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X社區 社群交流活動

主講人:黃書緯(中山社會系)x吳瑪悧(高師跨藝所) 紀錄者:葉貞沂

  黃書緯老師利用寒假時間密集上課,與學生一起挖掘作海四技工宿舍的歷史,成果更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呈現;吳瑪悧老師除了上學期在旗津操過相關課程外,接下來也規劃將基地舊有的廚房,改造成「旗津造咖」。現在就來聽聽看兩位老師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分享他們怎麼看待「藝術與社區」之間碰撞的火花吧。




黃書緯:「關於X的一百種方法-技工舍」


  書緯老師曾執行跟海洋議題相關計畫,具豐富跨領域實驗課程操作經驗,現在則為計畫專案教師。書緯老師提到,寒假會嘗試設計「技工舍」的營隊課程,是因為去年曾執行一門「海洋政策行銷」課程,課程除需要知道什麼是海洋政策外,還需要經營粉絲專業,規劃策展內容,甚至編列預算等等。當時會設計這門課,是因為過去社會系常常進行很多社會分析,「我覺得社會系的學生,或者我們在學校教書時,常常覺得知識是很重要的,但是關鍵的是,你知道那麼多問題,分析了他,但然後呢?你怎麼跟別人談這個問題?」因此,這門課嘗試讓同學們去說,去跟人們討論這些問題。


弄髒社會學的手

  「如果『技工舍」這門課有任何想訓練同學的,那就是讓同學試著將看到的東西、知識的訓練、田野的成果或發問,轉譯成人們感興趣、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書緯老師提到,過去的課程訓練,習慣要求學生做漂亮的簡報檔,或是寫一份乾淨的文字報告。但是,當需要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呈現的時候,要怎麼做?因此,開始思考社會系的學生有沒有可能去創造一種可以留下的東西。


  「技工舍」整個營隊課程學員共二十人,只有七位社會系學生,最遠的是從東華大學來的學生,也有從台北、台中各地,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參加。過程中,最有趣的是跨領域溝通,像是社會系的同學就會說:「原本習以為常、認為很重要的概念或觀點,發現必須跟組員溝通,說明其重要性。」非社會系的同學也說:「過去從沒參加過這麼密集知識訓練的營隊,過程中還必須一直回答各式各樣『為什麼?為什麼?』的發問。」



超乎原先想像的成果

  「可是當看到他們的作品時,就會發現那些作品不是只是創作出來的物件而已,還有更多的意義跟東西可以持續發掘,因此我跟怡志(課程講師)決定將作品放在基地,讓更多人可以繼續互動、創造可能。」書緯老師微笑的說。


學生作品主題

● 「我」是誰? 

● 阿爸/Apa 

● 曬夢場

● 遊技場

更多「技工舍」資訊:

課程設計的轉變,使得思考的面相需要更多元。書緯老師提及,當你要把東西創作出來的時候,事實上就必須考量「觀眾」,所設想的就不只是應付老師一個人而已。嘗試的過程,師生都面臨許許多多挑戰,特別是面對很多的「疑惑」,對基地的疑惑、對宿舍過去歷史的疑惑、對遺留物件的疑惑,很多故事都是後來爬梳時才發現。像是當訪談周遭的居民的時候,才會知道原來老兵是被迫遷離;當一封一封去整理他們的信件的時候,老兵跟家人之間的關係才比較立體。過程中,同學其實也會浮現另一個疑惑,就是我們的詮釋是否正確?不確定自己所敘述的是不是對的?是不是真的是過去住在這裡的他們的感受跟想法?但每個小組其實都非常誠實的去面對這些疑惑跟不知道,因為「資料永遠都不夠」,但很多時候資料的蒐集其實不只是在創作之前,而是在創作之後,像是活動幾天後,粉絲頁就有人以私訊的方式,提供當年的資料,這些都是滾動中的收穫。

「將政治抽換成藝術,我想是一樣的。」


  最後,書緯老師提問,問自己也問在座的所有人:「社區在哪裡?」荷蘭學者Maarten Hajer的這段話或許是一種回應:「社區不是在政治實踐之前,而是在政治實踐過程中,我們認識這個社區。換言之,社區並不是固定的行政疆界,而是在行動過程中,不同的程度被捲入,構成的社區。」


吳瑪悧:以旗津造咖為創客基地


  瑪悧老師為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教授,過去曾帶領研究生在旗津進行藝術創作,所做多跟環境議題有關,譬如旗津是海島,被認為應該有紅樹林,但實際調查之後,才在比較內陸的地方發現紅樹林。這些相關的調查成果,當時也以策展的方式,跟許多人分享。


  瑪悧老師提到,對於旗津,一直都有很多想像,後來很高興有機會跟中山大學合作,才有個在旗津固定的基地,可以如願發揮想像,這個想像源自於受到某次看到「日本東京表參道創客基地」的影片所激發。影片敘述一位叫黑崎輝男的創客,在表參道附近的畸零地,創辦自由大學,並設立分享辦公室,同時也設有美食屋台,吸引具創意的年輕人與設計師聚集,成為日本的創客新天地。


  瑪悧老師回想,一開始到基地的時候,就深受基地的「廚房」所吸引,矗立在那的三根大煙囪,彷彿述說著基地往事。於是,瑪悧老師與學生團隊就開始思考,廚房能做些什麼?其實廚房就是食物聚集的地方,利用食物促進對話,吸引人潮,開展新的想像。


舌尖上的旗津


  「舌頭有兩重意義,一方面就是吃,味覺跟食物,另一方面就是說話,語言跟文化,但其實食物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展現。我們嘗試以小博大,以食物為出發點,讓有創意的人都想要來這裡。」瑪悧老師思考著,如何讓廚房成為與旗津居民互動的場域,在這裡可以開展彼此對話,集聚旗津的味道。


  旗津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背景,過去主要是漁民居住在此,後隨產業變遷,勞工人口增加,近期則有許多新住民遷入,基地附近更有當年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陳新村。這些不同的族群,各有不同的家鄉味,期待基地廚房能容納各個族群,讓不同的人都願意進來,發展成為一個與社區緊密互動,居民彼此知識、文化交流的場域。




展場式的廚房


  「當時在思考『廚房』的時候,其實不只思考廚房,而是如何將這個空間轉換成一個『展區』,每次觀察這個空間都深受感動,每扇窗都像在說一個故事,不同時間不同光影投入,讓這個空間有很多不同的感覺,也有更豐富的想像。」瑪悧老師提到,因此在規劃的過程,也努力創造出可對話的空間,讓空間更多元。


  這些想法建立在過去對旗津的觀察,旗津的觀光客雖然很多,但缺少一個文藝的場域,跟在地人聊天的時候,在地人其實也都提到覺得旗津很無聊,許多在地青年閒暇時間都是去泡網咖。這些觀察結果就更加深我們要創造一個場域的想法,這個場域要是居民都會想進來的空間,現階段,學生團隊積極的田野訪談、蒐集故事,思考後續該如何進行。


  現階段,瑪悧老師通過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計畫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 灶咖裡的人類學家:旗津有很多不同族群,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希望透過食物作為媒介,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

  • 故事料理台-交換你的美味人生:訪談過程中發現,旗津人多有到外地工作的歷程,累積豐富的生命經驗,因此希望有個機會,可以讓這些歸來的旗津人分享其經驗。這個想法是受到受訪者的啟發,當時我們到旗津的「太和冰店」,聽到老闆分享其創業過程,當初為了開這家冰店,老闆特地到台灣各地學習製作原料的方式,為的只是做出一碗天然好吃的冰品。

  • 灶咖裡的微物之神:以某個食物作為事件切入,例如魷魚,許多人都不知道旗津的魷魚,其實來自阿根廷。因此希望可以敘述食物背後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食物的由來。

  • 成果展-辦桌啦!最後計畫預計透過辦桌展現所蒐集的資料,以展演的方式呈現,同事也計畫剪輯紀錄片,讓旗津的美味故事能更廣為人知。



「社區需要的公共空間」


  分享的尾聲,瑪悧老師反思:「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從廚房食物著手,讓周遭變成菜園,推翻過去對公園的想像,讓這個公共空間可以更符合社區的需求,不只是一個漂亮但功用不大的空間。」基地作為一個半開放的空間,應該更多元的嘗試,所謂的公共性應該讓更多人,可以進入並參與規劃,共同打造這樣的環境。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