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學」學甚麼?通識社會學怎麼教

作者:蘇小均/「社會學」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阮曉眉

責任編輯:葉貞沂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社會」一詞,但你知道「社會」是甚麼嗎?

對於許多社會系本科生而言,「社會學是甚麼?」這個提問比想像中還要難回答,因為「社會」相當地複雜,涉及許多領域面向。而在本通識課程中,希望能夠透過對日常議題之討論,讓非本科系的同學們藉由常見但不簡單的問題,接觸社會學、進而激發同學對於社會學的興趣,試著以「社會學之眼」重新發現世界。

十八週課程 十個主題 「社會學之眼」開眼!

本課程規畫前兩週由阮曉眉老師親自帶領同學了解「社會(學)是甚麼?」──社會學如何產生?社會學有哪些傳統課題?當代社會學關注哪些領域?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進行思考?


每堂課皆規劃與主題相關之閱讀文本,並由同學分組進行文本導讀,一組負責一週之文本。其中並安排兩次專業與談講座與一次電影放映,讓同學透過不同的途徑來了解社會議題,並試著應用社會學的觀點來思考。


社會學涉及之領域面向廣泛,使得在課程規畫上議題選擇相當「為難」。每一個議題都很重要、每一個議題都很有趣,實在難以割捨。本堂通識社會學課程規畫為一學期,每期課程皆會依同學回饋做出調整。通識社會學著重於現今面臨之議題。本期共有包含十項主題。


「組織與團體:麥當勞化的社會/血汗超商」,討論現代的生活與勞動環境如何構成、如何運作。


「互動:自我的展演」討論社會互動的各種展現,人與人之間、他人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個體、個人主義與個體化」同樣是接續關於自我之形成──快速時尚潮流的消費美學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


「族群與移民:混雜又如何?」、「社會福利」、「宗教:去魅化或價值多元?」、「文化與教育:社會流動與階級複製」四項主題是世界各國皆存之議題,這四項議題本次特別採用以台灣出發之研究,希望能夠藉由切身的例子,讓同學能夠感到共鳴。


「性別與家庭:多元性別」同樣是現今重要議題之一。不僅要討論性/別,更會討論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親密關係的形式內容--性、愛、慾。


最後兩週將讓同學接觸雖日常但卻不平常的主題──「科學、科技與自然」、「時間:液態化/快速化的時間感」。「科學、科技與自然」將以手機為例,討論科技物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時間、自我,及這些科技物所派生的液態現代性。「時間:液態化/快速化的時間感」將更深入地談論現代時間概念的內涵,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談時間。


僅僅一學期的時間,絕不可能對社會學諸多議題一一討論。通識課程的目的即是希望能讓同學接觸各種議題,對社會學產生興趣,或能夠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思考,開啟「社會學之眼」,重新看見自己、他人、社會與這個世界。


「真實自我」與面具之間

來畫面具吧!主題是「自我」!


人們總以面具來比喻虛假,課程準備了空白面具讓同學繪畫,然而這些自己親手繪製的面具,是否比面具背後的那張臉顯現了更多「真實自我」呢?過程中,或許能夠體會到「真實自我」的弔詭之處吧。

高夫曼的「前台/後台」與包曼的「陌生人」

在「互動:自我的展演」中,高夫曼指出我們的自我展演受到他人之在場影響。自我展現隨著區域而有不同表現,高夫曼以戲劇劇場的「前台/後臺」比擬。觀眾與演員一同合作,戲劇才得以成功。換言之,沒有觀眾,戲劇也不可能形成。


而包曼的「陌生人」和高夫曼的「台前台後」戲劇論點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陌生人」的存在使得我群/他群的對立界線被侵犯。換句話說,「陌生人」即是對立著「我群/他群」之對立,使「我群/他群」之對立變得不再那麼理所當然。這與高夫曼戲劇論點中的「闖入者」相似,「闖入者」侵犯混淆了觀眾與演員的分界。


關於「真實自我」

所以,後台即是「真實自我」嗎?前台即是虛假謊言嗎?並非如此,這些自我展演皆是屬於「自我」。高夫曼指出在西方社會中,「正式區域」的「前台」、「非正式區域」的「後台」,兩個區域說著不同的行為語言,並透過各種實體設施、行為控制技巧等等進行區隔。而另一方面,這些所謂的「正式區域」、「非正式區域」並非總是固定,而有可能隨著不同身分、地點、時間、場合、成員組成等等的改變而轉移。也許可以這麼說──這裡沒有真假之分,展現出來的每一行為都是攸關「自我」,這些行為形成自我。與其詢問何為「真實」,不如觀察實際上展現了甚麼。

林育臣醫師專題演講:當代台灣社會的自戀現象

前幾周已經討論過一些關於「自我」的理論。這周邀請台中榮總現任心理主治醫師林育臣醫師分享有關「自戀」的現象。「自戀」是甚麼?「自戀」如何產生、如何發展?

何謂「自戀」?

「自戀」一詞並非是現代的新詞,英文自戀「narcissism」一詞來自與納希瑟斯與水仙花的典故。林育臣醫師指出,「自戀」一詞在一般解讀中通常帶有負面意涵,但實際上,人們卻又經常崇拜那些自戀的英雄象徵。


自戀是如何產生的呢?心理學普遍認為生命中越早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越大。因此,越早期出現的問題,也越難處理。人格的發展結果,由個體的心理特質與外在環境品質兩者間的互動所決定。


自我受自體與客體之間的互動影響,而自體與客體之間互動若是一團糟,自體為了保護自己,有些會採取「膨脹的自我」來應對,而這時就產生所謂的「自戀」。也就是說,「自戀」的構成成分中包含了因挫折而造成的逃避,及以自大作為逃避挫折的手段。


病態的自戀

然而,挫折又是我們面對自己的機會。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所「自戀」,而是否達到「病態」,視人際關係來判定。病態自戀者缺乏同理心。一方面膨脹的自我使他們看不見他人,並可能因此無法覺察周遭反應,而失去修正膨大自我的能力與機會。


林育臣醫師指出「自戀」大致有三階段,分別是「自戀困擾」、「自戀傷害」與「自戀暴怒」。在自戀困擾階段,自體受到不適當的挫折,難以承受而導致退縮。有時在這階段會相應發展出缺乏情緒的「冰人」或是成癮、反社會人格。而人際、工作、生活的挫敗,對個體產生「自戀傷害」,進而導致「自戀暴怒」。「自戀暴怒」的展現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在性方面產生性偏差,另一類是產生攻擊傾向,諸如暴力、霸凌、強暴等。


「自戀」的社會學意涵

林育臣醫師指出許多名人都明顯地具有「自戀」傾向,諸如名作家張愛玲、太宰治等人。這些人一生都受到「自戀」的困擾,並因此感到痛苦。然而,其之成就亦是來自於這些苦痛,榮耀與苦痛相互糾纏在一起。對於絕大多數的心理學者、心理醫師而言,這些人會是被「治療」的對象吧?然而,弔詭的是,這些名人又是被追慕的對象。


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社會中會有不同的意涵與評價,自戀行為亦是如此。「對於我來說,這些人是治療的對象嗎?這些作家因此而帶來這些令人難以割捨的作品。」林育臣醫師略為自嘲地說道:「在心理醫生中,我可能是比較異類的吧」。

不在社會課本中的「社會學」

究竟同學們在這堂為期一學期的通識社會學課程中,到底吸收到甚麼程度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真是讓人既好奇又膽戰心懸。但有些事情並非當下就能得知,問也問不出。或許哪時,這堂通識社會學中的片段會在同學們的人生中扮演一個轉機吧!


不過,在課堂過程中,從同學們不經意的反應,我們也發現這些非社會學本科系的學生,嘗試從他們的角度理解社會學的世界。

「社會學比想像中涉及的領域更廣耶!」

「沒想到這也關係到社會學呀!」

在課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同學們這麼感嘆,每次聽到這些同學們這麼說,或是回饋單上這麼寫,便覺得所做的一切就有其價值。這學期,在計畫的支持下,通識社會學不僅邀請到兩位專家學者來與談,還嘗試了不同的教學方式,或多或少地走出了一般課堂教學的框架。


前進吧!田野去!行走於南方的社會學

下一學期,我們決定要讓同學實際下田野,在學校中進行田野訪談。除了看別人做,我們也來下田野吧!不僅僅是「社會學之眼」,再來試試「社會學之腳」吧。


社會學是很有「包容力」的學科,社會學的研究領域也相當廣泛。這些非社會學本科生的學生,或許能夠結合他們目前所在的領域,發掘看見不同的「南方」。

而我們期待那些「南方」被發掘、被看見。

標記: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