功能,而能與藝術展演合作,成為具有環境教育的生態博物館。



コメント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