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企畫統籌與實務
授課老師: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宋世祥/策展人劉雯婷
助教:蔡念瑾、曹斯雅
課程以培養「活動企劃統籌人才」為目標,透過實際走入社區,了解社區的歷史脈絡,進而發想、規劃以鹽埕為主題的仲夏夜活動「鹽夏不夜埕」。藉由活動學習跨領域的溝通、專案管理與創意實作。
曾經風華的鹽埕,目前仍保留許多過去時代性的產業、建築與生活模式,歷史底蘊也吸引文創小店紛紛進駐。以工業大高雄來說,鹽埕街廓尺度和文化厚度、創意能量是最適合發展街區文化的區域。
因應創意街區、深度散步小旅行、在地創生的潮流,特創造老街區夜晚活動的新選擇,藉由充滿驚喜的夜間漫遊路線,希望能有更多人走入這個有故事的地方,接觸並產生好奇。
另一方面,與在地合作,產生地方共融,希望提升地方的凝聚力,進而引發在地人思考鹽埕新的可能性。一個實驗性的夜晚活動,預計帶來更多人與人的互動,憶起鹽埕舊時代的味道,同時作為另類藝文活動的先驅,讓炎熱的夏日也有不同的玩法。
為了活動的開展,同學們分成企劃及行銷兩組實作,著重於整體活動核心概念的企劃、統籌溝通與整合行銷,而非單一節目內容的製作。



期末成果-鹽夏不夜埕
鹽埕與中山大學緊密相連,但傍晚過後人潮銳減。這次的「鹽夏不夜埕」特地將時間選在夜晚,以避開白日裡的炎熱,邀請大家走入平日熟悉的街弄中,發現仲夏夜裡不一樣的鹽埕。
在2018/6/9當天除開幕演出外,另舉辦一晚限定的表演藝術、影像展、三場導覽和市集,並將裝置藝術作品持續展出至2018/6/17,吸引附近居民和遊客共襄盛舉,展現整學期的學習成果。
這次的活動邀請鹽埕街區裡的13個空間一起合作,並以店家或鹽埕的故事為背景,進行藝術展演創作。

彩排

開幕

啟程
活動分布於M.Zone大港自造特區到叁捌地方生活的街區範圍,6/9晚間有限定的表演藝術、影像展、市集和導覽,並有6個裝置藝術作品,6/9-6/17則是為期9天在鹽埕的街區展出,讓民重可以在夜間欣賞。

影像展

茶點

去蕪存晶

life project

魔幻鹽埕
此為鹽埕街區第一次大型的夜間街區活動,當晚吸引約近五百人走進鹽埕。堀江二街的店家說:「鹽埕的晚上已經好久沒這麼熱鬧!這樣的榮景出現在15年前⋯⋯」

鹽聲

市集

言埕

鹽埕找茶
這次活動最特別的是老師帶領課程學生,從教室向進社區、從理論走向實踐,將課堂所學,實踐於校園的鄰近社區─鹽埕,使學生不再只是單方面吸取知識,更能創造機會一展所學,並實現大學社會責任,使社區與大學有更緊密的連結。

re born_塩途的秀

見證鹽埕幸福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