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 閱讀、觀察與策展

作者:陳淑茹/「物質文化與人類學」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宋世祥 責任編輯:葉貞沂


「文化」是人類學大量討論的主題,文化除了是人類社會中的意義體系,不能忽略「物質」體系。人類創造出物,並賦予物意義,但人與物的關係卻在時間的推移中,變得越來越複雜。要理解到「物」也有可能反過來影響人,就必須把觀看的視野回到「物」身上。這堂課要讓學生們培養物質的社會分析能力,並藉由實地進入鹽埕調查,最後以攝影展的方式,呈現對物質文化的了解。


如何理解物?

這門課總共進行14堂課,圍繞著人與物的關係為主。每一堂課老師都會透過小遊戲來讓同學更加了解物質文化。


對物質的理解來自於自己的物質文化脈絡,物由人創造,也是人類賦予其意義。因此產生物的文化脈絡便是理解物質重要的根據。人類學研究人類的本質、天性、社會,因此比起重視社會的社會學、重視物而忽略人的考古學,人類學以物為中心討論背後社會脈絡更能夠理解。


物性(materiality)是人與物之間的辯證與動態關係。從人本身來討論,從物自身來探討物性,物與物之間關係為何?有什麼樣的技術?從文化和社會來探討,社會規訊與文化價值觀怎麼影響物?物的象徵意義從何而來?討論物也必須從歷史來討論,物產生何種歷時性變化,物所在的社會變化怎麼影響?

人要怎麼與物互動,其中一個重點便是「感知」,要能理解物,就需要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感知物,這種累積的感官經驗與文化的意義體系共同構成人理解物的體系。也因此,物便有符號與象徵的意義,物作為一種載體,在不同文化體系,會有不同的符號和象徵,尤其在消費中大量看見。物的生產、交換與消費,都不能忽視社會與文化的建構。物有自己的生命和社會生活,這些來自與人與物的互動,也是由於在不同社會情境下。


最後以飲食、服裝、居住、交通、宗教、醫療個案來理解物。物在生活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其功能背後,更有一套人與物互動的物質文化。飲食與認同有密切關係,人類透過飲食建構認同。服裝在每個年代有不同的是定義和符號的使用。住所的配置顯示出一個社會的文化概念、資源調配,比如風水。交通使的人與物能夠流動,帶來經濟、人群、政治改變。而宗教與醫療更是展現出人對神、靈、身體的看法。


策展第一步:路上觀察學正夯!

「路上觀察學會」是服務設計師林承毅創立的路上觀察學社群,希望引起大家在日常生活空間裡發現設計、找出故事,林承毅本身也是人類學背景。如何將人類學的所學應用在自己的職業上,應用在路上觀察呢?他將帶領大家實地到鹽埕街上進行觀察,培養同學的「洞察力」!


什麼是路上觀察?路上觀察著重在「趣味」和「無用」以對抗目前的大眾消費文化,藉由步行和新的眼光,看見完全不同的城市樣貌。路上觀察學希望大家走路街頭,觀察一些你平常低頭滑手機時經過的東西,小至街上的公物標示,大至整個城市建築物構圖的有趣性,觀察日常生活人物怎麼和城市街景互動。


路上觀察學結合了雜學博物學、建築學和超藝術,擁有反消費主義、無用的趣味、城市住民生活的特色,主旨在找出生活的趣味。居民怎麼與看似無用的物品互動?對他來說有什麼意義?看似怪誕的建築物設立的原因?都是路上觀察學的開始。


講者認為結合路上觀察學與人類學的訓練,是他作為服務設計師的重要基礎,敏銳的觀察力看到問題的核心,洞見力掌握使用者脈絡,更能夠設計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服務。


路上觀察學培養觀察力,還必須具備「同理心」建構共感力,了解需求在哪裡,這正是人類學的訓練帶來的能力,透過訪談或物件、行動的觀察,進入使用者的脈絡,看見尋常生活中的行為本質與背後的真實需求。


接下來講者已「貼心/障礙」「過去(新)/現在(舊)」「神聖/世俗」為題,讓同學到鹽埕的街頭去拍攝街景,要找到符合這些主題的街景,並與大家分享。



「貼心/障礙」

同學們進入街上後,分組進行分享,在貼心與障礙上,圖一可以發現,雖然是為了讓行人方便觀看的路線圖,做成可以旋轉的模式,但卻因為放在花圃當中,不利於矮個子人觀看,成為障礙。

圖二則是可以看到這個停車場雖然設置了讓行動不便者擺放車子的地方,卻將它設置在停車場最內部,反而增加了行動不便者的行走困擾。


「過去(新)/現在(舊)」

圖三可以觀察到兩個門牌,代表高雄市路名的更換,過去的路與現在的路。圖四則可以看到廢棄拆掉的房子與背後新蓋的大樓,鹽埕作為古老的街區,很常可以看見過去與現在,心與舊的衝突並存。


「神聖/世俗」

圖五同學們解釋,媽祖在大家心目中是非常神聖的,但卻把這個形象擺在信用卡上,變成十分世俗。

而圖六同學認為廟宇是神聖的,但廟宇很有名之後,常常會有人去拍照、觀光或在指引牌上指引位置,變的世俗。最後圖七同學分享,他們這組覺得左邊的名車很貴,給人們神聖的感覺,旁邊卻同時停者很便宜的機車,有神聖與世俗的衝突感。


講者回饋也提到結界的概念,以前在空間當中,為了要讓人鬼殊途,會產生結界來區別空間,同學都有碰觸到一點,比如說小兒科外面都有小朋友遊樂區,就會讓大家知道這是小兒科。而他也補充銀行的媽祖卡,在這時候推出媽祖的卡其實是為了迎合即將到來的媽祖繞境,提醒同學要注要物件背後的脈絡。


策展第二步:專業策展人教你策展的撇步

陳冠邑,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中的頭號講者,企管系畢業後選擇唸藝術史研究所,擅長將藝術與商業模式整合,現在擔任專業策展人,可以給予同學在藝術、再現手法上很大的幫助。


講者在研究所時並非希望繼續專研藝術史,而是希望將藝術透過商業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也因此,他用「How to tell a story」做為主題,藝術、策展並不是只有在博物館裡可行,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應用在策展之中。

說到策展,第一件事會想到要給誰看?同學們回應當然是觀眾,但實際面上第一個看到展覽的人其實是館長,而常常博物館的觀眾是小學生,如何將這中間的落差減少是件辛苦的事情。策展的第一個必備的能力就是「田野調查」,以人類學家的方式來了解背景,必須要了解「需求」,為什麼觀眾要來看這個展?各類型的博物館有不同的觀眾群,比如說科學博物館,各國的參觀者幾乎都是小孩子,校外教學或是親子。另外,美術館除了校外教學以外,以同學這個年齡層為主,針對不同的觀眾群會有不同的設計語言、展示方式,不同的溝通手法。


為什麼要了解觀眾群?必須要思考觀眾群會感覺到什麼,當觀眾有感時,才能理解展覽。有名的藝術家Olafur Eliasson曾說:「經驗不僅是一種含糊的娛樂方式。經驗與責任有關。擁有經驗就是世界的一份子。」當人類擁有經驗時,才會感受到。


博物館的類型基本上有三種,策展方式和觀眾群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在科學博物館中(science museum)可以用很鮮豔、大字體的方式,藝廊(gallary)的通常是靜態的、小字體,歷史博物館則是介於之間。


策展的首要過程是「調查」,策展前必須要先調查場地。講者也邀請同學來觀察照片上的場地有什麼特色,可以得到什麼資訊。


講者分享到展場時,需要觀看什麼年齡層的觀眾最多,人流、動線,人從哪裡來、怎麼走,比如說從照片中可以發現,這個地方有團體照的需求,那就可以在這裡放上拍照的展示,也不能擺放與動線相抵抗的,否則展場會被忽略。也需要觀察參觀的人怎麼與場地互動,有什麼限制,透過展場設計讓這些限制可以被消除。比如說柱子多的地方需要改動場地,窗戶多的地方對展場光線影響太大,需要遮蔽。電梯、展場本身可能會引導動線的設置,均需要注意。


策展前,需要了自己做什麼展覽、在哪裡展覽,不同博物館不同、對誰展覽,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說這件事?觀者的需求是什麼。而展覽要展多長,常設展還是特展?最後才是要怎麼去展覽,在設計之前,需要調查和了解許多事才能進行。


如何再現主題?再現有時候並非真的用最真實地方式去呈現,而是用我們覺得「像是」的方式,也因此「認知」這件事非常重要,要如何確保觀者與策展人的認知相同,會影響到策展的再現。在做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要怎麼再現,讓觀者對展覽有所共鳴。


接者講者分享不同的博物館策展的實例,講者自己策展的蜷川實花展覽,根據展場以及考慮到來台灣,在呈現方式都有所微調,要符合藝術家本人的需求,也要讓觀者理解。講者也提到再現的策展過程根據場地,還可以有小小惡搞。

在科學博物館的例子中,再現手法會以放大比例,讓觀者可以一起觀賞,也更吸引人。另外由於數位多媒體的出現,再現手法也有所改變,將介紹文字與科技結合,不需要用展版介紹,用機器可以觀賞。但同時也有人批判這樣讓展品變成高高在上的展品,而非生活中遇到的實物,都與策展人想要傳達的意象有關。


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會考慮到觀眾本身的認知習慣,引導的空間佈置,都會要求讓觀者一目暸然。觀者近展場會需要什麼、先找什麼都是空間佈置的重點,比如小孩會喜歡找數位多媒體的設備等。


過去以靜態研究為主,後來強調人與物,與社會環境的連結,其實研究人與物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後來的展覽設計,而希望人與展品距離更接近的想法,也讓現在更強調五感體驗的方式比過去更強調將展品栩栩如生的再現。博物館是一個特別的容器,蓋博物館很簡單,重要是裝進什麼。博物館想要傳達什麼形象、吸引什麼觀眾、打造什麼樣的品牌,都和怎麼做展覽有關。


最後,講者提醒同學,所有策展都會和文獻研究有關,策展人看完所有的文獻後,要能說清楚脈絡和邏輯,將每個展場要說什麼設計出來,最後還要與設計師溝通想法,要和標案的短時間做競賽,因此中間很仰賴專案管理的能力。再者,就是設計思考,觀眾與場域很重要,不同的觀眾和場域,就會有完全不同展覽出現,每個主題要怎麼做,就很考驗策展人想要放進什麼,怎麼設計。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