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X 社區 交流活動
主講人:宋世祥(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x 陳姵君、蕭惠中(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紀錄者:葉貞沂
這次活動邀請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專案助理教授宋世祥老師與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加減誠儲 】果樹股東俱樂部團隊陳姵君小姐。兩組團隊都以食物作為媒介,前者宋世祥老師過去在鹽埕舉辦「時間•食間」展覽;後者加減誠儲團隊則在農村,與農民對話,讓果樹成為媒介,串聯消費者與生產者。食物對於社區究竟有什麼樣獨特的意義?又是如何串聯彼此呢?期待兩組團隊分享其經驗!
宋世祥:用飲食的角度認識社區,用社區的故事讓飲食更有滋味
宋世祥老師目前在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擔任專案助理教授,研究專長關於物質文化,同時對飲食人類學非常感興趣。首先,宋老師跟大家分享人類學怎麼思考飲食跟社區,將從以下四個面向切入討論:生存與經濟、空間地景、歷史記憶、認同。
人類學家談論飲食的時候,往往會擺在生存的架構下討論,在談「文化」的時候,文化包含要怎麼生存。「生存的元素、生存的技巧」,這些都在文化的傳承中接續下去的。爬梳人類的發展脈絡,從飲食方式的轉變,可以看到人類跟自然環境搏鬥,努力找尋足夠的糧食讓生命得以延續。
飲食、生存與經濟
在談飲食的時候,同時可以觀察飲食怎麼跟社區發生關係。飲食獲得的方式影響社區分工,早期農業尚未發展的時候,男性多從事狩獵工作,女性則負擔照護工作,此時社區資源是共享與交換的,人類往往集體行動,社群因此逐漸發展。農業出現之後,與過去的飲食獲得方式差異甚大,農業產生剩餘,剩餘產生私有財產權的概念。不同的飲食獲得方式,影響社群的發展,飲食跟社群的關係非常密切。
飲食、空間地景
隨著人類飲食文化的演進,對環境產生很大的改變。當人們開始有大量的農業,景觀上一定會產生很大的變化。過去生物多樣性豐富,但當一個區域為滿足某個產業,開始大量種植單一作物的時候,地景一定會隨之改變。
從作物越來越單一化,單一的景觀越大顯示所面對的市場越大。就像美國的農業,不光是滿足美國的飲食需要,所以從空間地景可以反映出與周邊社區、國家的關係。飲食的全球化對空間地景造成很大的影響。
飲食、歷史記憶
非常推薦大家閱讀《舂辣椒的滋味:清境義民人群之認同內涵與變遷》,這本書談清境的飲食與認同。從中國西南遷移到清境的這群人,一開始的生活非常貧困,當他們生活富裕之後,透過特色飲食延續對原生地的歷史記憶。
當我們看到台灣的角落開始販賣「擺夷菜」。清靜的擺夷菜跟傳統傣族的擺夷菜不同,在清境「擺夷」是全新的代稱,將群聚在清境的族群借稱為擺夷,擺夷菜作為清境發展觀光的意象食物,成為這個地方的地景象徵。從這個地景象徵可以追朔這個地方的歷史與文化,知道這些人從哪裡來。因此,飲食往往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歷史記憶。
飲食、認同
飲食跟認同當然有非常大的關係。在原住民部落裡面往往會看到這種原住民風味餐,原住民會說這是給漢人來部落吃的,不是我們平常在吃的。漢人常常透過這種觀光消費的過程,嘗試體會、理解原住民的文化, 所以飲食跟認同的邊界其實很模糊。
其實很難說什麼東西可以代表台灣的味道,代表族群的味道。細細深究後,發現社區是最重要的載體,因為社區裡面有密切的人跟人互動,人跟人之間的故事。以社區為單位,交織讓飲食變得特別,這些互動才能讓這些味道變得如此特別、深刻,成為重要的傳承。
飲食味道表現認同,這跟社區有什麼關係?就像人類學家聚會的時候常常會聊到:「有沒有被邀請到家裡吃飯?」不是請你到餐廳吃飯喔!是受訪者願不願意拿出家裡的日常菜招待你,「吃到田野地家裡的菜,才真正感覺進到社區」,這對人類學家來說,象徵被田野地接納,真正與社區建立關係。
高雄經驗:甲仙、美濃、鹽埕
來中山之後,做的都是跟社區有關。一開始在甲仙,後來到美濃,現在到鹽埕,其實是越做越近,以後可能就做學校餐廳(笑)。
一路來很多有趣的活動,像是小農體驗、訪談農民等,對管理學院的學生而言,直到今天,他們還是會說那一次捲起褲管、走進水田的經驗,讓他們印象深刻!對我而言,帶學生進入社區,飲食絕對是最容易接觸的面向,透過飲食,去吃、去感受、去了解在地生活。比方在甲仙,當地的食材,從產地可以直接到餐桌上;在鹽埕,感受到鹽埕食物關於移民的歷史、美軍的歷史。
飲食跟社區絕對不是人類學家的專利!飲食是如此平凡的事情,而社區又是在我們生活之中。每個人都可以書寫,每個人的書寫價值都很珍貴。
蕭惠中:支持實踐的理論基礎:社會資本-自然資本-文化資本
進入社區的脈絡,一開始是因為關注農村、農業,進入的農村是淺山地帶的農村,以果樹經濟為主的型態。在社區看到一些需要積極面對的議題,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進駐,開始跟社區互動,讓社區居民討論哪些議題重要。
討論、觀察之後,第一個關注的問題是:「農業用農藥。」在地農民用農業的劑量很多,也有農民反映希望改善農藥用量的問題,可是遇到一些障礙跟困難,於是計畫跟農民就嘗試探討農藥用農藥的問題。
觀察到的第二個問題是:「農村高齡化。」農村農民的平均年齡是63歲,像東山的龍眼農民就會說:大概十年後,就吃不到龍眼了。因為龍眼的耕種其實相當複雜,現在沒有年輕人接續生產。農村的高齡問題一直是計畫希望能夠回應的。
於是開始思考一種行動架構稱作「社區協力」,開始思考怎麼透過消費者憶起跟生產者互動,建立信任關係,成為一體的社群,支持農村作更好的轉型,轉型可以從生態面、產業面、文化面進行。
從上述三個角度思考,農村跟都市如何建立密切的社會關係?不見得要透過主流的產銷管道,消費者可以更直接的認識生產者,可以用購買、或是直接到農村與生產者互動等等,這都是加強農村社會資本的可能性。自然資本的部分就是與農民共同探討生態化耕作模式的可能性。文化資本的部分就是關於飲食跟認同,當地有一些關於飲食、農業的人文歷史脈絡,也在思考如何這些在地知識如何能再被認可,成為產業加值的可能性。
陳姵君:歡迎一起來山村走跳!
東山區位於台南市的東北方,從成功大學到東山區至少一個小時的車程,計畫關心的社區是嶺南里,這裡生產很多水果,有龍眼、柳丁、椪柑,還有東山咖啡。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柳丁的案例。
在過去兩年,計畫東山調查的經驗,歸納農村有以下問題:社區人口高齡化、青壯年人口外流、就業機會缺乏、醫療照顧貧乏、農藥使用過量、果園荒廢、代間教養、生態破壞、盤商剝削、務農價值低落等。這些問題都不是單一個人的唯一案例,而是農村社區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於是計畫開始思考有沒什麼方法可以提高生產價值,除了運用友善農法外,開始發想其他活動延伸果樹價值。於是我們就想那就來做「果樹認養」吧!一開始,農民多半無法接受,有很多顧慮。姵君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農友阿嬤跟我說:「我已經三天睡不著,我想到你要把我的那些樹拿去給別人玩,我就覺得很難過……」
溝通很久後,這個計畫去年開始正式執行,秉持著「加減橙儲」這四個字的概念,就是「加上農友與認養人的用心」、「減少果樹農藥使用」、「透過柳橙果樹認養」、「儲備環境資本」,果樹病蟲害很嚴重,無法完全用農藥,因此現階段先往減藥的方向努力。同時也教育消費者柳橙的外表越漂亮,不必要的用藥越多,讓消費者對於生產過程能有更多的認識。
去年五月,舉辦果樹掛牌活動,邀請認養果樹的股東親自到產地,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雙方接觸。農友因為這些股東的到來,受到鼓勵。其實,果樹認養很簡單,就是利用果樹改變土地跟生態,同時讓消費者到食物原產地認識果園、認識食物,過程中,農民也有機會站在舞台上講話,告訴股東栽種的歷程。
在股東與農友互動的過程,其實翻轉了許多層面,包含農民對自己的自信、股東對農友的認同、學生對鄉村的融入、學術典範的轉移。學生自組社團希望把社區食物帶進成大校園,也會自主地跟農家聯絡,學生跟農友之間的關係相當緊密,學生對農村已經有第二個故鄉的感覺。除了學生之外,老師執行計畫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也改變觀看思維,像是中心主任從過去談康德變成聊柳丁。
去年跟計畫合作的農友只有一位,今年有三位,過程中不只農友不斷成長,計畫團隊也需要不斷學習,因為不同的果樹栽種方式都不同。果樹認養除重樹認同外,同時也打破疆界的社區,社區不受地理區域所限,事實上,社區擴大成為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