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二) -王宏仁 TOP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二)

女做山、男做海:旗津 / 蚵仔寮漁業中的資本、勞動與性別分工

指導老師:中山大學社會系王宏仁

​​助教:郭智豪 林郁芳 陳亭妤 李佳衡 施馬懿 蔡昀任

 

承續「南方社會學」的創系精神,本課程將以台灣南部社區為研究場域,進行在地現象調查,使學習不只侷限於課堂,而能和週遭社區有深刻互動的能力,同時培養對在地社會的關懷,能將所學的知識投入在地的關懷實踐。本課程的研究場域為高雄市旗津區,主題則聚焦旗津漁業及其地下經濟。

旗津傳統上以漁業發展為主的經濟,後來逐漸分化為造船、漁產跟相關服務業。在過去半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因為國家權力的介入、港口的開發、漁業資源的枯竭,使得原本的漁業經濟逐步衰退,面對此情況,原來依靠捕撈為主的漁民經濟,逐漸走向哪個方向呢?這是本課程的重點調查。

在漁業資源受擠壓、因教育、年齡而轉業困難的漁戶,會採取何種生存策略來因應新的環境變遷?政府的漁業政策與常民思考的生存策略中間有多大的落差?在進行非正式經濟活動時,傳統的社會關係與網絡如何被動員以遊走在灰色地帶,並且與政府政策進行協商?

 

山上勞動——魚餌

攝影/林郁芳 文案/郭智豪

 

一勾一餌,一餌一條魚。

每個小步驟,都需要女性『天生』的精細。

 

男人的精力、男人的專注都要留在海上,

船下的準備工作就讓女人來做;

 

女人的精力、女人的專注都要留在山上,

同時堅守著港灣以及家庭;

 

而路人的眼光啊,和男人的專注一塊留在海上。

山上勞動——漁線

 攝影/許瀞之 文案/郭智豪

 

清早陽光,照明漁寮一角。

婦女笑,歲月的痕跡,深刻而清晰。

「船轉回來啦!咱的工作嘛開始啦!」

 

簍裡漁線原來的糾纏不清,

經過一番巧手也理出個律則來。

漁寮的歲月和手也是一樣,

在臉上裡出了律則,深刻而清晰。

山上勞動——漁網

 攝影/許瀞之 文案/李佳衡、陳亭妤

 

 

豐收的魚群一尾一尾的刺在漁網上,

會隨著海流撕扯著網子。

 

岸上的女漁民梳理著每一個網目,

仔細地修補傷痕累累的流刺網。

 

他們的勞動,是漁業,也是家務。

額外的漁業收入

攝影/林郁芳 文案/林郁芳、陳亭妤

網子外框的鉛、粗的網繩、細的網繩,

整張漁網都能分解、回收,

誤闖進網的海馬們可以賣給中藥行.....

 

小輩們出海捕魚,

阿嬤在岸上也是「骨力」在打拼喔!

漁獲販售

攝影/林郁芳 文案/施馬懿、陳亭妤

 

當男性補完魚回來後,

就輪到女性大展身手啦!

 

在魚市場,女性魚販佔多數。

或許你想像「傳統女性」的模樣,

是一種默默付出的姿態。

但至少在魚市場裡,她們大聲招呼客人可沒在客氣的!

女船長

攝影/林郁芳 文案/施馬懿

 

女性出海本來就少見,

多數是與丈夫一起,好節省多聘一名船工的開銷。

 

但要談起女船長,那就特別了。

從漁船掌舵到下網收網、滿載而歸,都可以獨自完成。

見過船長不稀奇,你見過女船長嗎?

現在讓你見到了!

子女的勞動參與

攝影/林郁芳 文案/蔡昀任

 

試問,我們高中時在做什麼呢?

 

小妹頂著烈陽,

準備好飯菜,等著出海的爸爸媽媽一起吃飯;

穿著雨鞋、帶著手套熟練地修補著漁網。

 

這,是他的日常。

船廠

攝影/林郁芳 文案/施馬懿、陳亭妤

 

漁船是漁家的重要夥伴,

照顧漁船當然也是漁業事務的一環。

 

導正船頭、清洗船身⋯⋯

這些看似粗重的工作,

女性操縱機具的動作仍舊熟捻。

 

金屬感十足的船廠,同樣可以看到女性漁民的身影。

漁船背後的神秘人

攝影/林郁芳 文案/蔡昀任、陳亭妤

 

與親自跟船出海的船長不同,

船東是船的所有人,負責出船、是可以不用出海的。

 

若是有機會到漁港,不妨注意一下這些船的名字。

它們會告訴你,在你平時看不到的地方,

有一群女性終於能以自己的名字,

承載每一次的豐收。 

資本差異的影響

攝影/林郁芳 文案/林郁芳

 

CT8,一千噸以上的遠洋船隻,出海一次動輒兩三年

CTS,小型動力舢舨船,屬於當天來回的「現撈仔」

 

除了噸位及出海天數的不同,

船員的配偶也承擔不同的勞動分工和家務分工。

訪問到的遠洋船員常常說:

「我是外交部長,我老婆是經濟部長!」

因為自己一旦出海便長期不再家,老婆就必須獨自扛起持家、掌管金錢及照顧小孩的責任。

男做海,女做山

攝影/林郁芳 文案/蔡昀任、林郁芳

 

說到漁民,一般想像到的都是男性和大海拚搏的場景,

卻忽略了岸邊和家中為他們打理好一切的女性。

這些女性從事的「山上勞動」包括整理漁具、販賣魚獲,

另外也負責看顧小孩、打掃家裡。

這些漁村女性的默默奉獻,一肩扛起了漁民一代代的生活。

 

從這張照片中便能看見漁村女性承擔的雙重責任,

婦女將嬰兒床移到岸邊的工作場所,

以便同時看顧小孩和進行山上勞動。

​​(全文完)

© 2023 by Sophie Chamberlain.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