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

責任編輯:謝鑫佑

除閱讀理論與研究經典,物質文化與人類學也重視相關領域專家的經驗分享,並在學期初與學期末,舉辦「展示與海報設計工作坊」與「使用者經驗工作坊」,文獻閱讀與演講、工作坊,在學習理論之餘,更思考與實務的連結。

保持好奇心 用同理心觀察

服務設計師同時也是路上觀察協會創辦人的林承毅,為同學帶來運用觀察力量發現人類行為背後動機的路上觀察,進而能著手進行後續的設計與服務。林承毅認為觀察的前提是,對周遭事物保持好奇心及敏感度,透過不斷觀察,才能夠發覺他人行動背後的意義,而這樣的觀察,必須帶著同理心,唯有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才能徹底感受他人的需求,因為人類在行為時,已經展現需求,人們需要什麼得由觀察者自己發掘,觀察與同理心亦是設計思考的必備要素。

延伸需求的展現,老師引導同學思考生活中的食物、居所、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如何獲得?獲取與使用東西的方式就是生存策略,不同的社會、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生存策略,也就是人們獲取與使用物品的方式各有不同;生活模式影響著物品的使用,而物品的使用也會反過來影響生活方式。同學們用交換物品的遊戲,來建立人們對於事物的價值都有不同想像的觀念。

物之於人的使用 記憶 收藏

在「物的記憶」及「物社會生命史及類型史」的課程中提到,擁有共同記憶的一群人,亦共享著同一套價值觀、族群認同,進而劃分出我群、他群,區分族群不僅限於檢視語言及血統,「記憶」亦為區分的一項標準。認知科學教授Edwin Hutchins強調認知與記憶除了透過身體與環境互動產生,更有口說傳承、身體表演傳承、文字傳承、圖像傳承、器物傳承及影像記憶,種種幫助人類記憶的工具與方式越進步,就表示人類社會越,越需要發展創新的記憶工具;相反的,創新工具的發明,亦反過來影響社會、提高社會複雜度。

物品除了獲取、使用,更可能延展其記憶性,轉而收藏。「物的收藏與展示」中,故宮南院助理研究員賴芷儀從博物館的沿革帶領大家從博物館了解人類收藏物品的想法,與收藏物品後延伸的行為。《國際博物館議會》定義博物館是「一座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它負有蒐集、維護、溝通和展示自然和人類演化物質證據的功能,並以研究、教育和提供娛樂為目的。」是公眾的、常設的、非營利的、專業的、可親近的。當代博物館的重要任務便是研究、教育、保存與收藏,這些都是物質文化深入人類社會的重要軌跡。

從使用者經驗了解物與人

而使用物件或服務過程的綜合經驗,則稱為使用者經驗UX,涉及了使用者的感官、情緒、認知,亦有社會、文化因素的涉入;使用者經驗的研究,則稱為UXR,是使用者與產品提供者之間的橋樑,致力於尋求用戶、產品開發及商業策略之間的交界點。學術研究與使用者經驗研究的不同之處在於學術研究求「真」、商業研究求「用」,UXR是為商業目標或組織服務。

學生必須綜合應用物質文化與人類學上的所學,練習用6分40秒說一本書,並分組透過旗鼓鹽地區訪談長輩完成一張與「捨不得」這個念想有關的海報。從「五感」探索周遭世界,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人行為脈絡,產生「洞見」,到讓自己的使用者經驗研究加入「物的演化史、生命史及社會史」、「物的象徵符號」、「物的功能與使用」,同學們逐步理解物質文化與人類學,是如何與業界接軌,並實際應用。

[下圖為學生成果展於西子灣隧道防空洞內]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