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不可能 認識老化做好準備
作者:林芮君/社會老年學課程助教
授課教師;楊靜利、阮曉眉、吳涵瑜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糟囉,我老了!」但根據官方統計,你還不符合老人的規定。人老了是不是就沒用了、成為社會邊緣人口了呢?中山大學社會系第一次開設「社會老年學」這門課,修課同學來自不同科系,但皆非醫學院背景的學生。
為幫助同學對於「老化」深入認識,授課教師特地邀請醫師和心理師到課堂演講,針對不同面向講述老化這個課題。藉由演講的方式,讓同學們能吸收關於老人醫學的基礎知識,並要求學生在現今的醫療體系裡,挖掘那些被忽視或是視而不見的問題。
本學期授課教師有三位,其中楊靜利教授專長研究人口學,曾就職於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所,長期關注老年人口問題。台灣人口結構將在2017年達到超高齡社會,面對超高齡社會,除了政府須有相關政策外,整個社會也要有相對應的對策。因此,「社會老年學」這門課以醫學知識為基礎,鼓勵同學看見被醫學忽視的問題,為超高齡社會做準備。
第二位阮曉眉助理教授以社會學理論切入,和同學討論人漸漸變老後,在社會裡的社會功能會如何轉化?社會、家庭觀念的轉變,到底還能不能養兒防老?而到老年時,是否只能「賴活著,不能好死?」討論有關安寧療護、醫療自主權等,讓同學思考未來想要的生活,也顛覆過去「不救即不孝」的想法。
第三位兼任講師為吳涵瑜護理師,成功大學公共衛生所畢業,並在中山樂齡大學開設老年護理復健相關課程。引用醫學院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問題為導向學習法,讓人文社科院學生有不同的討論方式。
社會老年學不同於一般理論課,除了基礎文獻閱讀,更多的是團體討論、發想,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個案,自主學習搜尋資料解答個案基礎問題,再團體討論不段激發新想法和疑問,讓個案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性事件,加入社會人性的一面。
怎麼面對老化與高齡社會 聽聽醫生跟學者怎麼談
究竟,「老化」是怎麼一回事呢?課堂邀請四位醫師及一位中國學者演講,讓學生除了書本知識外,進入旗津田野調查和專案實作前有更全面的了解。
生物觀點的老化 - 海豐診所許宗達醫師
什麼是老化?從生物觀點而言,每個器官都有不同的衰老情況,就像機器用久了會壞需要維修一樣,大多老人的情況並不是真的病了,而是正常老化現象。
在屏東開診所的許醫師,不只想治好病人,更想在社區裡建立起老人日間照顧機構。不選擇在市中心開診所,在海豐接觸到更多社區裡的老人家。
許醫生說:「年長者多開過白內障手術其實是有原因的,很多醫院需要業績,而人只有兩顆眼睛,健保補助白內障開刀一次,有一些醫院會先開先贏。」聽起來很荒謬,但在台灣醫療過於專業化,使得一般百姓對醫生的建議通常只能照單全收。為此,許醫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說生理上各個不同器官、腦部和生理系統是正常老化與異常衰竭的差別,讓非醫學院的學生能了解。
另外,實務經驗中最令許醫生心疼的是,有些老人不是生理上的疾病而來掛號,而是向他訴說:「活著沒有意義」等消極的話。許醫師提醒同學,老人心理憂鬱也會導致病痛的根源,關心長者的身體外,也要關心他們的心理。
老等於病?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科張家銘醫師
「你能憑空畫出一個三點二十分的時鐘和寫上數字方位嗎?」
「一分鐘後你還能記得火車、紅色、快樂這三個不相關的名詞嗎?」
怎麼界定是「老」還是「病」呢?這類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問題,就是用來測試老人是否有失智症的前兆。
張醫師將人形容成水庫,時間越久積累的汙泥越多,能量也越小,如果再加上颱風太陽等外在因素,身體會耗損的越快。一般來說,30歲過後器官系統功能每年衰退下降1%。如果躺床的話肌肉量會下降得更快,在北歐老人在過世前躺床的平均時間為兩周,但在台灣卻是七年!
臥床並無助於長者身體復原,因此成大醫院老年醫學病房專門為老人量身打造,設計成復古風、院內收藏許多歷史文物,並保留空曠的活動空間,以及擺置復健用的床上腳踏車,讓老人訓練腿部肌肉,以便早些回復正常活動力。
最後,張醫師提到,老年人最適切的體重其實是過重!生病或意外需要長時間躺床時,人會消瘦,而正常體重或過輕的老人很容易無法負荷,所以當身體保有一些營養和脂肪時,反而比較好!
老狗學不了新把戲?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陳思帆臨床心理師
老化除了身體變化外,對於心理與學習力也會有所影響?年紀越大學習力和智力會變差嗎? 陳心理師說:「人是會思考的,除刺激反應外,還有內在表徵,有自己的思想。」透過社會學習,我們的行為和智力是會改變的。智力是多元的,大腦有可塑性,大腦學習新東西後,刺激引發大腦突觸連結,而連結越多思考越快、創造力也越強。
陳心理師提到隨著年齡而來的衰退,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是可以被修正。老化不等於退化,退化是有問題,非正常老化!健忘可能是失智的前兆,想減少失智症的發生就要讓腦袋靈活。
老化雖然會使得訊息處理速度減緩,但創造力不因年紀而改變,三十到四十歲是創造力發展的高峰階段,可幫助成年人解決問題,建立優質生活。所以老狗還是玩得了新把戲的,絕對不要被老所受限了。
失能≠獨立? 高雄聖功醫院羅玉岱醫師
前面提到許多延緩老化的方式,但是如果真的病了該怎麼辦?親友或自己得了失智症又該怎麼積極面對呢?全球每三秒就多一名失智症患者,如此可怕的速度,你準備好了嗎?
關於失智症,羅醫師提到,早期發現能避免更加惡化,但只能減緩惡化速度,無法恢復!研究更發現長期照顧失智患者的人較一般人容易罹患失智症。失智者的照護工作,不僅需投入醫療資源,社會資源和福利的投入也是必要的。
羅醫師強調,失能不等於不獨立,但是獨立是需要各方面資源支持,以及患者本身的意見被採納,台灣的醫病關係除了醫生和患者之間,常有家屬強迫介入,或是害怕醫療紛爭而便宜了事等,都讓高齡照顧更難進步。因此我們不僅要瞭解疾病、機構、關心親友,還要支持患者身心意願,才能讓老人真正的自立。
台灣與國外施行的長照方案
羅醫師提到,在北歐有許多中繼住宅,讓出院需要復健或努力想自立生活的老人居住,可以住一個月到三個月,由醫護人員在旁教導和協助,如果不願學習的人是不能住進中繼住宅的。反觀台灣醫院外的護理之家、長照機構等偏向完全無法自理和完全自理的養老院,無中繼住宅的銜接。希望未來台灣可以建立起中繼住宅,減少老人長期臥床時間,鼓勵老人獨立生活。
日本則是推行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社區型照顧模式人數少(25人以下),結合居家服務(護理)、日間照顧與住宿(限5~7床),讓老人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選擇服務。
另外,美國有PACE(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的全國性專業協會,讓越來越多社區可以有日托照顧服務。老人家可以留在熟悉的居家環境養老,並維持既有的社會網絡,也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中國老人照顧政策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舆發展研究所原新教授
羅醫師提到北歐、日本與美國的照護策略,原新教授則是跟同學分享中國目前的政策。
中國人口數量計算以億為單位,人口數量非常龐大。預估在2015年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兩億人,2030年超過四億人。更大的問題是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使的扶養比急速下降,年輕一代負擔不起老人的支出,三代同堂越來越少,大陸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從1911年的5.17到2015年的2.97人,二代戶佔百分之四十八,因此政府必須編列更多老人年金和相關支出於老年人身上。
過去1978年中國養老大約分為兩種:一、家庭養老、二、機構救助,像是城市養老福利院、農村敬老院等,但只收鰥寡孤獨老人。隨著中國家庭網路從網狀變為線性,成員間交流簡單化、少量化,社會上流動性增強,家中老人可能無人照顧。現在逐漸發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
在社區裡建立日常照料站和社區服務站,經由電話請求服務,可提供居家養老的老人需要的服務,這是理想狀態。但現今大城市房價高漲,財富集中在大城市部分人手上,中小城市的前景不太樂觀,導致中小城市老人和部分城市老人無法負擔生活消費、醫療支出。因此中國面對高齡的挑戰還是非常大,尤其中國經濟成長已進入快速增長的高峰,未來國家養老的能力需要再評估。
重新思考老年的意義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
現代老年研究的開端:追問老年的意義。美國遇石油危機時,年輕人大量失業,羅斯福新政希望老人退休讓出工作機會,因而有了退休制度。而社會功能論預設為工業社會的勞動條件與價值。老年人退休後沒有產出,就會被定義無社會功能。這樣的標籤或汙名化讓社會對於老人的觀點和認同通常是負面的,使老人在社會中喪失角色。
但現今也出現很多新興的名詞來形容不同類型的老人,例如:超能老人、年輕老人、下流老人。老年生活其實也可以很健康甚至是多元的。例如:銀光產業、老年模特兒、社區參與、高齡旅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