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學告訴你:社會不是你想的那樣

作者:吳蕙如/「社會學(一)」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老師:邱花妹

責任編輯:葉貞沂




  「你的煩惱極可能不是你獨有的煩惱,你遇到的問題也不是你個人的問題;解決問題要靠群策群力,社會變好需要很多人一起出力。到底什麼是社會?社會學又是什麼?」


  本年度計畫共囊括兩門「社會學」課程,邱花妹老師所開設的社會學課程,為社會學系大一必修課程,授課內容著重於介紹何為「社會學」,社會學的基本關懷、重要概念、思考方式與視野。透過引導修課同學檢視個人經驗與各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探討個人的思考模式與行動選擇如何為社會關係、社會文化與規範、社會制度等交織的社會結構所形塑;而個人又如何參與社會生活、能動地形塑社會關係與社會結構。


誰影響你?什麼是文化? 由小窺大,看見社會框架 

  社會學關懷的面向多元,同時也是對社會許多現象積極發問的學科,花妹老師上課過程總是以「問題」做為開端。這樣的授課方式與過去講授型授課有極大的差異,但卻能讓同學們於課堂中不斷思考,不斷反思所處的社會真的自然嗎?抑或是社會建構而的?

  學期初課程主題環繞著「文化」,對於「文化」這個詞彙我們並不陌生,但「文化」究竟是什麼?花妹老師以簡單的問題:「有沒有人曾經因為沒有智慧型手機,而感到被社會排斥呢?」這個問題同時反映出物質文化帶來的影響。

  文化定義我們的思考和感覺。通過社會互動,我們學習到各種文化。通過由小到大的各種組織,形成結構。文化在這些組織裡面,通過人跟人的互動呈現出來。「就像我們常聽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指涉的是什麼?」花妹老師問。同學嘗試回答:「風景指的是在台灣可以看到的東西,因為一起抬車救人已經不多見了。」可惜這個回答並沒有明確說明文化到底是什麼。

  花妹老師接著說明:「這句話其實隱含一種道德文化在裡面,也就是我們要去救人。但同時我們也該更深入的思考,哪種人我們會選擇救?白人?黑人?富人?窮人?犯人?抑或只要是人,我們都會救。」老師提醒大家,文化使我們把事情認為理所當然,強烈的信念和價值產生文化態度,可能進一步產生社會排除或壓迫。因為系統性的剝削、排擠,導致社會衝突。

  但是,文化一旦建構而成,就在也無法撼動了嗎?當然不!像是惡搞蔣公銅像、把nike的just do it配上第三世界童工的照片,反國光石化時期發行的「蚵報」等,這些反抗行動,都是一種文化干擾,促使我們反思現存的文化框架。

誰影響你? 不只文化,還有媒體 

  除了文化之外,花妹老師讓同學們讀The Culture of Fear: Why American are Afraid of the Wrong Thing?一文,文中作者指出:「1990年代的美國,大家都擔心錯了!」當時大家都擔心少年槍手、毒品等問題,但其實社會犯罪率穩定下降、平均壽命延長,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社會恐懼?

  恐懼擴散的社會過程,創造與延續恐懼的機構不只一個,其中「媒體」是最重要的。媒體會透過串起前後不相關的事件,且不同媒體有各自的說法,使恐懼與對抗恐懼的論述同時在社會出現,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恐懼,導致恐懼膨脹,進而使恐懼擴散。

  媒體在社會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培養學生媒體識讀的能力也就格外重要!花妹老師特地邀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庫長-管中祥老師,為大家上一堂媒體識讀課程。 

  管中祥老師以一則2分54秒的新聞開場,這是一則不算短的新聞,內容記錄一場抗爭活動。播畢後管老師問同學:「知道這則新聞的重點是什麼嗎?知道他們為什麼抗爭嗎?」同學紛紛回答:「偷打屁股」、「兩方衝突很嚴重」、「一直罵髒話」,事實上媒體播報的內容呈現給觀眾的就是這樣的畫面。

  大家看到這則新聞都會笑,可是沒有人知道抗爭者想要表達什麼?他們抗爭的事情跟我們有沒有關係?管中祥老師強調,主播一開始其實有提到,抗爭活動的訴求是反對「派遣勞動」,而這則新聞是發生在2006年,勞動派遣剛開始推動的時候。至今,我們都還在面對派遣勞動帶來的困境。台灣的媒體總是以娛樂的方式製作新聞,管中祥老師一句話提醒大家:「媒體腦殘!我們有什麼好開心的?」

是柱子也是媒體:一根幫弱勢發聲的柱子

  很快的,管中祥老師問了第二個問題:「當看到高鐵和101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有的人想到現代化,有的人想到發展。不過《台北幾米》這支片想到的是101大樓幾米?高鐵長度幾米?原住民到台北工作距離家鄉幾米?泰國來台灣工作的移工距離泰國幾米?我們跟工人的心理又距離幾米?

  101不只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背後有許多辛苦的工作者,像是逐工地而居的阿嬤,在101裡面做的是電梯操作員,工地的電梯十分危險,可是我們看101大樓的時候,為什麼總是看不到工人?媒體可能是其中一種。管老師提到:「媒體不只有藍綠政治立場,還有媒體的階級立場,這會使工人消失。」在101大樓旁邊有一根記錄興建101大樓過程,死難工人名字的柱子。管中祥老師說:「這根柱子就是一個媒體,是一根幫弱勢發聲的媒體!」

  面對這種媒體無能的時代,有一些人開始自己做媒體。像是苗栗大埔事件,大暴龍上傳自己拍攝、製作的影片到網路上,而且還附上英文翻譯,讓全世界的網路使用者都可以看到苗栗發生的悲劇。管中祥老師說:「自己做媒體就是這麼一回事,透過DV、網路,甚至現在用手機就可以完成,每個人都可以簡單地成為媒體。」   而獨立媒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獨立媒體人、獨立媒體以及另類媒體。「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屬於另類媒體類,特別注重資金透明、弱勢發聲、內部民主、卯上主流、公共議題等面向。管中祥老師笑說:「當初會成立「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是因為不想要看到自己的學生畢業後無路可去。」

  「一個國家的進步通常不是來自執政者的恩澤,也未必是反對黨的監督,關鍵在於社會運動是否發達!」管中祥老師強調:「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就是社會運動的媒體。哪裡人少,我們就往哪裡去!」


誰影響你? 不被影響 才能做選擇

  「文化」與「媒體」都是社會的一環而已,社會學強調看見隱藏在個人煩惱背後的社會問題。當我們能掌握問題背後真正關鍵的影響因素,那麼我們才能回應問題,才能根本的解決社會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社會學的思考邏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