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做過的事就是我最好的名牌

翻轉課程、應用能力培育、提案與實作訓練,當你聽到這些詞彙時,腦中出現了什麼?

「那是什麼?」

「跟過去的課有什麼不一樣?」

「對學生真的有幫助嗎?」

「可能只是在課程中玩個什麼創意,課程結束就結束了吧」

對於「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來說,這些問題也不時盤旋在我們的腦袋,雖然我們相信所學必須能夠適用與應用,但是翻轉課程的果實卻很像走入森林的旅人,當課程結束,旅人也漸漸消失在眼前,進入無聲無息的森林深處。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我們總是定睛在進入森林的這一側,而忽略了走出森林的另一側有什麼故事、有什麼發展、有什麼能量的累積、有什麼更豐富的意義存在,使得我們的眼界有了局限。如果把時間軸拉長,讓我們得以看見另一側的樣子,應更能幫助我們看見翻轉課程的價值。今天,讓我們看看曾經在不同層次參與計畫課程的同學—中山大學劇藝所所吳匯亨、顧以綸與公事所邱志豪的故事。

走進「小客廳」 開啟創業思維

三年前,在課程「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的鍊結下,位於哨船頭里長辦公室旁的舊屋,也是前交通部長林陵三的舊居,從零到有地被打造成一個複合式的藝術展演空間—「小客廳」。授課老師—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謝榮峰擬定了大致的方向後,同學發揮創意,運用了社區的老傢俱與系上仍可用的佈景裝點,將其裝點成一個復古韻味繚繞的空間。

在平日,它是一間輕食與咖啡飄香的休憩場所,菜單設定、原料採購、餐點製作、服務流程設計等都由修課學生一手包辦;在週末或是特定時間,有個人自彈自唱、流行樂團、古典樂團、劇團、acapella、不插電等形式的演出,也由同學學習自行接洽。「小客廳」藝術與美食結合,同學們更要在「小客廳」學習如何讓表演藝術空間能收支平衡,因此結合咖啡廳的營業,他們設定聽眾消費一定金額後才可以入場觀賞演出。

隨著課程的結束,經營了一年的「小客廳」成果最後成為第一屆的「小西灣藝穗」,之後則由學弟妹繼續承接「小客廳」的精神,在文學院的FACES延續了第二、第三屆的小西灣藝穗。

課程雖然看似結束了,但是對於學課的同學來說,旅程卻不止步於此。參與課程的匯亨與以綸皆提到社區興業課程是起點,它開了他們創業的思維,也教他們如何在實務上做事情,如何發揮創意與所學,並與外界做互動。這也是創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的發表,獲得外界的資源與支持。

探訪社區 看見興業的價值與資源

於是,匯亨、以綸再搭配另一個夥伴,在「小客廳」之後,又開啟了「三分旅感」。「三分旅感」是奠基在他們參與的計畫「老高雄新探索」之上所開創出來的工作室,以持續與哨船頭當地人士保持互動,以及其資源做連結。「三分旅感」將哨船頭本來就有的觀光服務導覽,透過服務設計加以改良,進而開發出自己的小旅行。透過DM的發放與宣傳,成功舉辦多次的哨船頭導覽服務。

這個小旅行與一般常見的旅遊行程相當不同,一般的導覽偏重地理、人文與歷史,很濃縮,但也很不親民、很遙遠。他們希望加以改良,讓小旅行能有亮點、有溫度。於是他們走訪了哨船頭的街坊,採集了居民的故事,將之融入導覽中,並用說故事的方式把眼睛所看到的東西與故事裡的情節活靈活現的連結起來,讓旅遊變得有趣。

他們走訪了土地公廟,聽廟祝講神話故事;去海巡署,聽到一尊從被查扣的毒品船上請下來的媽祖,後來就公俸在媽祖廟裡面;找到一港口最早的遊艇主人,聽他隨著經濟起飛卻又經商失敗的故事,探尋現在那些遊艇作為什麼用途;也採集到經歷日治時期,曾經當過海女的阿嬤,聽阿嬤回憶小時候跟媽媽下海採集貝殼跟海藻,拿到魚市場賣,也聽到阿嬤經歷美軍轟炸,描述戰爭有多麼恐怖、她怎麼避難,以及戰爭結束後她做了什麼事情。從阿嬤的生命歷程就可以知道哨船頭老一輩的人經歷過了什麼,澎湖移民第二代、人口的特質、文化脈絡也都顯現了出來。就這樣,收集了六七個故事,變成導覽的內容,做出了與其他導覽不一樣的地方。

雖然對於他們來說,採訪這些故事並不容易,把它們整理出來也不容易,如何應用也很困難,但是哨船頭是一個很小的社區,在裡面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會知道。以綸回憶,那一陣子走在社區裡,大家對他都會點頭微笑,感覺很溫暖,「(小旅行)做起來是很開心的事情」。

然而,這個過程也讓他體認到社區不停在變,居民的時間也不停的動,有些事如果現在不做,那些關於人事物的故事只會存留在他們兒孫的記憶中,而無法被更多人聽見。當他們要將整理好的故事給阿嬤看時,卻發現她已經過世。「在追思會中,兒孫們講出了對於阿嬤的思念,但是我們對於阿嬤的了解是什麼,什麼影響她一生,最難過的事情是什麼,經歷了什麼,看到什麼?」反而透過之前的故事採集,阿嬤的故事可以被保留下來,而且這個過程也開啟了他們一個新的視野,「原來社區有這麼多資源是我們經過但卻沒有看到的」。

組成跨域團隊 展現專業實務能力

在「三分旅感」之後,匯亨與以綸的團隊加入了來自不同背景的志豪。公共事務研究所的志豪雖然沒有修過「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但是過去也曾擔任計畫課程「社區發展與GIS應用」的助教,當時就透過社區工作坊,與社區居民探討當地問題,了解他們對於自身生活環境、公共議題的看法,累積了在哈瑪星地區的動能。

三個擅長不同領域的人如何相互搭配,達成綜效呢?表演藝術管理的專業,展現在使藝術家和公部門之間保持平衡,以及使用枯竭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事;公共事務管理的訓練則是使地方與公部門緊密連結,並在地方尋求共識。因此,可說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也就是表演藝術管理讓展演可以在有限的資源下不斷發生,而公共事務的管理則可以讓藝術擴散到社區,擴大藝術表演的影響力,也讓藝術與社區能夠產生關聯。「為什麼提出來的藝術表演不能跟社區連結,不能與實務連結,一定是只針對節目的策劃,只針對藝術的生態,不能找更多的東西出來?」就是他們跨域組合的核心原則。

正由於他們這樣的跨域組合以及過去從課程實作、計畫參與以及實際的社區經營一路慢慢累積下來的豐富經驗,使得當一個新興的、大型的藝術廠館欲規劃興建,需要能夠主導規劃廠館發展的專業時,他們能夠獲得面試官的青睞,讓他們在畢業之際就拿到了職場的入場券。

回顧過去從「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課程,進到「小客廳」,接著是「三分旅感」個人工作是的開創,再到跨域的團隊組成,成功的為自己取得藝術廠館規劃管理的職缺,他們認為所學習到的是「一種看不見的課程,確實具有學習與磨練的效果,開啟了創業的視野,又連結了實務場域」。

這個過程讓他們具備實際的能力,而沒有過於天真浪漫的想法,甚至使他們的提案比雇主的更精細。「感謝這段經歷,沒有的話,我們拿不出心得與東西說服對方我們會做,而且我們還想做更多」。「我們不是一張白紙,說我唸過什麼書,最喜歡哪個作者,研究的論文是什麼,對什麼東西『很感興趣』,而是我們做了什麼。感謝我們的能力剛剛好夠抓住它,做過得事就是最好的名片,最好的履歷!」

當我們回頭再談實作課程,或稱翻轉課程的價值時,或許我們可以說,它的價值在於它扮演了一個種子的角色,企圖激發學生的潛力與社會實踐力,而在後續不同的計畫與行動方案的持續培力過程後,具體而明確的成果才能逐漸展露出來。所以,無須美化實作課程的成效,它的成效絕非立竿見影,但也不應快速否定它的存在,而是必須認知到任何一個專業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培育人文社會科學學生與實務接軌的能力亦然。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