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寫字,一次稿定】 講座紀錄
主講人:謝鑫佑
時 間:2018/5/9
地 點:社SS4004-2
多數人將寫作視為嚴肅且深奧的事,往往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透過寫作傳達自己的想法,主講人謝鑫佑透過簡單的小遊戲,帶領同學了解準確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其方法;更解說一篇文章撰寫前應該做的準備與功課。此講座報名的成員,不只是中山大學學生,更有中山大學教職員,以及高師大職員生遠至參與,兩個小時課程,同學們笑聲連連,甚至有先離席者向主辦單位索取影片,盼能會後自行學習。
主講人謝鑫佑從自己畢業退伍後在雜誌社擔任編輯切入,講述自己過去將近20年內,與文字、書寫共處的經歷,其中包含不少得獎領獎時發生的趣事,原本可能昏昏欲睡的午後課堂,同學們都提起精神想知道是什麼樣的訓練與養成,讓主講人能在念書時期便能寫出令人動容的文稿。
寫稿與說話相同,都是溝通方式,只是型態不同,寫稿或說話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讓自己以外的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或意圖。主講人提到,一篇好的稿子,不僅能讓人明白自己在說什麼、想說什麼,更好的稿子甚至可能會讓讀的人看到心坎裡,看得痛哭流涕;一場好的演說也是一樣,除了基本必須讓聽眾明白演講主題,其中想透過演講傳達的內容之外,更有厲害的演說人,演講能觸動人心,影響改變聽眾的價值觀。
也許每個人會認為寫作就像演講或微積分,不需要學會也能過生活。主講人提到,生活確實不需要寫作與微積分,但不可能不溝通,每個人每天的行為都需要溝通,溝通是人與人彼此有關聯的唯一方式。主講人請所有同學們試著用口述方式,讓身旁的夥伴盡可能一模一樣地畫出自己的畫。
活動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擔任口述者與繪畫者分兩次進行,在第一次進行時,所有人都發現,想用口述讓他人明白自己想表達的事物非常困難,口述者囧於不知從何處開始敘述、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敘述、不知如何敘述;繪畫者則是困惑於如何下筆,口述者的資訊不夠清楚,或是資訊傳達順序顛倒以致下筆難改。
有趣的是,這兩種身分,都在自己窘困的同時,期待對方能回饋自己想要的訊息或行為。口述者覺得自己已經講得夠清楚,心中希望繪畫者如自己所想下筆,畫出自己認為的圖形,無奈對方每一筆都不對,無論位置、大小、形狀,都完全與自己所說不同。
繪畫者則是揣想著下筆位置、應該繪出的形狀與大小,同時渴望著口述者能描述自己有用的資訊,例如某個圖案應該在哪個位置?對於位置,能更精準的描述,而不是籠統的敘述,而且若是能準確說明圖案的大小,以及其形狀,以便自己繪製,那才是有用的資訊。
這個活動確實從根本改變了很多人對於溝通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用自己的觀點,與自己的想像,去進行對事物的理解與描述,但很有可能,透過這樣的觀點與想像所產生的理解與描述,根本不是接受方所需要的。
主講人簡單示範自己可能會有的描述方式與邏輯,強調應該先確立大方向,所有人都被打開了新的視野,有了新的概念。加上第二次進行活動,口述者與描繪者角色對調,大家似乎都明白,應該從對方視角來進行動作,而不是一昧將自己的想像與需求,強加在對方身上。
確立大方向,就是先確立整個構圖,這個動作在寫作技巧上稱為「審題立意」。「審題」是準確理解這次寫作的要求與需求,「立意」是決定寫作的主題與重點。主講人以課程紀錄為例,在撰寫前,應先思考四點:為什麼而寫?寫了之後如何運用?誰讀?主題與重點是什麼?
究竟課程紀錄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要寫?在理解這些問題前,應該先弄清楚課程紀錄寫出來後,會被怎麼使用?所有的撰寫都有兩個特質:一定有目的、一定有讀者。所謂的目的正是為什麼而寫?為什麼要寫?即使像是隨手拿紙隨性寫,都有目的,也許是舒壓或是發洩心情。
一篇被指定撰寫的稿子,可以詢問指派人,為什麼要寫?寫了做什麼用?了解這件事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這會決定後續所有步驟。寧可花更多時間,理解清楚,再進行下一動作。沒有理解清楚,貿然動筆,絕大多數情況是退稿重寫。
以社科院的課程紀錄為例,最大的目的,是讓其他沒上過這堂課的人,知道在上什麼,如果想修習,適不適合自己。
清楚理解一篇稿子的目的,基本上,成功撰稿就完成百分之50。另外的百分之20是,知道讀者是誰。
主講人提到,所有的撰寫都一定會被閱讀,不論哪一種書寫,包括日記,所以我們敢在日記中寫非常私密、毫不修飾的真心話,因為我們知道日記的讀者只有自己。課程紀錄也是,寫了就一定會被閱讀。但課程紀錄的讀者是誰?有誰?
每一篇稿子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不是寫完,稿子就停在原地,它會有它的奇幻漂流,以課程紀錄為例成稿後,被負責催稿的助理點收、被教授初閱、被負責編輯的助理編輯完稿、被負責放上網路的助理閱讀,而這都還只是內部的階段,讀者也都只是內部成員。
放上網路後,便開始有外部的讀者了。被查詢課程的師生(同或不同系所)看到、被無意瀏覽的人(同或不同系所、同或不同學校、同或不同身分)看到、確認課程內容的老師等,觸及的層面不少、人數也不少,因此,需要進一步想,如何滿足這些閱讀者?並且吻合目的?這都會成為決定以什麼方式進行課程紀錄。
主講人帶領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為什麼課程紀錄是文稿而不是使用其他形態的載體?是否有可能以拍照片或影片取代?照片與影片有畫面有聲音,會不會更好?如果這兩種載體不能取代文稿,原因會是什麼?
從「內容」、「濃縮」、「重點」、「破題」來看文稿、照片、影片這三種載體,會發現照片只有圖,不明白內容;影片雖然有內容,但時間太長;影片因太長,不明白內容重點;影片無法點題、破題或直接歸結。從這四點看來,文稿這項載體用於溝通上,確實優於照片與影片,同時也是文稿能發揮的關鍵。
因此一篇能溝通的稿子,應該朝這四點發展,並非背道而馳,這也是「審題立意」的第四個項目——主題與重點。
一開始的遊戲引導大家從大方向切入,建立構圖,接著便能引導對方理解,整個圖面如何布局,這樣的動作便是在確立主題與重點。以課程紀錄為例,主講人引導大家一一彙整方向,建立書寫的邏輯。
1. 課程紀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寫?讓沒修過的人知道課程內容、適不適合自己修習。
2. 這篇課程紀錄,寫了會怎麼被運用?放在網路上自由點閱。
3. 讀者有誰?最終目標讀者是誰?助理、教授、其他師生。
4. 「內容」:課程主要關注什麼?次要關注什麼?
5. 「濃縮」:課程用多久時間進行關注的議題?如何進行?
6. 「重點」:每一種進行方式,一定有其道理,是什麼?
7. 「破題」:課程可以或可能,為修習的人帶來什麼?
這樣的邏輯,也是撰寫所有稿件的邏輯。主講人強調,沒有好的主題與重點,只有適切的主題與重點,而且適切的主題與重點會讓撰稿又完成百分之20,最後剩下的百分之10就是動手寫。
主講人播放兩篇課程紀錄節錄,讓大家一起來用剛剛的整理的邏輯,尋找其中不對勁的地方。最後,以一個強調多看便是培養寫作能力的故事,激勵大家持續閱讀,來建立撰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