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築夢故鄉新大愛

築夢故鄉新大愛

大愛村築夢新故鄉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郭建德

課名: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

授課教師:邱花妹

課程紀錄:涂菀庭 責任編輯:李怡志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由邱花妹老師授課,帶領同學參訪不同的社區工作者,認識其投入的地方工作與理念。原本在台北從商的郭建德,由於大學參加登山社,自己也不喜歡都市的步調,因此莫拉克風災時在友人詢問下,就來到杉林區協助產業重建的工作。原先對於農村的既定想像,在實際進入農村後打破,不僅工作與生活融在一起,甚至比先前在台北工作還要忙。但是,郭建德提到在鄉村可以得到人的連結以及土地的連結,這是在都市不會有的。

當初在大愛村築夢新故鄉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工作的契機,以及為什麼會留下來,是由於本身和小林重建會的會長是舊識,會長詢問郭建德能否南下協助產業重建,因而展開在杉林的重建工作。郭建德談到當初來工作的初衷已經隨著時間改變,原先可能只是想要一份工作,但後來會想要一個更符合社會期待的工作。除此之外,他也提到在莫拉克風災重建後,新聞媒體呈現的都是光明面,與他在地方工作所看到的黑暗面有所出入,因此讓他想要繼續留在地方協助產業重建。

剛開始來到永久屋,經歷過地方在重建前的一陣混亂期,感受到整個社區陷在極度的失望的氛圍中。在這之中,有些人親人離去,而有些人希望看到機會。郭建德談到在災區為當地居民、受災戶找機會與出路,總是無法達成共識,因為大家想要的都不同,只要你提出的方案有人不喜歡,就會遭到反彈、反對。

前面分享者所提及的農村的議題,建德也有關注到,比如農村有許多的外籍配偶、移工,而外籍配偶在農村的主要任務是傳宗接代,當初出生的第一代對於農村文化的影響也很多。另外,菜價幾十年來沒有上漲的情形也影響農民只好以量產提升收入,進而使用農藥。台灣農村的地價都非常高,許多農民買不起只好用租的,而且若是小農也買不起、租不到機器可以協助採收,因為機械擁有者根本不會理小農(地),種植的作物有時候還會被偷,因此返鄉的農民、小農會遇到許多困難。

杉林大愛村永久屋的佔地面積大概50甲左右,經過十年後,實際常住人口1000多人。由於有些人慢慢移到外面居住,因此現在有100多戶是出租的給外地來這邊工作的。剛開始工作機會是個問題,先前在永齡農場因為薪資偏低,所以很多居民寧願離開不做,內部管理職多是外地人,在地人做管理職的比較少。

當初從災區搬下來經濟狀況良好的居民先在大愛村買地,經濟不佳的居民現在還是在現居地跟原居地之間來回務農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根還是在原居地,現在這裡只是個臨時住所」。政府一開始有規劃旅遊、市集,後續因為案子慢慢結束,市集也漸漸移出跟消失,大部分的人在第3、4年就離開永久屋,而有的人因為每天務農太累了,就搬回去原居地。

最後,郭建德和我們分享他對於政府推動的「地方創生」的觀點。郭建德認為政府資金導入企業進來認養地方,有問題之處在於佔比需要到50%,而且只有地方鄉鎮區公所,主要做硬體建築,但是地方需要的主要不在於硬體建築,而是人的流動回到農村、產業的再造。地方創生應該主要在於人的流動,年輕人要有回來,這個案子才會成立。

築夢協會理事長郭建德分享自身在杉林助重建經歷 / 旗美社大校長 張正揚主持綜合論壇

在地、有機食材食農自煮:手工窯烤Pizza——郭建德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