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8-2參與式民主導論

授課教師:李翰林

責任編輯:蔡明原


隨著公民意識的抬頭,當台灣社會面對重大爭議與價值多元分歧的情況時,民眾要求進一步參與公共政策與開放政府的聲浪也越來越高。但是政策制訂要如何尋求社會共識?如何界定多元利害關係人並兼顧公民參與、法規體制和行政效率? 這門課程將透過議題設定與討論、方案規劃等方式,帶領同學認識公民與政治政策的形成之間的諸多可能性。


公民參與和政策形成的可能

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嘗試在行政程序中放入公民參與元素,除了公聽會和說明會外,還有聽證會、公民會議或參與式預算等各式各樣的模式。這些模式可以解決過去的問題嗎?例如,2018年底與地方九合一大選同時舉行了十項公民投票,公投結果出爐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公投真的能解決這些重大社會爭議嗎?

本課程以「循環經濟」這個政策概念為例,引導學生對於政策進行觀察、思考,一步一步檢視其背後的歷史脈絡,鼓勵同學運用工具,梳理與轉譯相關政策,界定議題之利害相關人,分析其論述之正反辯證。課程會結合「烏托邦賽局」桌遊,瞭解不同政治制度下可能產生的社會現象;學習審議討論方法,並演練世界咖啡館等公民審議會議,了解不同模式的舉辦方式與差異。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體驗及討論形式,來協助同學理解政策並思考如何促進社會對話。


公民社會的歷史

授課教師以吳介民(2006)的文章〈公民社會的概念史考察〉為例,討論文明社會、市民社會以及公民社會的定義,接著進一步探討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例如1960年代由政府提出的「國民生活須知」運動、1970年代的「排隊運動」等,都是希望藉此培養人民的文明素養。與此同時,由於台灣遭逢各種外交危機、社會面臨動盪,許多雜誌社、大學社團因應而起,他們的力量雖然是相對於國家的存在,但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安定感。


在討論過程中,同學們逐步理解人為何要走入社會?人之於社會的關係是必要的,或是可以自身其外?有同學認為互取所需是社會重要的功能,人會有不同的慾望並且每個人的專長、能力不同。此外,社會結構之所以可以穩固持續,律法是一個很重要工具,在律己的道德意識無作用後,它是為最後一道防線、能阻止人做出不利於他人的事情。


循環經濟為何重要

本課程也邀請公民團體前來課堂分享,例如循環台灣基金會的劉李俊達先生;他以「選擇十樣東西帶到火星執行任務」為題目,帶領同學思考循環經濟的重要性。有同學提到基本所需的水、食物、牲畜、氧氣,也有特別的像是地瓜葉、18天啤酒、switch、光電板、無線電等等,答案五花八門,但那些東西是可以循環利用的?若是不行,帶多少物資上去火星都不夠;地球和火星的區別在於地球有足夠讓人類、生物生存的資源,但倘若人類耗費過量的資源,「而不循環利用,不斷地浪費資源直到地球無法負荷的時候,地球,就是另一顆火星」。

講師進一步提到,造成問題的主因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發展以線性經濟為主,形成開採-製造-使用-廢棄的路徑(單向)。這樣的發展模式是脆弱、退化且是破壞性的。要改變地球資源有限的問題,需要一個新的經濟模式,也就是「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和線性經濟的發展路徑相同,但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盡量讓產品能進行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尤其後者強調讓產品可以先進行維修、檢查能否再利用(再製造),前述工作都嘗試過後才會進行掩埋(廢棄)。


公共討論-物品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問題

要如何解決生產路徑中衍生的各種問題呢?可以先從材料和設計思維開始,選擇可重複使用的材料而耗材,並且讓原物料有可再利用的可能。製造面則著重在製程優化和副產品資源化,讓製程減少浪費。產品完成、使用,直到壽命週期到了之後,嘗試再使用、再製造,將產品的能量完全耗盡後再進行回收。


以課桌椅生產為例子,同學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將製造過程中的廢熱以「水道」讓熱能散去;廢棄物則是以器官捐贈的方式,將A的桌腳和B的桌面組裝起來,就不需要同時丟棄。此外,有同學認為木屑可以做成貓砂或是壓製成木板,廢水則可以視水的骯髒程度、是否有汙染金屬在裏頭來判斷如何再利用。

對於這些想法,講師提到解決方案固然可行,但更要去理解其背後的邏輯,例如將木屑壓製成木板,表面上解決了製程中的木屑問題,但仍沒改變結構性的過量製造、沒意識到製造木製產品而砍伐的大量樹木。因此,較好的解決辦法是延長使用期限、次數,或是讓生產的衍生物成為其他產品製程中必須的原料,使其重複利用。重要的不是想辦法在生產製程中提煉出更多的產品,重要的是讓生產製程進入循環的路徑中,讓原料可以發揮最大功用。


Comments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