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課程介紹/層級二】社區發展與GIS應用

  • 作家相片: 中山大學在地傳承跨界創新計畫 RALLY
    中山大學在地傳承跨界創新計畫 RALLY
  • 2016年2月10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授課教師:葉高華、彭渰雯

教學助理:吳秋園、黃繶琦、姚辰穎、邱志豪

授課對象:大學部學生

課程學分:三學分

小王子來到第330號行星,那裡住了一位地理學家。 地理學家:「請描述你的星球。」 小王子:「有一朵花。」 地理學家:「我們不記載花。」 小王子:「為什麼不?花是最美的!」

傳統地圖就像這樣,由專家片面決定什麼東西值得畫出來。在地居民覺得重要的記憶、認知與想像,很可能被專家認定沒什麼價值而不畫出來。然而,隨著地理資訊技術的平民化,由下而上的製圖模式已成為可能。這門課帶領你走入校園周遭社區,將居民對於社區的記憶、認知與想像繪製成社區地圖,並透過社區地圖討論公共事務。


課程目標

技術面:掌握GIS基本技術,如套疊、定位、製圖等。 社會面:與校園周遭社區的居民互動,促進社區意識。

評分方式(評分標準及比例) 1. 旗鼓鹽社區地圖集(個人):50% 2. 公共參與成果(小組):50%

授課方式

於09月07日至11日進行密集訓練;09月12日與20日舉行兩次社區工作坊;10月17日成果發表。

09月07日:歷史地圖 09月08日:統計地圖 09月09日:地景調查與定位 09月10日:開放街圖 09月11日上午:公共參與GIS 09月12日下午:社區工作坊(一) 09月20日下午:社區工作坊(二) 10月17日:成果發表

學生成果分享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07-5252000 #5848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rallynsysu@gmail.com
© 2014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在地傳承跨界創新
© 2017 城市是一座故事館-大學與博物館的參與式協作
© 2019    城市是一座共事館-鑲嵌於社會紋理的社區實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