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雕塑

課程名稱:社會雕塑

授課教師:吳瑪悧

作者:莊雅雯 責任編輯:李怡志

雕塑社會,氣候行動

本課程『社會雕塑Social sculpture』探尋藝術翻轉社會的可能性,吳瑪悧老師以文化批判理論,進行文獻閱讀、關鍵字共作、案例參訪及研究分析,聚焦藝術與公共領域所交織的多種面向,除了爬梳相關理論脈絡外,課程與南藝大及台南大學進行每月一次的「交陪共學」跨校活動;在課程中期亦響應「524全球氣候行動」,以「青年與氣候變遷」為題舉辦講座與工作坊,發想實際行動。

這學期文獻回顧《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文藝的理論和文化批評》,並以「社會雕塑」 關鍵詞共作,為實踐方法的探索及應用,有助於後續524全球氣候行動的實際發想。「社會雕塑」概念由德國藝術家波伊斯提出,其核心在於藉由批判性觀點探討藝術與社會的關係,以及藝術如何對社會發生作用,就創作手法上是擴張的藝術概念之具體展現。因此,課程從當前藝術與社會所交織出的面向如[前衛藝術]、[藝術介入]、[公共藝術]、[社會參與式藝術],涉及文化政策面向,如藝術進駐、生活美學、地方創生與城市藝術節等,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培養同學批評思考的能量,同時找到具體的社會實踐方法。

本學期與台南藝術大學及台南大學進行跨校聯盟共學,課程有更多專業教師的研究成果分享,內容面向多元、豐富,另也因為與台灣524藝術氣候團體一起行動,從身處於南部工業重鎮的高雄,到面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迫害,直接討論在地環境議題,藉由創作、策展、行動、文化政策等不同視角,分析、研發學生各自可能的實踐方案,並完成多部影像、藝術教育計劃和藝術行動;期末更參與南藝大舉辦「亞洲藝術學術論壇」,三校師生聯合論壇《以「南方」作為轉向:近代東亞概念下的「南方」再定位》,進行「南方」對話,期待激盪、交織南方更多的可能。

由於社會雕塑的概念涉及「社會參與式藝術」,故今年在0524全球氣候行動之下,經過課堂的講座與工作坊發想之後,同學共同發起多個藝術行動和實踐方案,如「斜仔灣/海聚行動」作為回應氣候議題的創作,此行動聚焦在「海岸線的撤退」,探討台灣最常見環境治理,質疑「消波塊」這類治標不治本的海岸線鞏固方式。這次行動號召朋友到西子灣海水浴場現地製作消波塊沙雕,與遠方真的消波塊並置,而沙雕在海浪拍打下,慢慢消失,呈現出人類面對自然,一種消極的抵抗。

在設計氣候藝術行動時,也思考到這跟一般的環境倡議活動有何不同?吳瑪悧老師曾於課堂提到「找到知識,進行對話,而非自說自話。」回歸初心,思考行動想表達的重點,過程中,學習裡養成的審美、批判思維潛移默化地不斷辯證。很難具體說出社會參與式藝術與一般活動的差異,但敏銳地從藝術亟欲創造的能動性,是這次一直端坐在心中的。美國藝評家 Claire Bishop 曾指出:「參與式藝術總是有個雙重的存有學地位:它既是世界裡的一個事件,同時也脫離世界。」

沙雕製作過程,也有到海邊散步的人投以好奇的眼光詢問,也有遇到來淨灘的學生,好心地建議我們應該到人更多的旗津沙灘。過程中,我們看似在進行一般的沙雕活動,但此行動在協力的相關單位、當天參與共做的朋友、現場互動的民眾中,也許無形中形塑一種除了身體經驗外,精神感知的獨特經驗,也對氣候行動的回應找到一種別於淨灘、排字等以外的表達方式。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