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生活的文學 譜寫校園環境的永續故事
在全球氣候變遷及各類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的當下,生態保育是我們生活當中繞不開的一個永恆話題。為鼓勵學生思索「人文與生態」的連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結合跨領域生態議題,開設「青聽文學」課程,與USR城市共事館計畫一同邁向永續轉型,希望課程打破單一領域和單向知識的傳授,加入永續議題的思考,培育具有環境永續實踐能力的人才。立足中山校園的山海環境,以「人文思辨」為核心,以自然為藍圖,譜寫屬於自己的生態故事,落實對在地人文與自然生態的關懷。
課程打破單一教師講授的單向傳遞,集結中文系杜佳倫、林芷瑩、賴佩暄三位教師,共同構思課程內容,分別帶領學生從「環保」、「海洋」、「森林」進行深度閱讀與討論。課程循序漸進,先由賴佩暄老師帶領學生走進「文學中的森林」,藉由王家祥、杜虹、彼得·渥雷本等作家的文本,使學生們體悟森林中動植物的奇妙、競爭與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們在觀察身邊植物的生長型態、特性、樣貌的同時,更深入思考人類與森林之間的關係。繼而以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緬北森林的戰爭記憶,以及向陽〈銀杏的仰望〉為例子,展現作家如何將森林或植物生態鋪展為小說與詩的創作。「文學的海洋」則由林芷瑩老師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從講述潛水故事的〈紅月之海〉到展現蘭嶼達悟族文化的〈飛魚的呼喚〉,以大海為背景,強調情感與海洋的連結。並從文本中體現出海洋的遼闊,及從事與海相關職業的職人故事,啟發學生對於海的歸屬及情感的思索。最後由杜佳倫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文學中的環保」思索,通過紀錄片《老鷹想飛》、文本《老鷹的故事》、《煙囪之島》等,使學生們對台灣動植物保育及空氣污染議題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並就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之衝突,進行探討與反思。
在課程中也分別就三大單元,邀請了本校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講座分享,與學生們交流,有來自生科系的森林專家張楊家豪、海科系的海洋專家張詠斌、社會學系的環保專家邱花妹,跳脫文學書寫的框架,從科學角度及社會實踐層面去探討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永續知識。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台灣在地相關議題,並訓練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為學生們在後期的創意發想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內容,並將文本的跨域知能、經驗與情感,轉化為故事書寫,進行創意提案。
學期末成果發表會,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創作出以「生態保育」為背景的「山海」故事,包括:講述父子親情與海洋生態的「潛心共海」、以末日想像反映生態危機的「水棲人」、在奇幻旅程中解除對森林誤解的「森之形」、以玻璃小瓶漂流串連不同生態視角的「無泊的書信」、從鳥類觀點吟嘆生態破壞的「我想飛」、透過神探察燈滅而反思文明的「神也會怕黑」。其中,來自中文系的劉融、余昶呈,及財管系的蘇品甄,以反核反戰為主題,結合課堂知識及核污水排海之時事,創作了短篇科幻小說《水棲人》,講述核戰過後人類棲息地被嚴重破壞的故事,並從時下流行的AI創作中得到啟發,在創意發想環節,提出使用AI進行跨域數位繪本及有聲書創作,並在成果展示中嘗試利用AI技術設計了《水棲人》的繪本海報,呈現故事之精彩縮影。來自財管系的學生余欣霖,從紀錄片《老鷹想飛》的故事中汲取靈感,以鳥類保育為主題,創作出〈我想飛〉一歌曲,意在通過音樂,倡導人們關注瀕臨物種及土地過度開發之議題。
各組同學皆在故事文本的基礎之上,運用影片、歌曲、繪本、文創產品設計等方式進行延伸企劃,盡情發揮創意與想法,宣導環境保育及永續的重要性,期能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與不同媒介,更深入地普及台灣在地動植物保育及環境問題,以達到「文學」與「生活」密切結合的目標,使人們細心傾聽自然的聲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