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藝術與社會實踐 Art and Social Practice
責任編輯:蔡明原
本課程屬於理論研究與實作兼併的課程,透過文獻閱讀與討論,邀請學生對於當代參與式藝術、關係美學、新類型公共藝術進行美學理論與相關案例的探究,同時透過實地操作的實踐計畫,進行理論反思。此外,課程也會跟旗津國中共同合作辦理「翻轉校園工作坊」,以及「旗津本事」於旗津灶咖的演出作為探討案例的基礎,引導學生提出個人的研究與實踐計畫。
當代藝術從現代主義以降以藝術家為中心跨向進入社會的藝術實踐,這反映了:藝術是重要的,而藝術家的批判反思,對於形塑理想社會也是重要的。課程因此引領學生認識相關經典,並透過案例分析,及在實踐場域進行田野考察及實踐行動,結合既有各種資源,反思藝術所能激發的能量和翻轉,看到透過藝術帶來改變的可能。
課程一開始進行的是文本閱讀,從新類型公共藝術《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到《關係美學》、《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探討理論觀點、案例分析,而此次修課同學也有多位屬於教育背景,從文本閱讀到實際參與「翻轉校園-旗津國中工作坊」,對於未來藝術實踐於教育現場有諸多激盪與交流;另一角度則從紀錄式劇場切入,邀請多位劇場工作者分享紀錄式劇場、城市中的劇場形式,最後更參與城市劇場課中「旗津本事2020」,從參與體驗再次回返《關係美學》中所提到的「社會交流模式」、「與觀者在美學經驗中的互動」、「用於連結個體間、團體間的交流過程」。
本次課程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長參與交流,期許可以帶給同學不一樣的收穫,如原住民藝術教育工作者陳豪毅的「策展作為一種跨域的教育模式」、溫思妮(柏林戲劇學院當代偶戲表演碩士)分享「德國的紀錄式劇場」、衛武營藝術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帶來的「當代劇場與城市」等內容精采的專題演講。
期末成果的部分同學們提出了符合課程精神、具體且精彩的實踐方案及反思,即使有些計畫尚未能來得及展開,也都讓人期待未來的開花結果。列舉成果名稱如下:「共下來吃飯」、「兒童視覺藝術延伸課程與社會關懷活動之聯結計劃」、「開放性畫室計畫、「禮納里工作坊未來延伸與檢討、「情緒地圖計畫」、「介入社區的觀察與學習-以新龍社區漁食傳說為例」、「海岸漂流物計畫」、「談「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及相關實踐計畫」、「自我探索:以肖像做為方法」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