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讀鹽埕課程紀錄(一)

課程名稱:走讀鹽埕課程紀錄(一)

授課教師:王梅香、王御風、孟昭權、李怡志

作者:徐亦霆 責任編輯:李怡志

跨領域走讀社區

「走讀鹽埕」結合社會調查方法與影像製作,以高雄鹽埕作為觀察、採訪和報導的田野地點,透過口述訪談、影像紀錄等方式採集在地故事。本課程由四位老師共同授課,四人於2017年開設「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課程,成過轉化為 2017旗津音樂劇《大海的女兒》的基底。因此從社會調查到藝術創作的跨域共構,建立起「社區文創」運作模式,繼續在「走讀鹽埕」中發展和深化。

用行動認識鹽埕

隨著高雄都市變遷,鹽埕逐漸沒落,卻也因此保存許多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但官方以駁二、棧庫群作為主要觀光發展重點時,真正在地文化與歷史卻罕為人知、缺乏宣傳,因此,「走讀鹽埕」的目標即為透過實地考察,發掘鹽埕的歷史記憶。

經過兩週導覽課程的安排,同學對於地方歷史更具敏感度,也對在地有更深刻的記憶。接下來便是將隱藏的歷史片段挖掘出來,透過訪談、田野調查和攝影敘事,告訴觀眾鹽埕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用影像保存鹽埕

孟老師目前在公視擔任攝影記者,有17年媒體經歷,教授拍攝基本技巧、運鏡等攝影技術。同學在課堂上練習手持攝影器材10秒鐘,體驗「為了好鏡頭」而「不惜手斷」的感受,結果同學頻頻喊痠。孟老師笑說:這是基本功。另外「胸上景」拍攝,是練習胸部以上的鏡頭定位,在人物訪談時經常可見,是常用的構圖技巧。同學以「修課目的為何?」互相練習訪談拍攝,並在課堂上播映,立即檢討成效。

「田野資料是證據,要將拍攝轉為像文字一般的敘事、而非論述,才能讓觀眾能夠易於吸收、提升觀影時的美學體驗。」孟老師說。

用腳本敘說鹽埕

王老師教授腳本寫作。腳本的元素是先累積田野資料、尋找故事、接著構思運鏡表現。在文字腳本中,規劃各鏡頭秒數,並在右半部寫上影片「聲部」〈影片旁白、台詞等〉,確立影片大致架構,討論可行性,再進入實際的拍攝階段。他說,影片製作必須預先透過腳本撰寫、影片構想,分配畫面及內容,才能快速做出簡潔的影片。

「影片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的控制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有限的資訊,不會讓觀眾感到資訊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因此妥善的運用留白的技巧非常重要,留白並不代表沒有提供資訊,有時候留白也是一種產製意義的過程。」王老師以漫畫說明分鏡的基本邏輯,解釋為什麼「適當留白」才能敘說想表達的意象。

用訪談認識他人的生命

課程同時邀請《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酒吧街的風華歷史》作者蘇錦足女士,分享其所知的鹽埕歷史。蘇阿姨生於1940年,從小到大都在高雄市生活,年輕時於鹽埕「大溝頂市場」從事精品買賣。她的書中提到七賢三路酒吧街的興隆與衰亡,如酒吧街的風光、私娼寮的簡陋、酒家業的風華,到酒吧女與美軍之間發生的情愛與趣事,以真情流露的文字記錄當時代的人情與故事。

老鹽埕的新敘事

課程共十組同學於課堂發表報導影片,如《吸收日月「金華」》採訪金華火腿行歷經三代之漫漫歲月,也代表火腿熟成時所需的兩年日月光陰,醞釀出無窮的好滋味。

《埕人微醺——吧女與酒吧街》紀錄60年代美軍協防,讓七賢三路有了酒吧街興起。因此採訪「正麗美髮院」的陳老闆娘和蘇阿嬤,回憶酒吧的興衰與吧女故事。

《小李湯圓的故事》記錄傳承七十年的歷史的「李家湯圓」,以及偶然發展出方形特色的湯圓。

《七十年的持續洄游》則呈現鹽埕烏魚子特產的起源。

《婆婆吃哪家?》直擊鹽埕老冰店與分家、分店的故事。

《那些年,在崛江跑單幫的日子》則以港區特有的「委託行」為主題,深入了解跑單幫行業與高雄港的脈絡和連結。

《鹽埕角頭風雲》更採訪管區警察,報導叱吒全國的鹽埕角頭。

《重生之金—金仔店重生計畫》輾轉記錄駁二「言成金工坊」二代職人洪明雄與洪明輝兄弟的故事,並記錄其父親洪清發師傅早期發跡的趣聞。

《傳承數載的十里茶香》以老店「香茗茶行」見證鹽埕繁華起落,從轉型中將好茶行銷到各地。

《零負評的名人鐘錶》呈現四、五十年鹽埕的大起大落,至今依然屹立不倒的錶店。

透過走讀鹽埕課程實作,同學以不同主題實作,學習在地文化、社會調查、影像採訪、腳本書寫等方法,將採集的成果以影像呈現,呈現鹽埕在地豐富的故事與精彩影像。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