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8-2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

授課教師:羅景文

責任編輯:蔡明原


本課程藉由田野調查、影像拍攝、文字書寫等多元記錄方式,尋找高雄乃至臺灣特殊的閩南語民間傳說、故事及文化特色,並挖掘鑲嵌於傳說故事之中的豐富議題。學生需實際運用臺灣閩南語的音字書寫來採錄、整理臺灣民間文化及文學,使學生對於臺灣閩南語文化與庶民思維,有更廣博的接觸與認識,並藉以實地觀察、親近在地民間文化,為在地民間文化的承續盡一份心力,並有針對在地需求的成果產出,進行專題報告。




專題導向,「做中學」的學習模式

課程的「專題」是由一連串真實且複雜的任務組成,其中包含需要學生發想設計、問題解決、決策擬定或進行研究活動,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較長期,且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最終能完成實質的成品或成果報告。

專題的導向將以解決學生所遭遇到的問題作為學習的主軸,讓學生能進行跨學科領域的「做中學」,透過主動參與、蒐集資訊、學習解決技能,進而應用以完成專題,而能對知識內容與地方文化產生較長遠的記憶、理解、感動與應用,這門課程本身就有社會實踐的用意在,並希望將所採錄之成果回饋地方。期許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創新中,學生能深入在地時空紋理,與當地社區真誠互動,進而在實作中面對困境、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形成具體成果,為教學和在地服務帶來更為豐沛的能量,而這樣的能力也是未來成熟的公民應具備的素養。


  本課程除了訓練學生具有中文系之專業能力,同時需要跨領域知能與在地經驗。我們試圖挖掘鑲嵌於陰廟及陰神事蹟之中,關於產業發展、職業災害、族群移動、械鬥衝突、性別角色、信仰交流融合、以及人心之恐懼與憐憫等豐富議題。因此,舉凡社會變遷、聚落文化、生活空間、地景演變、居民心態,老照片與耆老訪談等有助於認識、解讀陰廟之資料都可以納入,也必須與在地文史工作室、當地大型廟宇、村里辦公室保持良好互動。


「陰廟」的定義

  此外,陰廟議題為民間信仰中的一環,需要與不同專業領域如人類學、社會學教師、宗教界業師如道士、小法師共同協作,才避免一隅之見或是操作上的障蔽,所以相當需要跨領域知能與在地經驗。


  在課程的安排與學習活動規劃上,授課教師先建立學生對於田野調查和陰廟的基本觀念,像是「『厲』、『厲壇』與陰廟的定義、形態和發展階段」、「走進田野的準備,說明田野調查的基本觀念、實務技巧、編輯整理、倫理問題」、「進入陰廟前的準備和禁忌」、「教師進行田野示範」、「學生實際田野調查」、「民間信仰陰廟期中和期末專題製作」等。

  各組同學需選擇至少三間陰廟為討論對象,進行田野調查,並嘗試製作專題,以解決在田野調查中遭遇的狀況。專題報告內容可深入探討個別廟宇發展歷程、陰神死難及成神方式(他神保舉)、建廟原因、地緣和社群特性、陰廟建築形式、神像及石碑形制、廟中器物、祭品和紙錢、陰廟轉型成陽廟的過程、陰神的性別與職業。若能轉化陰廟與在地元素,形成創新專題如桌遊、影片、文學創作(小說、劇本、廣播劇)、採訪記錄集、社區提案或策展行動,則是本課程最期待的目標。這關係到學生學習投入、問題解決與團隊合作的程度和效果,以及他們對於地方信仰和社區文化的觀察、記錄和回饋。此為課程與社區或產業結合的方式,亦有助於學生連結實作場域,學習創意思考提案的視野、知識與技巧,提出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提案,發揮自主學習提案與實作的能力。


多元實作能力的養成


  授課方式除了教師及校外業師講述及田調示範之外,本課程也相當重視數位工具及互動社群媒體的運用(如Google Earth & Map、QGIS、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社區故事地圖協作平台」、Facebook、google表單),並有設計專題之分組討論(做中學),以達到多元互動的學習狀況,一方面增加課程之活潑性與樂趣,以提升同學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強化師生運用數位工具如地理資訊系統之能力,以因應未來數位時代之所需。


  學生經歴了三次以上的田野調查,並經過數次調整修正,於2020年6月23日在鼓山西子灣靈興殿十八王公廟舉行「高雄廟宇信仰采風‧創生記」成果發表會,由中山大學文學院、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西子灣靈興殿十八王公廟因陰神死難而建廟,符合陰廟的定義,然因神蹟屢現,又主祀玄天上帝,而轉型成陽廟,成為鼓山地區重要廟宇之一。而且靈興殿十八王公廟是鼓山地區最接近中山大學的廟宇,原址亦在中山大學之內,其遷建過程也與中山大學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此次將成果發表會移至靈興殿十八王公廟舉辦,將能開啟學術研究與宗教信仰、大學院校與社區廟宇雙方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亦能更加深化雙方情誼。


專題成果-歷史調查與創新轉譯

  各組成果專題的內容可分為陰廟文史考察與活用轉化陰廟元素兩類,前者主要是探討陰廟發展的動態歷程,如祭祀形態的改變、群眾信仰意識的提升、高位階神明認可、創造像正神般的來歷和神蹟,或是自外部迎入正神另為廟宇主神(像靈興殿十八王公廟)等幾個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原本陰廟屬性很有可能會發生改變,逐步轉升為陽廟。要再次強調的是,陰廟陽廟的判別標準並不是單一而固定的,不同標準之間是一道可移動的光譜,陰廟可能是祂的過去與現在,不一定是祂的未來。反之,我們也能從某些陽廟的「現在」,找到祂曾為陰廟的「過去」。民間信仰是動態變化和展現的過程,很難有一套絕對的標準。像這類報告方式需要比較細膩的文史考察來支撐。

  後者則是在陰廟與在地元素基礎上,運用較新穎活潑的方式,來進行後續的文化創意嘗試,這種做法雖然也需要田野調查,但重點在於後續的活化、加值與應用等方面。雖然說同學們領略程度有別、團隊狀況不一,但都盡可能在時限內做出成品。當同學們用桌遊、有聲書、攝影集、繪本漫畫等嶄新的方式,來記錄甚至是續寫這些先民的故事,還是不禁讓人驚訝於他們強大的創意。

未來,本課程將努力編輯師生成果,編輯為《陰聲暗影──高雄市陰廟信仰採訪錄》一書,並尋求機會出版或進行展覽。未來也將進行陰廟故事地圖的製作或是轉化在地元素,發表專題成果如「神鬼說書人」、「城市音(陰)聲廣播電臺」、「療傷博物館」、「水流公(媽)的似水年華」、「鬼府神宮:青少年故事讀本」等等專題設計及製作,希望能於社區或陰廟之中舉行新書發表或專題作品發表會。通過師生對社區的記錄、觀察與整理,對焦社區需求,提出較為合適的解決辦法與行動方案。



Comments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