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校園這煮事 - 中山食農社會學

公視節目《我們的島 校園這煮事》

中山食農小尖兵緣起 計畫課程食農社會學從106-1開始深耕,如今的成果已經有目共睹。以上學期食農社會學課程期末同學的報告為基礎,將理論概念延伸到實作。報告主題分別有,在校園辦小農市集的「中山幾米計畫」、社科院蓋屋頂菜園的「社頂樂計畫」、校園成立食農社團的 「食農小尖兵計畫」,以及探討校園宿舍自煮權。有別於上學期課程從文本閱讀認識食農議題,這學期的實作課要求同學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形成課堂主軸;老師則扮演提供專業知識、串聯資源的角色。一開課,大家決定成為草創的中山食農社,一起為校園的食農議題努力,並定案食農社團分成「食農議題倡議小組」和「屋頂菜園小組」兩大組。 食農倡議組細分成:產地交流組、校園自煮組、記錄宣傳組;屋頂菜園組則分規劃組、建造組、技術組。規劃組負責屋頂菜園的整體配;建造和技術兩組,負責調查資料、購買資材,扮演號召同學,將屋頂菜園完成的任務。分組旨在讓此任務有負責的小組持續推動,但實際工作仍是課堂同學一同完成。這堂課未來的發展還包括舉辦場地交流活動、校園宿舍自煮活動,還有建造屋頂菜園,並創立粉專。 植接實作粉絲專業

參與公視-校園這煮事

除了承接106-1的理論延伸到實作之外,也漸漸地受到了媒體的關注。公視攝影團隊跟著食農社會學課堂學生從小農的生產與販售體系,了解食物與環境保護、糧食自給率與國家安全的關係來切入,發現學生希望能夠從自身開始變化,而最初的需求就是有個可以自煮的廚房。 學生涂菀庭說,「因為沒有便利的廚房,住宿同學大部分還是外食,或用電鍋蒸饅頭、買微波食品加熱。」如果學校能夠提供更健全的設備是否就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呢?也進而讓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生活技能?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相信透過學生實地種菜、煮飯,參訪小農等等能夠讓學生可以,希望讓學生能夠深刻體認現代糧食生產與貿易體系,對地球造成的負擔。並讓學生從自身開始做起,開始改變這個體系。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