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閩南語文的音字書寫與閱讀」課程紀錄107-1
授課教師: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杜佳倫
作者:胡莎、黃寶嫻、劉御旭、翁忠宇、梁振軒、葉家良、周芸瑄、嚴德鈞、 張雅晴、許世馥、郭貝琪、黃品淳、洪卉萱
責任編輯:蔡明原
語言的重返與實際運用
本課程希望能帶領學生認識、使用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系統,並且熟悉其文字書寫方式(本字、訓讀字、假借字、替代字、方言俗字),以及閱讀、賞析漢羅交雜的閩南語文作品。
例如將一篇文章分成全羅、全漢、華語諧音、漢羅交雜四個部分,全羅意指以羅馬字拼音的方式書寫,全漢則是全部都以台語本字的漢字進行書寫,華語諧音則類似現在年輕人所使用的火星文,以相近的音去做文字的表達,漢羅交雜則是使用本字跟羅馬拼音。
閩南語的文字系統有以下幾種:本字、訓讀字、假借字、替代字、方言俗字等。「本字」的意思為音和義都要準確,音符合字源,義也一樣。像是腳的台語本字寫法為「骹」,台羅拼音為kha1而從聲韻學的分析中也能得知此字的語音演化上符合它的起源,在意義的探究上意思為腳,因此音和義兩者都符合,推得本字為骹。以訓讀的書寫方式,則是意義上符合,因此使用了「腳」這個字。以假借的方式則為用其音去符合其字,像是網路常常看到把腳的台語(kha1),以華語音去做書寫,寫作「咖」。民間俗字則是自創字,像是「遊玩」這個詞,念法為tshit4-tho5,民間學者則發明了一個詞去書寫,為「𨑨迌」,而這個詞也有學者認為是以「彳亍」為本字。
影視與文字文本賞讀
課程放映了紀錄片《牽阮的手》,這部影視作品是以田昭明、田孟淑兩位台灣民主運動發展史上重要人物為題材,述說一段衝破傳統禁忌、在戒嚴的年代相知相惜的愛情故事。
在欣賞這部紀錄片之後,同學要使用台語報告下列主題:「愛」一個人,是要付出那些東西?所謂的「愛」,不僅是情感上的連結,許多時候它其實是一種犧牲。因此,大家要思考的是、對於自己的家人和親人,能不能找到其他方式建立起更為穩固的關係,更好的去實踐「愛」的真義。
此外,台羅書寫散文-王昭華〈過橋,咱來轉〉也是課程閱讀的文本之一。透過這篇散文,希望可以讓同學了解台語結構與書寫思維,學習如何以台語進行創作。課堂中,杜佳倫老師還進行了一次別具意義的活動:將學生以學院別進行分組,討論「橋」這個字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有什麼意義:
1. 管理學院:橋在管理學中可以解讀為人與人之間溝通最需要一個橋樑。這個學科重視與人溝通,若掌握住文化維度理論,在面對多國的工作環境時,將讓人們更善於溝通,等於是打造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橋。
2. 社經學院:從社會網路理論來說,橋是指能夠連結以人為結點兩群體之間的弱連帶,可以打破所謂的結構洞,達到社會資訊傳遞以及溝通的效果。國際組織裡的條約或公約就像是橋的角色,能協助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往來。
3. 理學院:最早由數學家尤拉提出的「七橋問題」-能否透過一筆畫(不重疊)的走法將圖中七個橋都走過一次?此問題後來也成為離散數學中重要的基礎之一,各個數學家對此問題的分析最終發展為離散數學中的「圖論(Graph Theory)」。
連結原子與原子形成一個分子間的構造,成為鍵結(bonding)或是有些化合物有形似橋的形狀,在那個形狀下有特別穩定的能量組成,使得該化合物以橋環型態穩定存在。
4. 文學院:從文字學角度切入,橋由木和喬字組成,在《說文》中「喬」為高而曲也。「木」則是冒也。冒地而生。接著,從意象學來看,如西湖的斷橋,象徵許仙與白娘子的淒美傷感,並表達締結的概念,還有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卞之琳的《斷章》等。
語言語生活的結合
課程配合文學院的「余光中系列活動」,帶領大家走訪余教授在〈西灣落日圓〉文中所提及的地點、動物、植物。嘗試以他的視角看待這個大學的樣貌,也期待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多一份認識。
走訪校園之後接續的活動是以台語文字來改寫、轉寫余光中的現代詩作,並且配合當地藝術家進行詩籤的製作。
除了認識閩南語這套語文字之外,擁有台語創作的創作是課程的宗旨之一。畢竟,在生活中實際的運用閩南語去對話、交流,甚至是創作、書寫,才能讓其活化、找到永續的能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