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op
參與式民主導論
授課老師:中山大學社會系李瀚林
助教:顧旻
隨著台灣民主發展,代議民主的問題逐漸顯現。面對社會重大爭議與價值多元分歧,過去政府在威權體制下慣用的獨斷或專家決策模式顯得左支右拙。公民社會要求進一步參與公共政策與開放政府的聲浪也越來越高。但是政策制訂要如何尋求社會共識?如何界定多元利害關係人並兼顧公民參與、法規體制和行政效率?這皆是台灣社會的大挑戰。
近期不管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紛紛嘗試在行政程序中放入公民參與元素。除了公聽會和說明會外,還加上聽證會、公民會議、成立公民參與委員會或試辦參與式預算等各式各樣的模式。這些模式真能解決過去的問題嗎?
本課程希望透過「能源轉型白皮書」這個政策實例,引導學生對於具體案例進行觀察、思考,一步一步檢視政策成形背後的歷史脈絡;鼓勵同學運用軟體工具,梳理與轉譯相關政策;界定議題之利害相關人,分析其論述之正反辯證;並在課程中實際模擬公聽會、聽證會、世界咖啡館等各種不同公民參與場合,了解不同模式的舉辦方式與差異;再加上實際參與和觀察地球公民基金會於今年在中山大學舉辦的「勿忘福島,能源事急」活動;進一步嘗試尋求如何透過可能的政策工具與行政程序,來理解能源政策並促進對話與回應。
這個課程需要同學高度的參與,運用熱忱探究社會議題論述與生成的過程,積極參與討論,共同思考公共討論和政策過程更趨民主化的可能性



(全文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