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81社會學(一)


授課教師|邱花妹

課程紀錄|張尹銣

責任編輯|陳映孜


  本課程透過引導修課同學檢視個人經驗與各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探討個人的思考模式與行動選擇如何為社會關係、社會文化與規範、社會制度等交織的社會結構所形塑;而個人又如何參與社會生活、能動地形塑社會關係與社會結構。討論議題包含社會關係與社會互動、社會生活的結構、文化、偏差、歧視與社會控制、家庭、教育、媒體、資訊與社會、健康與社會、環境、人口與社會變遷等。期末則以以中山大學學生為研究主體,採小組報告方式呈現出校園內存在的社會議題及現象。


  在課程前期,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具社會學意涵的小遊戲——「什麼是特權?」首先,十幾位同學的手原本是牽在一起的,接著透過各種關於社會立足點不同的小問題,比如「從小吃健康、有機食物,前進一步」、「需要看醫生就去看醫生,前進一步」、「在班上因為種族、性別、經濟狀況或性向而感受到差別待遇,後退一步」、「使用助學貸款,退後一步」、「高中或大學求學,非打工不可,後退一步」發現同學們逐漸因位置的變動而無法再牽著手。藉由這樣的小遊戲,讓大家對社會學之眼究竟可以看到什麼樣的世界觀,給出一個具體的想像。同時,也了解自身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資源取得的容易困難等差異性。在進行這個遊戲之前,也許同學們無法覺察到每個人都是鑲嵌在社會的結構框架裡,而自由或向上階級流動的機會也並非是人人平等的。


課堂體驗—「什麼是特權?」


  在「社會關係與互動」的議題中,同學們皆閱讀《見樹又見林》以及《進擊的社會學家》中關於社會關係的兩篇讀本,也進行初步的自我與他人認知關係密切之討論。除了探討作為社會人的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立基於社會身份、社會認同與社會角色之上外,為了使同學更清楚社會關係的運作與變化過程,課堂上也請大家在紙上寫出自己的社會角色,比如:家庭內角色「兄弟/姐妹」、「兒子/女兒」;校園內同儕角色「朋友」、「同學」;族群認同角色「台灣人」、「原住民」等,並依社會角色的類別屬性進行分類、說明與討論。最後邀請同學上台分類全班的社會角色,並說明當中的社會關係可能是基於什麼社會範疇。這樣的活動除了可重新思考自身多重的社會角色,以及背後關聯的社會群體之外,也希望同學們從中理解「社會互動」是如何因應於社會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而社會關係的建立亦是來自於「我們」對於自身或他人身份的社會期待。


「社會關係與互動」議題討論


  在「偏差、歧視與社會控制」的議題中,邀請著有《殺戮的艱難》、《無彩青春》的知名人權作家張娟芬博士來演講。課前,即已採志願方式由九位同學演繹一個社會真實案件改編的法庭劇場。首先,講者簡單介紹要進行的法庭劇場的社會背景,將台前佈置為法院場景後,發予學習單思考角色扮演案件中的疑點,並請扮演各個重要角色同學開始演繹。在模擬過程中,檢方與被告律師針對四大爭點,傳喚證人交互詰問,最後聽取被告自述與雙方的結辯。隨後,台下陪審團以及角色扮演同學,分組就爭議點討論看法並決定被告是否有罪。一陣討論後,各組同學根據四大疑點以及證據薄弱,均得出被告無罪的結論。然而,講者分享此真實事件的判決結果則是被告被判處死刑。從法庭角色扮演的活動中,同學們理解了現有法律的缺漏並提出疑問,對於法官在證據缺乏下做出此判決,講者也回應台灣的司法中法官、檢察官的近親關係的結構系統是如何將「無罪推論」變成一個不真實的理想狀態,並希望同學們了解為什麼要進行司法改革的必要與重要性。


「偏差、歧視與社會控制」法庭劇場演繹與討論


  在「教育」裡,同學們閱讀社會學者Granfield的Making It By Faking It: Working-Class Students in an Elite Academic Environment,分享讀本的研究觀點與結果,以及研究可能的謬誤為何。從分享的過程中發現,同學們都有讀懂文章中「階級流動與教育」之間的關聯,除了思索研究中因受訪內容而未考慮的多重影響因素導致的研究結論,也提出一些對台灣現有教育模式的反思。接著,教師以思考「台灣義務教育制度中的形式與內容」的缺漏與不足之處為出發點,將一個以升學為導向的高中生課表公布於簡報上,發予每組同學白報紙與馬克筆,請大家思考中學義務教育中,學生一天內在學校的受教時間與課程聚焦重心的適切性,規劃另一種課表。活動最後發現,雖然同學對於時間以及課表結構的安排大致上仍多建立在現有的教育框架中,但規劃的課程「內容」中展現出不少多元、具想像力並兼具時代適切性的安排:比如有小組同學於課表中插入了如「自由運用」、「生命教育」、「田野觀察」等。從這樣的過程中,大家也對現有教育制度中的不足,提出許多有趣多元的觀點。


「教育」議題中的課程規劃與改革


  此外,紀錄片《傘上:遍地開花》放映與座談,亦帶領同學們進行相關議題的思考。主持人簡介了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副教授、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邱毓斌教授,以及香港各大校園內、街頭上演的以年輕學子為中心的社會運動。本片的事件背景是關於香港2014年的雨傘革命,導演以第三者角度進行拍攝,帶出教授、學生、民眾以及對立面的警察在整個事件中的行動過程,呈現出這場社會運動中的人性。也許是紀錄片中的主要抗爭者與觀眾群同為新世代年輕人、亦或是片中的境遇距離大家並不遙遠,放映過程中有不少人因感同身受而眼眶泛淚。同學的回饋中也提到,從那些站在香港街頭的青年身上感受到香港人對於民主的嚮往,以及身為香港人的驕傲與韌性。邱毓斌教授在映後座談中,深入淺出地談到香港特殊歷史脈絡、文化資本與地方政治的運作方式。他也提醒觀眾—當時雨傘運動所欲追求的實質民主訴求至今尚未結束,目前仍在進行式的反送中現狀,香港的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而它與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的關聯又為何?教授在活動的最後也留下一句話:「當隔壁鄰居火燒厝,我們不要漠視。」藉此希望同學們繼續關注作為鄰居的香港情勢,因為這與大家息息相關、也值得借鏡。


《傘上:遍地開花》放映與座談


  最後,學期報告以組為單位,共分為十組,各有不同的指定主題方向。主題訂定九大主題,分別為「性別」、「政治」、「環境」、「族群」、「階級/勞動」、「家庭」、「空間」、「教育」、「媒體」。各小組自由發想,鎖定中山大學校園內特定範疇之議題,進行小組討論、文獻閱讀統整、深入訪談並整理分析,最終呈現出一份完整的報告,進行報告提案,同時開放非修課學生觀摩學習與提問。各組議題包含:「中山大學社會系學生如何『出社會』?探討其如何建構升學與就業的圖像」、「媒體素養認知與假新聞判讀──以中山大學學生為例」、「你說『藍色』是你最愛的顏色—原住民投票泛藍現象」、「大學生資源回收的行為與影響因素:以中山大學大一生為例」、「中山大學新二代學生的身份認同與影響因素」、「同志如何向原生家庭現身:以中山大學為例」、「遊戲實況類型的影片如何透過YouTube性別再現—以中山大學學生為例」、「社會系必修課程對職涯影響—以中山大學為例」、「廁所友不友善?中山大學性別友善廁所的空間與性別」。課程最後學生也認為從一開始對社會學的懵懂,經歷小組實習課的發言練習、課堂議題的思考、期末小組報告的實作,對於如何理解社會現象、分析議題,有了與過去極為不同的切入方式。


期末小組報告


期末合照


Opmerkingen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