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文本到社區 知識與實務串聯

作者:陳淑茹/「空間政治與社區設計」教學助理

責任編輯:葉貞沂

授課教師:黃書緯


第一階段的文獻閱讀與技工舍背景認識後,進入課程設計第二階段,書緯老師以「地景」的概念,希望小組嘗試將文本與旗津社區結合,同學們透過踏查蒐集旗津有趣的地景,一方面認識周邊社區,另一方面將所讀的文字與旗津「地景」串聯,理解「地景」背後的故事。


除了「地景」踏查外,書緯老師邀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畢業,在旗津擁有豐富社區經驗的李怡志老師,與同學們談「藝術介入社區」,同學們也將透過「社區設計」的方式和技工舍及周邊社區發生關係。第二階段的課程著重於讓學生思考文本如何與實作結合?該怎麼再現這個空間?創作和社區形成新的關係如何帶來改變?


踏查旗津 尋找旗津權力地景

為讓同學們對技工舍、旗津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將文本中的文字與社區互動,書緯老師讓小組到旗津尋找各組理解的地景,透過地景來了解旗津空間變化的權力關係。


第一組(海珍珠)認為資本和政府的力量會影響地景變化,因此選擇以產業變遷造成的地景改變為主,蒐集漁業、製造業、觀光業地景,漁業興盛帶來的廟宇林立,而製造業興起後,造船廠,遊艇業出現,其中,勞動女性公園更記錄了當時製造業與旗津間的緊密關係。近年旗津大力發展觀光業,雖帶來渡船頭旗后周邊繁榮,但繼續往南便會發現其他景點乏人問津,觀光發展南北不均的狀況。

第二組(a pa)認為最能代表權力地景的就是國家政治力的展現,在旗津可以看到國民黨黨部。最吸引這組的地景是大陳村中的蔣公報恩觀,同學認為這是過去國家威權的展現,對領導者的崇拜。另外,資本的力量也展現在海產街林立。

第三組(晚餐吃什麼)探索的地景是關於海洋的故事。從天后宮開始說起,清朝時有人來到旗津,發現這是個易於捕魚的地方,於是旗津成了漁村。隨著歷史的發展,後成為海防的防禦,並陸續興建砲台與海軍營區、造船廠等。

第四組(全組海撈撈)從招牌看故事,非常有趣的觀察視角。同學提到,招牌上販賣的商品是補上的字跡,大概是因為越來越多不同的族群來到旗津,商家因應需求開始販售這些東西,軍人來、移民來,他們都有相對的商品。但近年觀光發展迅速,便利商店林立,這類商家經營困難,多數都停止營業了。

小組分享過程中出現許多「地點」、「地標」、「地方」、「地景」這些詞,這些詞彙有什麼差異,又是什麼意思呢?地標是獨一無二的,像旗津燈塔屬於地標。但因為產業出現的太頻繁的景觀,像是造船廠、海產街就是地景。地標與地景差別在於,雖然都很重要,但地景出現的頻率很高。


那地點是什麼呢?地理座標、沒有賦予意義的點。比如你可以在旗津找到許多公寓,這就是地點,看到許許多多的貨櫃,也是一個一個spot。

地方呢?地方是一個人熟悉的地方,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人會賦予這個地方意義,由你自己去定義的,你跟他有關連,發生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把地點轉變成地方,轉換成一個有意義的地方,但卻很難轉為地標,地標常常是資本定義、政治地義的,常常是外來的力量。創造過程中,常常可能會把地方摧毀,由外來的想像把自己的地方摧毀,使人與該地的關聯斷掉。這些標示出來的地標對居民來說可能是陌生的,沒什麼意義。


書緯老師提醒,每個人都會對地方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不同地方感,對旗津居民來說那會是什麼?怎麼把這種地方感拉出來?居民熟悉的地方可能已經不見了,或是我們不知道的地點,但對他們可能是很重要的地方,而那是在哪裡呢?這些都是要透過訪談與觀察才會知道的資料,也是後續創作很重要,必須釐清的事實。


設計展覽:本真性的意義?

進入創作之前,老師以《觀光客的凝視》、〈對台灣當前工業遺產保存的初期觀察:一點批判性反思〉兩本讀本討論創作與社區的關係,目前台灣有許多文物產業,都是基於過去的歷史找出社區的特色,並產生展覽或商品,然而不能忽略創作與真實生活之間的關係,以及要如何邀請民眾參與?


老師從三個問題與同學討論,討論「何謂本真?」、「博物館角色為何轉變?」、「民間博物館可以做什麼?」三個問題,本真性對於設計一個展覽之所以重要,是要同學去討論展覽是否展出真實?這個真實是怎麼產生的?在討論中同學們也紛紛回答對於「本真性」看法。有些人認為每個人對真的定義不同,有趣的是為何認為那是真的。但也有同學認為有些真是有意義的,展覽必須要仿真,但也存在一些真實是從現在的定義去詮釋過去。更有人指出有些真實是被大家共同定義的,從博物館的例子來說,大型博物館就是展示出這些真實,在地方的民間博物館可以看到屬於地方的認知,即使和歷史有些出入,卻可以看見策展人是誰,在哪策展對展覽的影響,人建立出所謂的真,再現人類對歷史的定義。


接續「本真性」的討論,老師提醒同學後續進行訪談與創作時,理解本真性的意義重要在於,當你到旗津訪談時,對於居民、技工、大陳人來說,他們都有自己的詮釋和認知,而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真實」。


延伸到第二個問題,「博物館角色為何轉變?」過去博物館重視仿真,展覽與史實盡可能相同,但隨著博物館產業變化,從單純文化陳列,現在博物館成為訊息傳遞的管道。博物館開始加入設計的概念,不再只是擺放文物。


「博物館這樣轉變很大原因來自於觀光客的轉變,觀光客變成尋找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書緯老師解釋。過去觀光的人少,只追求離開熟悉環境。如今的觀光客想要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非大眾的。他們想看到的不再是靜態陳列,而是過去真實的生活為何,甚至希望可以參與在其中。


最後一個問題,「民間博物館可以做什麼?」從前面的討論中可以發現,使用什麼視角觀察歷史是有所不同的,大歷史的蒐集比起日常生活歷史簡單許多,日常生活的策展對策展機構來說就會是挑戰,有沒有時間和人力去做這些蒐集和訪談。

接著,書緯老師邀請同學們分享去過博物館的經驗,不同於大博物館有許多資源和金錢可以用不同方法重現歷史。去過民間博物館的同學分享,文盟樓的展覽保留了文盟樓大部分的東西,並加入生命故事讓大家了解公娼們的宿舍與生活。也有實地參與地方博物館策展的同學分享在策台南城區展覽的經驗,他們利用箱子呈現台南古城在哪,以及古城周邊的樣貌。另外,有許多民間博物館則會邀請觀眾動手作,例如紙廠博物館製作扇子,泡麵博物館製作泡麵等等。


最後書緯老師總結,這些民間博物館展覽會很強調觀看的角度和目的,反映出這些是觀看者關心的事情,與大型展覽館有所出入,民間博物館除了在乎策展的目的,還會設計橋段邀請觀眾參與、投入。這些創作是希望人與空間能發生關係,而同學之後地創作會一直放置在技工舍,讓來參觀的人可與技工舍有更多互動,甚至與同學們的創作激盪火花,延續作品的生命。


藝術介入社區

在進行提案之前的最後一堂課,邀請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李怡志老師,怡志老師過去在台籍老兵協會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館服務,除了有藝術的背景與許多策展經驗外,對旗津地社區也相當熟悉。

從何謂藝術開始講起,藝術是看不懂的東西?是傳達想法的方法?過去在西方藝術是為了神服務,只能畫宗教相關的畫。但從畢卡索開始之後畫像變成抽象的,是為人類的。杜象更是開始反思藝術是為了誰服務?達達主義就是希望反美學、反美術館,希望藝術可以服務大眾,任何人都應該可以接近美術。


啟蒙時期,藝術家利用科學的方法(透視)去描繪,提供了新的觀點給予當時尋求新觀點的人類。藝術的呈現在過去也為貴族服務,畫貴族的畫像;為政治服務,描繪歷史和戰爭都以官方的角度。但隨著反政府與社會運動興起,藝術轉為為社會服務(女性主義/環境主義/媒體藝術),西方開始反省發展帶來的問題。


後現代的藝術風格在近代興起,更強調新類型、關係美學、對話性創作,更多公共藝術在公共空間出現。怡志老師透過不同的藝術家個案,讓大家看到強調互動的創作,策展或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成為藝術家與社會溝通的方式。

![endif]--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