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8-2 城市劇場 City Theatre

授課教師:吳瑪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責任編輯:蔡明原


本課程屬於實作課,透過經典文獻的閱讀與討論、爬梳表演藝術發展脈絡;在工作方法上,課程所參考之「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 以議題脈絡的建立,讓社區人物直接成為戲劇構成所紀錄、談論的主題對象。實地田野與訪談,對於藝術與公共之間的關係展開辯證,刺激學生發展展演實作構想。


如何展現旗津-議題設定與劇場實踐

  修課同學依興趣搜集旗津人的故事,再透過反覆的劇本討論,深入議題,做演出呈現展演。修課同學們皆沒有劇場演出的相關經驗,學期初先以閱讀專書《劇場公共領域》開啟對於劇場的認識,再藉由講座、肢體課程,帶領同學們一步一步完成演出。

  同學們在性質多樣的課程內容中找到了接近地方的方法,發現了自我和外界產生連結的訣竅。同學提到,因為課程的關係,當他再度來到旗津這座小島,已經不再是觀光客的身分,而是一位想要更認識這個地方:「我試圖用田野調查的方式,更加了解這座島上生活的居民,他們的故事構成了旗津的風味。我也渴望透過旗津,在人生中添加一味佐料。展演過後,我開始思考我們所欲達到的公共領域真的有實現嗎?我們所提的問題與議題,是不是隨著食物的飽足而忽略了腦中的饑餓?是否變相成為某種銷售的現場?我們有真正的讓旗津人民獲得某種抽象的飽足嗎?抑或是我們單純的自我滿足罷了。」


找到屬於地方的「本事」

  對於修課同學來說,走入社區、田野調查、說故事練習和戲劇表演等各項工作的進行讓地方的意義變得繁複,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投入在逐漸充滿歧異性的行動與展演之中找到定位:

我們合演的紀錄劇場《旗津本事》被放在課堂中操作,從最後發表出席的觀眾中,感受到它更深刻的意義,其實是跨藝所連年加疊的行動。

對《旗津本事》的觀眾來說,看這齣戲的目光和神思更多停留在與自己當年修課的種種交疊。並不是說我們透過這樣的形式提出的問題無法傳達,還有對旗津的表述沒有深化的意義。而是這個舞台被搭建的時候,它的觀眾和影像力就被設定了。如若思考做藝術家教師,甚至是以跨藝所存在的年來計算的藝術計畫。由不專業的演員和生澀的研究生組成,既不是真正的旗津人,也不是專業的藝術家。

它的長久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並且在我們進入田野後,一提到自己的身分幾乎是暢行無阻的時候。在雷米尼劇團演講的分享中,我深刻記得紀錄劇場就是由演員演出自己這樣的說法。對我來說,觀眾裡有我與藝術和旗津無關的朋友,是教會同小組的姊妹。對劇場毫無興趣的她竟然願意賣人情而遠道,甚至我忙著演出沒有接到電話,以至於她打算若找不著我撲空就回去了。


這個由跨藝所搭建的舞台,藉由不同的關係組成再向外繫著不同的端點,這股關係形成的影響力是使《旗津本事》的意義大過於紀錄劇場。


戲劇的價值-地方與民眾的「再」認識

  本課程的目標之一是希望創造奠基於社區人物誌基礎之上的戲劇呈現,戲劇重點不是再現他人的生命故事,而是在創造一個可以讓社區人物、演出者、作者(劇本)共同對話的情境。換句話說,透過「劇場」場域去連結起社會原本沒有交集的各個環境,邀請在地教育工作者、社區民眾、觀眾以及故事中

的真實人物得以共同參與關於旗津的公共議題的討論,創造一個新的「公共領域」。

  《旗津本事》以五位在旗津的生活的人物誌作為表演主題,分別為:「世界品牌釀酒師」、「大陳新村移民」、「在台陸籍配偶」、「東南亞移工」以及「在地觀光生意人」。每一次的排練過程中,重點放在人物誌的敘事文本以及表演者如何透過公共性的提問,牽引出以人為本的歷史/社會脈絡與「當下的旗津」之間的關聯性。因此,人物誌的核心不在於導覽式的簡介-「旗津有什麼」,卻是透過表演、創造、辯證真實以及劇場演出多方的對話中,去建構出「什麼是旗津的樣貌」。


  這樣的演出的確饒富新意,尤其是對在地人而言;有民眾在觀賞戲劇之後相當感動,她說:「很特別的演出,很特別的人們,很特別的食物。看完《旗津本事》之後,對於旗津有了不一樣的見解。整段表演對我來說最動人的時候是大陳撤軍的78歲奶奶,奶奶在講其他事情的時候都很開朗樂觀活潑有趣,但講到她13歲那年來到台灣的過程,事情已經過了65年,講這段故事的時候還是紅了眼眶。藝術的責任就是讓這些記憶以不一樣的形式繼續保存下去,本質不會變,但是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這些人事物。度過了一個美好的週六下午,真的很愉快!」


Comments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