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原住民族議題(一)
教師|台邦.撒沙勒
助教|鄭俊良
責任編輯|陳映孜
本課程除了邀請講師來為學生進行演講外,也配合校外教學與研討會,讓學生對原民議題產生更深的思考與連結。在演講的部分,邀請了原住民族電視台南部新聞中心的代理特派員宋茂璋老師(排灣族名:那馬發里佛‧勒格艾),分享其生涯經歷、傳播媒體的形式轉變,也有學生詢問關於部落新聞的採訪模式等。另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顧坤惠副教授則和學生解說由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南島語族世界觀中的特殊性,並說明南島語族的名制、階序與平權。講者也提到由於南島語族沒有文字記載,因此經過殖民與時代變遷,許多資料已大部分流失,保存及回溯困難,需要好好進行維護,才能盡可能免於消逝。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的張瑋琪副教授則談及條件不利地區的食物主權與地方韌性,透過花蓮馬太鞍部落一年四季的「輪耕圖」,了解如何配合地方的條件,對糧食作物進行適合的選擇,在糧食與非糧食之間進行各種抉擇,並考慮地方從事農耕的韌性。最後,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的野生動物學家姜博仁博士,和學生們分享台灣雲豹的出沒跡象、棲息環境及復育計畫。他也提到魯凱族以雲豹(魯凱語為ligulaw)為精神象徵,並自稱「雲豹的子民」,雲豹不只是獵人與部落,也是山林與自己的心。即便現在難以看見,雲豹對魯凱族而言是神聖且不可侵犯的。
原住民族電視台南部新聞中心代理特派員宋茂璋老師(排灣族名:那馬發里佛‧勒格艾),分享其生涯經歷、傳播媒體的形式轉變,並與學生合影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顧坤惠副教授解說由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南島語族世界觀中的特殊性,並說明南島語族的名制、階序與平權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張瑋琪副教授則談條件不利地區的食物主權與地方韌性,並以花蓮馬太鞍部落一年四季的「輪耕圖」為例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姜博仁博士,與學生們分享台灣雲豹的出沒跡象、棲息環境、復育計畫,及其作為魯凱族之精神象徵
在校外教學的安排上,學生們前往霧台阿禮部落進行兩天一夜的魯凱文化學習,以瞭解原住民族獨特文化與特殊地景風貌,進而能用全新視角,來重新檢視原住民族的現況。課程內容包含製作花環、部落巡禮、在地歷史文化解說、觀看當地特有的石板教堂與岩板系、至獵王家(獵人家)導覽、品嘗魯凱族傳統美食、石板屋DIY、體驗魯凱族傳統舞蹈、夜遊與星光夜語、吉路觀景台與吉露部落生態之旅、阿禮部落大崩壁,以及農業地景導覽等。參與的師生們都十分開心能夠接受到全新的文化洗禮,尤其其中一位學生也是來自吉露部落的居民,她也感慨地分享經過八八風災後到現在整個部落的面貌,變化竟是如此驚人,也覺得應該好好維護當地的環境,並保存逐漸消失的魯凱文化。
製作花環
校外教學大合照
最後,在長治百合園區內的魯凱皇家學院內辦理的魯凱學研討會中,除了共同探討魯凱族人現今所要面對的議題,並邀請多位相關學術背景深厚的學者,透過各方學者的演講,讓學生們與現場的聽眾可以深入進行學術探討。第一天的內容從北醫大醫學人文研究所的林益仁副教授的《走動、敘事與生態照顧:一段遇見原民獵人的個人旅程》揭序,談到與原民獵人一起探究當地的特殊環境。接下來,是義守大學原專班的林慧年副教授的《災後重建與復振之國際借鏡:以印尼火山噴發、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嘯為例》,並與同樣受到天然災害後重建的長治百合園區對話,藉此來反思現階段還需要處理什麼樣的問題。接著由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的胡哲豪老師《在牆面上「話」出我族觀點:以屏東三大永久屋基地為例》,探討原住民族青年藉由在牆面上「塗鴉彩繪」,來表達自身訴求,除了三大永久屋的例子,還舉了蘭嶼核廢料場的典型案例。最後由日本京都大學建築系的蔡松倫碩士的《莫拉克風災永久屋居住滿意度變化初探》來做結尾。
第二天較為特別的部分是用「全魯凱語」來進行演講,雖然在場許多人聽不太懂講者的實際內容,只能藉由簡報上的內容來做解讀,不過卻不減聽眾的熱情,仍全神貫注吸收著。這天所探討的主題,包含唐耀明老師的「魯凱族詞根衍伸性」、簡淑惠碩士生的「高屏地區魯凱族婚禮哭調的敘事」、貝納桑‧甦給那笛米專員的「文物館在文化復振上扮演何種角色」、杜玉慧顧問的「以霧台鄉的例子,來談原住民族的長照問題」、馮玉如碩士生的「以斜坡國小為例,利用桌上遊戲的方式來進行魯凱語教學」,還有巴教授「部落的農耕與傳統文化的復興」等。經過兩天的洗禮,許多聽眾都收穫滿滿,除了獲得原住民族當地的知識概念外,還配合國際的案例,來反思原住民族的現況與解決方式等。
研討會合影
研討會現場聽講
整體而言,授課教師也認為這次的課程結合講授、演講及校外參訪,涵蓋理論與實務的學習,兼具知性與感性,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成效。本課程也結合當代原住民族重要的社會文化議題,契合學生的需求,掌握原住民社會的動態。(全文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