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什麼需要社會學?看見社會差異

作者:蘇小均/「社會學」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阮曉眉 責任編輯:葉貞沂


或許有人會問:「社會學研究的面向領域廣泛,而且大多數似乎已經有其它學科研究了,那社會學為甚麼還要來參一腳呢?我們為甚麼還需要社會學呢?」


  不同於邱花妹老師的社會學課程多是社會學系大一新生選修,阮曉眉老師的社會學課程開在通識教育中心,吸引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選修。曉眉老師設計課程內容時,便已考量到修課學生主要以非社會學本科系的學生為主。希望同學從自身所見、所聞及所經歷的經驗出發,理解自身行為的社會性質,期望同學對台灣的社會結構與變遷有初步的認識。


換個視角思考:「異常處理」v.s.「自主加選」

  阮曉眉老師舉生活例子引導同學用社會學的角度思考。當然社會學不僅是換個角度思考這麼簡單。不過,光是換個角度思考就可以帶來相當大的不同。

  這幾週正好是加退選階段,阮曉眉老師趁此時以「加簽」舉例。阮曉眉老師同時在東海大學任教,在東海大學「加簽」稱作是「自主加選」,而在中山大學則是稱作「異常處理」。

  現場同學都不禁笑了,沒錯,一個言詞不僅是一個單純的代稱。就和你我的名字一樣,其背後都蘊含著更深刻的意義。「自主加選」與「異常處理」背後含有著相當不同的邏輯,前者視學生為主動選擇,而後者則是將學生選擇視為異常狀況。

  關於「正名」這一件事,類似案例還有如原移民正名運動,過去的「精神分裂」轉替為「知覺失調」,以及取代外籍新娘的「新移民」一詞的出現。

  從「外籍新娘」轉變為「新移民」的語意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對於這個群體的想像也改變了。在過去,「外籍新娘」都變「老娘」了,還是「新娘」。似乎是永遠的外人,時間永遠停在初來乍到的那刻,身份永遠是「新娘」,沒有其它可能。而「新移民」一詞,讓這些婚姻移民們有了更多想像的可能性,不再拘限在「新娘」之中。


「人」作為「目的」或「手段」

  而從新移民女性,阮曉眉老師又再進一步推延:「人」是作為「目的」或「手段」? 在談論如新移民時,我們是將其視為「目的」或「手段」?或許這個例子大家會覺得有些過於遙遠。阮曉眉老師又另舉一例,就在我們的身邊、每天每日,也就是─學校的清潔工。我們的校園能夠順暢維持運轉,很大程度上倚賴著這些清潔人員。然而,校方長年以來為了要降低人事成本,而將清潔工作外包。這些清潔人員許多已在學校工作多年,但是頂頭的承包商一個換過一個。清潔人員們無法累積年資,薪水又讓承包商抽過一層。試問:我們是將這些人當作「目的」或是「手段」?

  若我們是將這些人當作是「目的」,我們就會想到:這些人是要生活的,他們有自己的人生。如果我們能仔細想想,很有可能我們就不會再將這些人們單單當作是一種達到目的的工具。

  而回到之前所提到的新移民女性亦是如此,她們並不是一種「手段」。另一方面, 阮曉眉老師又再提到歐洲敘利亞難民議題,在這個議題中,歐洲各國是如何看待這些難民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就留給大家思考吧!


族群與移民:混雜又如何?

   「台灣目前有約五十萬的新移民,大約佔了台灣 0.02%的人口。但目前台灣對於新移民的態度仍是偏向遲疑,而部分官員更是顯現出種族歧視。」曉眉老師說明。為幫助同學對族群與移民議題有更多的認識,課程規劃《失婚記》電影講座,還特別邀請導演阮金紅於電影放映後與同學交流。

  《失婚記》是台灣第一部以新移民角度記錄台灣異國婚姻的紀錄片,透過本片,能從不同角度了解來台新移民的心路歷程。片中共有四位主角,其中玉蘭、金鈴、阿詩是來台新移民女性。與其他移民一樣,最初懷抱追求幸福的願景。她/他們遷移異鄉,為了更好的生活。但這四位女性,最後都走上一條「失婚」之路。只是,人生並不會在離開婚姻時便結束,人生也並非僅有婚姻。但身在異鄉失去依靠,未來漫漫如處於迷霧,該如何繼續去愛、去活?

  本片導演阮金紅是越南裔新移民,出身農民家庭,因家貧未完成國小學業。2000年透過仲介嫁來台灣,因遭家庭暴力而於2008年離婚,失婚後獨立撫養女兒。2009年與蔡崇隆再婚,並開始擔任新移民團體志工與學習紀錄片拍攝。2010 年入選雲門流浪者計劃,2011 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開啟其《失婚記》一片之規畫,返鄉拍攝家族故事與失婚越南姐妹。


我不是愛錢/只是要幸福/但沒有人瞭解我/ 過去多少年/我曾幻想未來美好/但沒有人想到/那是像一場夢而已 

《失婚記》片尾曲


  阮金紅導演表示:「其實這部片並非要指責台灣男人都很爛,而是要記錄女性失婚的故事。」片中總共記錄四段失婚故事,包含三段台灣新移民女性故事及一段越南當地女性的述事。

  談到拍攝動機,阮金紅導演說:「一開始只是想要記述家裡的生活,而非為了特定主題。但在拍攝兩年多之後,歷經姊妹們人生波盪、看著他們離開台灣……」這部片的概念才逐漸成形,最後決定將這些生活片段重組成《失婚記》。

  談到過往,阮金紅導演不禁流淚,曾經因而罹患憂鬱症,也曾經想過從高樓一躍而下。但為了孩子,無論如何都必須撐住。「遇到現在的先生,才發現台灣也有好的一面」,阮金紅導演笑著說,「也才讓我能遇到你們。」阮金紅導演目前仍然致力於協助新住民與台灣社會共融的工作。

  其實,新移民議題包含的不僅是「台灣是什麼樣子」、「台灣應該是什麼樣子」,不僅僅是關於「台灣的未來」,其實也與「台灣的現在」緊緊相連。種族、階級、性別平等,這些都包含在內。新移民議題離我們並不遙遠,許多人身於其中,但拒絕思考、拒絕看見。

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學   透過與同學對話,雙向互動帶出社會學觀點。搭配文獻閱讀與生活經驗相對應,讓同學們更理解社會學所要傳達的概念,其實社會學所關注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父母的期待,和你對自己的期待相同嗎?」曉眉老師讓大家想一想。在藍佩嘉老師的〈做階級,做父母:親職敘述、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文章中,對於城市與鄉村、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之家庭進行田野調查。從中得出身處在不同環境、不同階級的父母對孩子有不同教養策略、親職實作。顯現出教育與階級之間的關聯與交互影響。

  那麼,這些目標與期待和我們對自己的目標與期待相同嗎?同學們上台寫下「父母的期待」與「對自己的期待」。兩相對照之下,曉眉老師指出:「從同學們對自己的期待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項非常有趣的事──在大家對自己的期望中,「回饋社會」和「自己」這類的語意出現數次。」

  現代的社會似乎來越強調整體性,同時人們又是高度依賴的個體。群體與個體的詞彙交互出現、閃爍,有時左右為難。簡單的生活例子,道出社會學說關懷的,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

標記: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