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農社會學

助教群

責任編輯:謝鑫佑

食農社會學將從全球食糧概念延伸至生活應用,內容包括發展與糧農體制、飲食革命:戰鬥媽媽的餐桌、實地參與美濃農作、從手作早餐看農藥及基改與農業的生物多樣性、從手作網袋編織反思食器安全與減塑、低碳與環境保護。

失去食物選擇權的人類

老師邱花妹以同學一天的飲食切入,帶領大家試想是否有食物的形體與本質上,與自身認知有抵觸,每天吃到多少真實的食物?是什麼決定飲食的選擇?現代飲食方式與過去大有不同,飲食實踐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制約,只有瞭解當前飲食秩序脈絡,才可能從限制中尋找新的實踐可能性。例如經濟因素、有機飲食昂貴、部分階級才能負擔特定飲食,或速成食物對應忙碌生活的習慣制約,或不再是人類主動選擇食物,而是食物選擇人類的生產通路制約,都是改變飲食實踐的紛雜因素。

人與食物的關聯性變得相當薄弱,許多食物失去地方性,下一代的孩子失去對食物的共同感受(或形塑成另一種受西方文化席捲的共感),「我們讓渡了、失去了食物的選擇權」是目前最嚴重的現況,如何更關注與食物、農業有關的議題,關注食物的來源、種類、分配、浪費、加工、食安、另類飲食實踐等問題,需要社會學的想像,戰後小麥進口的糧農體制轉變、全球化下的資本主義結構如何形構食物體制、農耕方式的變異、失去地方聯繫的食物,都是食農社會學關注的議題。

在旗津灶咖落實自主運動

旗津社會創新基地廚房「旗津灶腳」提供課程實際面對飲食的空間,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王南琦單刀直入台灣的食安問題,是自身投入主婦聯盟的主因。台灣農田受重工業污染,大量鎘米流入市場;為拉高獲利,回收再使用的食用油氾濫;農藥噴灑、化學殘留的毒雞蛋等,食安議題讓她從買名牌、逛專櫃的貴婦,搖身變成了緊盯食物安全、環境友善等議題的「戰鬥媽媽」。

台灣需要即刻的食農教育,認識食材、理解產地,讓食物、環境與人的距離更加靠近。她帶來許多植物,讓同學上前嗅聞、觸碰、品嚐,介紹每一種植物的功用和料理方式,並提到與小農合作,生產友善土地、環境的食材,是實踐不同於食品工業大量標準化生產的飲食革命。老師王南琦與同學一起運用小農耕作的有機食材,製作菜餚。「自煮運動」讓眾人從只是等待食物的角色,轉為主動認識、友善環境飲食的實踐者。

走訪美濃看見食農教育

實地踏訪食農教育落實的學校、農場、都市農園是自煮運動的延伸,龍肚國小是台灣最早落實「食農教育」理念的學校之一,學校與周圍居民租賃了幾塊地,帶著小學生種稻種菜。龍肚國小穀東俱樂部的負責老師楊爵綺串連學校與校外社區居民,近年頗有成效,吸引不少都市人造訪體驗農作。龍肚國小黃主任和李老師帶著同學一起種蘿蔔和毛豆,事前先領往田邊土地公參拜祈福,讓同學了解農事等於天事,風調雨順,才能豐衣足食。此外,黃主任分享十數年的食農教育經驗,包括美濃六堆米倉的種稻歷史。台灣長期的政策使得越來越多人離農,農家甚至排斥孩子從農,為了補充這樣的斷層,開始帶著小朋友一起下田,並學習尊重自然。

同樣位在美濃的果然紅鄉野學堂,由蔡佳蓉、羅元鴻夫婦經營,鄉野農場需要步行才能抵達,同學們沿途認識植物、感受自然。果然紅從自己的農莊及自然農法所栽種的作物,推動環境教育與推行友善土地觀念,除了熟悉慣行農業需要化肥和農藥,更了解來自泰國的KKF自然農法。自然農法核心是認識環境、貼近環境。同學分組體驗盆栽種菜,作為期末成果展示。而第一社大講師絲子位在三民區的住家頂樓,讓身居都市也能落實食農,同學學習到如何改良菜植載體、風阻牆,在自家屋頂種菜。

手作早餐認識有機食農型態

手作早餐的課程中,業師王巧湊帶領同學料理起司豬肉漢堡與南瓜雞肉湯,並由國內研究基因改造學者郭華仁介紹基改與慣行農業。農業工業化後,人體與環境在石油農業體系中受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與鄉村社會急劇解體,化肥導致土壤鹽化、酸化,農藥、除草劑造成物種消逝,環境成本難以估量。如何維繫農場多樣性、物種多樣性、作物多樣性、品種多樣性,有機農業成為跳脫慣型農業的關鍵。思考應取回農業產銷、飲食的自主權,實踐健康、公平、友善生態的食農型態。

自己的購物袋自己做

主婦聯盟環保小組召集人林靜麗也帶同學認識「塑化生活」對人類的影響,強調人類使用塑膠對其他物種的危害,污染最後仍會回到人類社會。在全民習慣便利使用塑膠的現代推動「不逞強減塑運動」,可以從透過替代製品,降低日常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漸進式達成減塑。課堂上,用麻繩編織替代塑膠袋的網袋,不僅實用美觀,更能逐步走向減塑生活。網袋手作刺激同學未來更廣泛、更多元尋找、自製減塑用品,建構屬於自己減塑替代實踐的圖像,以及一個安全又實用的食器藍圖。

得時當地減碳吃

女宿L棟的公共空間的實作課程,重新思考食物、環境、與人的關係,尤其是生產、銷售、消費三個在食物體系裡的關鍵環節所的排碳量,對全球暖化的後果。高碳排造成氣溫上升、極端氣候,引發糧食、居住等問題。甲烷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農畜使用的化肥和牛群消化排氣,都是溫室效應氣體的主因,正視食物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思考,其中也包括「食物里程(food mile)」的概念。進口、非當季的食物,食物從生產地到消費者手上的距離遠,屬於高碳足跡,進口水果因慣型農業大量生產壓低成本,驅使消費者選擇,加上路程遙遠,業者多噴農藥妨害或以化學藥劑催熟保鮮,違背環境保護意義。學習、擁有當季食物的生產概念很重要,食用當季食物不僅低碳,且是真正的健康。同學們在認識飲食與低碳的關係後一起包水餃,在重建「自煮權」的同時,也在被工業化食物生產體系所掩蓋的各個生產環節中,重構飲食的低碳、在地面貌。

食物不只是食物,可以從微觀上探究人類社會選擇食物、到組織自己的過程;宏觀上能思考生產端到消費端的組織形態,以及食物體系中不同的價值規範如何成形,這些思考都是與「吃」這件事更深的聯繫。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