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環境藝術專題

授課教師:吳瑪俐

作者:

責任編輯:謝鑫佑

中都濕地公園實地踏查

中都濕地早期為木業工廠的儲木水道,荒廢多年經過棲地復育,還原了早年繁茂於愛河河邊的紅樹林生態,成為生物繁衍蔽護的場所,發展自然生態與城市文史並存的獨特場域。其中的生態教育中心為綠建築,整體使用木結構。解說員陳小姐簡介中都溼地的演變過程,老師提出身處自然中應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包括城市中像這樣可呼吸的綠地,人跟自然可否用公園來銜接?生態公園具有生態教育的功能,是否可以用藝術來傳達?有沒有可能打造市民的草根運動,找回這裡的記憶、又能充滿生態與生機?

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系老師張懷文也回應,在淡江建築進行的微建築研究,探討可能平衡生態的建築行動,例如會呼吸的皮層(建築的皮膚)、螢火蟲/蜜蜂的保育(指標性的生物)、成群的白鷺絲、蝴蝶才會回來(生態的多樣性)如何讓生態公園不只是看看而己?如何建立生態城市的輪廓,從小的行動創造累積,可以從氣候變化的觀察,建議我們可以從附近氣象站觀察這裡的微氣候。

酷兒議題與影展介紹

臺灣國際酷兒影展策展人林杏鴻,從酷兒議題介紹,包含女權運動到同志運動脈絡介紹,探討「酷兒(queer)」一詞的由來及其充權意涵,酷兒「用來統稱社會上性取向或性別認同,諸如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等非異性戀者。通常這個詞是為了擺脫受污名化的相關名詞。」了解此一議題的發展脈絡之後,策展人介紹世界各地對於性別議題進行的社會行動。

策展人從多年的影展經驗分享,介紹臺灣國際酷兒影展起源,分享歷屆策展經驗,及影展組織年度運作與常態業務。很難得有機會能在影展之外,以學術交流方式進行議題了解,讓嚴肅的社會議題,藉由藝術創作或文化展演,將議題軟化或創造更精采的詮釋方式傳達給更多人。

「靜河流深:旗津灶咖」鄭允貞以食為題分享會

「旗津灶咖」過去是海軍技工宿舍廚房,因「舌尖上的旗津」社會式參與藝術計畫被看見。2018年3月,旗津灶咖參與高雄美術館「靜河流深」展覽,吳瑪悧將進行多年「舌尖上的旗津」旗津當地的田野調查資料整理剪輯,完成3個旗津在地故事:斗六冰城、越南媳婦、旗津漁民陳大哥;除了影像作品展示,整個灶咖的窗戶、門板也刻畫著旗津居民故事。

高美館在展覽期間策畫周末小旅行,帶著展覽參觀民眾到旗津灶咖。展覽計畫成員之一的鄭允貞「春日餵養」創作故事、自製的蔬菜罐品嘗分享因飲食改變,除了身體體質得到調養休息,也因為食物連結了家人的關係。

我們一起拍~拍什麼

公共電視台南部中心攝影記者孟昭權,從生活中實務應用談影像紀錄。第一階段從「觀看的方式與媒介選擇」,透過手機的攝影功能帶出不同的觀景窗與構圖所對應的放映媒介差異。第二部分則介紹紀錄片,從日治時期「南進台灣」紀錄片到去年集結⽽成的台灣空拍影像,透過不同時期的影像紀錄相互參照,進一步帶出不同攝影器材與觀點所呈現的樣貌差異。

而因應人手一機的現代,同學們也拿出手機開始進行實際操作練習,除了攝影技巧介紹,取景種類到攝影機的操作方式,也說明不同構圖暗示的觀點與效果。更教導同學從畫分鏡表開始,構思取景與剪輯。給予練習題目「筆與我」,透過課堂時間操作練習,完成8個鏡頭連接而成的短片,即時播映分享。期許學生透過今⽇的經驗,培養細緻觀看的敏銳度以及基礎的影像生產方法,延續《電影筆記》的鋼筆戰鬥精神。

《打狗山漫談》講座

高師大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李文環老師的《打狗山漫談》講座在鹽埕區的「登山35」空間舉辦,從歷史人文角度認識高雄壽山(舊名打狗山),並參觀哈瑪星都市再生基地「登山35」。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於2016年開始整修位於哈瑪星登山街35號的閒置老屋,建築室內裝修將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風格予以保留;展出屋主家族歷代珍貴的收藏(三寸金蓮鞋等),讓老屋化身成認識高雄哈瑪星的重要空間,未來將舉辦系列展覽與活動,體驗老屋之美、探索興濱況味。

《打狗山漫談》講座上李文環講述高雄舊名「打狗山」由來,也介紹早年哈瑪星一帶為高雄最熱鬧的地區,經過日治時期「都市改正計畫」填海造陸、漁業木業開墾,成為老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以及壽山擁有豐富的珊瑚礁石灰洞、自然與歷史遺跡,但長年經伐木、石灰開採,曾一度面臨生態保育問題。此次參訪讓原本不是高雄在地人的同學們,更加深了解高雄的人文歷史、建築特色,激起大家未來各自去探索老城的動力。

標記: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