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二)宏仁組

課程名稱: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二)宏仁組

課程教師:王宏仁

課程紀錄:王嬿婷、劉御旭、楊翔皓、許劭聰、陸羿臻、陳宣蓉

責任編輯:李怡志

漁業的記憶,居民的味道

本課程為社會學系三年級必修課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二)」。王宏仁老師延續上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一)」,透過參與式調查與訪談法,將「哈瑪星」作為社會調查場域,帶領同學調查研究哈瑪星漁業歷史變遷,以及 1970 年代漁業沒落後相關產業的因應方式。

早期的哈瑪星是移民社會,包含從南鯤鯓、安平、澎湖和旗津等地來的移民,為了尋求工作機會而來到當時最繁榮的哈瑪星。日治時期的哈瑪星產業因日人大力建設以及漁業的蓬勃發展,促使許多相關產業的興盛,如金融業、請負業、接客業與運輸業等,此時期的哈瑪星產業發展多元。而 1970 年代漁業重心轉往前鎮後,相關產業數量減少,導致各產業發生變化,到了1990 年後,港區傳統的勞動力也逐漸以機械產業作替代。

因此,課程研究的問題意識定義為兩項:一、哈瑪星漁業興起(1920 年代)之後,有哪些漁業相關產業發展?二、哈瑪星漁業沒落之後(1970 年代),相關產業人員又如何因應?為了探討問題意識所陳列之議題,課程學生實際走出教室走訪哈瑪星社區,調查魚市場相關產業的發展,訪談舊哈瑪星魚市場沒落之後,相關產業人員的因應方法,並在事後進行紀錄多元的意見與回應,以利研究能更貼近魚市場造成的前後影響。

研究方法包含: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和官方統計資料。首先利用文獻分析探討哈瑪星從形成以來至日治時期漁業發展興起的產業脈絡,隨後藉官方統計資料進一步分析 1970 年代以後哈瑪星行業、職業的分布狀況,接著以田野調查法了解哈瑪星過去的歷史概況、產業現況以及漁業相關產業在哈瑪星沒落後的因應策略。老師與同學亦透過行政院主計處調閱的官方統計資料,驗證研究的推斷與論證,結合既有國內外不同領域文獻,以及竭盡所能搜集的田野資料,透過訪談稿加以分析,再搭配學期中例行與指導教授的討論與檢討,完成哈瑪星居民生命故事的採集和期中、期末報告。

本學期的研究發現,(一)與漁業直接相關的「第一層級」產業,由於和漁業關聯性較大,在漁業重心轉往前鎮後,相關產業人員大多選擇搬遷、關閉(退休/離職);(二)可能協助漁業流程進行的「第二層級」產業因客群較第一層產業廣、對漁業依賴程度相對較低,便多以轉型、關閉作為因應方式;(三)不會接觸到漁業流程的「第三層級」產業儘管與漁業的相關性最低,卻因為主要客群流失、資本額不足以支持轉型而近乎消失。

訪談社區居民菜卡(局部)

由於研究與訪談仰賴許多哈瑪星居民的協助,因此同學於學期末策畫社區活動「一戶一菜交流餐會」,邀請受訪者/參加者分享「對自己最有意義的一道菜」。隨後藉由「有獎徵答」的趣味互動,向參加者介紹本學期研究主題「哈瑪星漁市場」的原由及脈絡,一方面讓大家簡略了解課程調查的內容,一方面促進與參加者之間的交流,最終希望能延續與社區良好的友善關係。最終,參與居民約有28位,籌備過程亦受到維生里里民、中與里長、開台福德宮曾幹事、文龍宮、永安宮、代天宮成員協助,亦留下聯絡資料表達日後願意持續協助,而系上課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也藉由本次活動得以在校外廣為宣傳。

前鎮魚市場田野調查

社區回饋活動現場

社區回饋活動現場

課程同學通過綜合學習的相關知識,實踐在具體的個案研究上;在分析文獻上,也知道如何搜尋相關學術研究資料,並且有能力判斷文章的好壞,以及誰在胡說八道。在田野訪談過程,開始學習必須的社會能力(social skills),不是有標準答案的社會互動。在分析資料上,除了訪談稿外,跟公部門接觸,試圖從官方資料批湊歷史的圖像,同時開始理解「官僚體系」的運作,以及如何突破層層關卡。在此課程,也讓同學了解何謂「社會責任與倫理」,在「回饋活動」上,去認真理解在地社會所需。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