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跨文化生態美學

作者:林珈華/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黃心雅

責任編輯:翁康容

本課程的目標為培育具有人文環境關懷素養的世界公民,希望修過此課程的學生能對於全球的環境與社會議題進行獨立、具邏輯與批判性的思考,且能運用自己本身的力量帶出改變。但是,台灣填鴨式的教育,使得學生缺乏思考上的訓練,也鮮少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與進行深度的反思,造成現代學生普遍卻乏人文環境素養。有鑑於此一令人擔憂的現象,這次上課規劃了一個可以讓同學深入了解學校周遭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並反思身為一個公民能如何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機會。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徒步或騎腳踏車至柴山、西子灣、哨船頭、鹽埕或旗津等鄰近地區進行社區與生態的考察,親身觀察當地的人文及自然生態環境,探索其面臨的問題,並提供可能的改善方式。同學們探討的議題包括社區的發展歷史、遊客與交通的變遷,鹽埕地區的環境議題與閒置空間的再利用。

此次實地探訪的另一個目的是想要讓學生體悟到所謂「生態」並不僅止於傳統所認為的動植物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亦是重要的一環。換言之,人文、自然、生態等概念不可分割。人本為自然的一部分,並與所有生物及非生物共同形成本課程中所討論的「生態」。因此,許多環境議題與社會議題相互關聯,隱含著人的因素。

課程邀請到達悟族知名作家—夏曼.藍波安蒞臨演講。這次講題為《文學創作與海》,內容講述了達悟族人的海洋文化、傳說以及從祖先流傳下來的生態智慧,夏曼.藍波安並分享了如何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身體書寫文學。透過夏曼.藍波安親身經驗的分享,學生更深刻了解、體會在蘭嶼生根的達悟族人形成了一個與都市、陸地完全不同的文化。身為一個傳統達悟男人,夏曼.藍波安與海洋相處無數個歲月,有著無數次捕魚、打魚的經驗,因此他的海洋文學與遠離海洋的漢人殖民者的文學有著極大的差別,更不用說這兩個

民族對於生態美學有截然不同的見解。透過一位達悟族人的眼,我們以不同的視角欣賞海洋,也感受到了不同的美。

此次演講也讓學生察覺到被殖民者生活於現代社會中如何被夾在傳統文化價值以及現代西化的價值觀當中。例如:西式的教育告訴族人要去學校、考試、升學,而老一輩的族人卻希望年輕人學習傳統伐木、造船、划船及捕魚等技術,又如基督教信仰的傳入,侵略了達悟的傳統信仰。傳統與現代在每位原住民的身上產生了撕裂性的衝突。

其中有一位原住民同學問講者:「如何能找回自己的根?找回自己族人的傳統?」夏曼.藍波安笑著答道:「這是一條很艱辛的路。如果要找回自己的根,自己的傳統,必須要很有決心!」從絡繹不絕的提問、回饋、反思可看出,這次的演講讓學生們收穫良多,也讓學生進行了許多的反思,刺激他們對於生態美學的敏銳度,激勵學生更珍惜自然環境,更尊重多元不同的文化及價值觀,也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的本質,書寫出自己的文學。

這次的課程與誠品書店合作,邀請到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來談「Bunun 如何說自然」。在布農族人的觀念當中是沒有「自然」的,而我們所謂的「自然」,對他們來說即是「家園」。換言之,對他們來說人類/動物、文明/自然,不過是人類為了殖民、剝削「自然」而劃分的界線。人們不只企圖殖民自然,更是不對殖民其他「弱勢」的人類同胞。以布農族為例,族人長久以來都一直不斷更換獵場,不斷遷徙,但日本政府、國民政府來了之後,卻以永久屋限制了族人的移動,更限制了族人的傳統。

經過千百年的時間,布農族演化出了狩獵的文化,可是政府卻以保育為由,禁止族人上山打獵。對乜寇‧索克魯曼及許多族人來說,這是一個「食物主權」以及「環境正義」的嚴肅議題。山羌雖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卻是族人的傳統食物,怎麼可以禁止呢?這等於是剝奪了他們的食物主權。「禁止布農族吃山羌,就像禁止台灣人吃臭豆腐」,乜寇‧索克魯曼表示,「況且,山羌絕對不是因為族人獵殺而瀕臨絕種的!因為我們都會維護自己的獵場,我們不會去過度獵殺,而導致我們族人的糧食危機。」

演講中,乜寇‧索克魯曼也講述了許多布農族中許多動、植物的神話傳說。舉例來說,螃蟹為了解救人類免於被洪水淹沒而與大蛇搏鬥,背上因而被咬了一口,這就是為什麼螃蟹的殼上會有兩個凹洞。又如紅嘴黑鵯之所以全身羽毛都是黑色,只有鳥嘴和雙腳是紅色,則是因為牠為了人類去叼火種,導致全身被燒黑,鳥嘴和雙腳被燙紅。從這些神話當中,可見布農族人對於周圍一切動、植物的觀察入微,更可感受到族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乜寇‧索克魯曼的分享喚醒同學們對於同樣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動、植物的深刻情感。有了這層情感,根本不需刻意去強調環境保育,因為自然便地會出於愛而保護這塊土地,而這也是這堂課的目標之一:讓學生去體驗、感受自然的美,進而與環境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在接下來的課堂中,教室移至了柴山,並請到獼猴專家林金福及林美吟兩位老師為同學們解說獼猴的生態。我們由鼓山高中後門的登山口進入不久後,美吟老師就開始帶領同學認識獼猴所生活的環境,包括柴山為了方便登山客入山建設的步道,登山客活動可能會帶來的影響,以及獼猴們在自然棲地中的食物等。因為林老師與獼猴已建立起的親密關係,一群獼猴尾隨著我們一路進入山區並伴著我們進行導覽,這對學生來說非常難得,即使是在中山大學求學四年的學生,都未必有機會與獼猴如此近距離且長時間接觸,更鮮少有機會如此深入了解獼猴的生態。

透過本次實際走訪獼猴的棲地與美吟老師詳細的解說,同學們更認識獼猴的習性,學習與獼猴和平共處。例如:獼猴是母系社會,由最高位階的母猴決定被接受的公猴,而離開猴群的公猴可能會形成所謂的「雄單群」。另外,許多人聲稱被獼猴攻擊,其實牠們只是要示威而已,很少主動攻擊人類。若遇到獼猴示威,只要將眼神移開後走開即可。再者,獼猴是野生動物,本來就沒有「所有權」的概念,所以把食物收好,其實是我們的責任,只要我們做好防護,獼猴其實就不會來「找麻煩」了。很有趣的一點是,獼猴是用活動嘴巴並露出

牙齒的方式來表達情緒的,只要夠了解牠們,我們也可以辨別他們的情緒,甚至跟牠們互動。

同學們重新思考人類與獼猴間的關係。有些同學在這次獼猴生態導覽之後更自問:「柴山不是原本就是獼猴的家嗎?我們不是才是闖入別人家的一群嗎?為什麼我們不能尊重原來的主人呢?」經過與獼猴的深度接觸,學生們可以對於獼猴與人類的關係進行反思,這真是非常難能可貴!

這次上課邀請到夏威夷大學的Craig Santos Perez教授來與學生們討論他詩中的生態意識。Perez教授是關島查莫洛人,也是少數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的少數族群詩人。這次的機會非常難得,同學們紛紛把握這次的機會與教授交流。

演講中,Perez教授透過他的詩講述了關島被殖民的歷史,以及被納入美國版圖之後不斷被軍事化的過程。關島先後經歷了西班牙、日本以及美國的殖民,而每個殖民者都對關島的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至今無法復原。即使到了今天,關島蓬勃發展的觀光都持續威脅著當地的生態。同樣令人難過的是,許多查莫洛人被殖民者逼迫離開家園,甚至必須離散到其他國家,查莫洛人可說是傷痕累累的一個族群!

在Perez教授的詩中,傳達了查莫洛人的傳統生態意識。例如:他們必須跟樹、水以及其他動物學習,甚至必須學會傾聽自然的聲音。另外,他們要進入山林之前也必須與之對話,徵求山中神靈的同意才能進入。查莫洛人也絕對不會從自然拿取過多的資源,因為他們知道萬物皆息息相關,且萬物皆平等,人類沒有權力對於自然所求無度,只應取用自己需要的部分。這一切都顯示出查莫洛人對於自然的敬重,也是我們應該跟他們學習的生態觀。

Perez教授也提及了食物主權的議題。在他的詩中,他提到隨著美國大兵進入關島,SPAM(美國製火腿肉罐頭)漸漸取代了查莫洛人的傳統食物。而他也同時呼籲學生,在我們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應該要更進一步思想:這些食物是怎麼被生產的?這個食物的生產對於其他人,對於其他生物,對於全球的生態環境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很榮幸這次能邀請到Perez教授來與同學分享,讓同學更了解不同文化的生態觀。同學們於演講後熱烈的發問,也有許多同學獲得Perez教授的贈書。這次的這演講可說是一次非常有意義和深度的交流!

課程要求每位學生於學期末時撰寫一份與「生態」相關的報告,深入觀察一項環境或社會議題,並運用三個以上的關鍵字(課程中提及,或上網搜尋皆可)來進行分析、論述。這份報告的目的在訓練學生將課本所學理論(關鍵字)運用在實際的社會觀察,學習對社會或環境議題進行深度、全面的思考。

在這此的上課中,同學們發表了期末報告將探討的主題,由於學生們來自不同科系及城市,透過分享與彼此回饋、激盪,同學們可以聆聽各個專業對於不

同生態的觀點。例如:生科系的同學可能針對特定動、植物進行研究,海工系的同學跟我們分享海洋相關的「生態工法」,來自澎湖的學生則深入探究澎湖的人文以及自然生態,而來自客家族群的同學則分享客家的文化及文化保存相關的議題。

同學報告的內容非常精彩且多元,展現了同學們獨立觀察與深度思考,也展現了對於自己所處社會、環境的關懷。老師也透過回饋、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並反思如何盡一己之力來改善環境、回饋社會。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