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海的女兒》之製作人的話

作者:李思嫺/ 老師

一直很感恩,也很驕傲能和中山音樂系一起在有劇場藝術、社會科學,以及文理 工管海洋各個領域相互滋養的環境中成長。我們的創作應用一直在風格技術與展現工 具不設限的環境下自由悠遊,演奏組也有各種跨界融合(爵士樂、阿卡貝拉、前衛現 代等)的實戰機會。擁有這些條件,似乎也有個聲音一直催促著:是時候去嘗試一種 打破疆界的展演製作,讓年輕人們從實作中看見自己的可能性。而這種形式,也許就 是華格納所謂的「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Total Artwork)—將音樂舞蹈、詩詞 歌曲、戲劇表演、視覺媒體等,相互結合成一種全面涵蓋的藝術經驗。音樂劇,正是 包容性極高的展演,能讓現今發生的各種藝術形式和語彙,自在融合其中。於是,就 在年初應廣儀主任號召展現中山音樂系特色時,我們大膽敲定第一齣自製音樂劇的計 畫。

但我們要重新搬演百老匯嗎?專業訓練展現亮麗歌舞的背後,能夠傳達的關懷又 是什麼?其實離我們最近的土地人文歷史裡,就有好多有生命有溫度的故事。若能讓 參與者在音樂劇成型過程中親歷故事的某些環節和人物,因「知其所以然」而對這條 摸索之路更「有感」,也許能開出的花朵就不僅止在演出那一天。

「從在地故事裡尋找感動」成了製作團隊在文本生成路上的小小野心。而我們以 音樂人的裝備步上實踐,著實步履維艱。幸而在「邊緣認同再造‧跨界傳承創新」計 畫的協助下,與社會系王梅香教授的「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課程合作,提供我們旗 津人物的訪查和田調資料,並在我們的文本創作過程中給予建議。而劇場藝術系教 授,也是本系優秀系友林宜誠老師慨允共創文本並擔任導演,更是如虎添翼。我們透 過音樂系「特定主題音樂創作」課程,開啟同學文本概念,從研讀旗津踏查資料開始 逐漸發展故事,並完成部分音樂原型捏塑。而兩組同學以林道乾藏寶傳說和二十五淑 女事件,天馬行空聯想而組成的「大海的女兒」雛型,就這麼誕生了。

當然,還有許多課程參與共作才得以完成這個製作,包括「管絃樂法」完成所有 詞曲創作與樂團編配;「歌唱與戲劇表演」實際打磨展演內容與技術;「展演實作專案」統合製作所需的各個流程與部門協調等。參與師生們多次走訪旗津,與故事主角 原型人物碰面,也理解到旗津漁業曾有的興盛榮景,以及今日沒落給予在地人的衝 擊。曾有創作組同學說:「我們,不再只是看到表面的遊客了。」的確,同學們開始 對所創作的音樂「有感」,寫作決策也因根源於故事和文本脈絡而顯得篤定,就像那 首小阿英和老阿爸清唱著的「搖啊搖、等啊等」--,因為它背後的故事,讓最簡單 的編配也成為最震撼的感動。

一路走來總有很多感動與反省。同學們因著興趣加入我們,很多是第一次走劇場 上舞台,也都在沒有減少原先課程的負擔下努力著。看著他們經過這些操練與衝擊, 開始摸索自己和土地的聲音是什麼,自己擁有的本領可以再為身邊的人和環境做些什 麼,即使說著不輪轉的「母語」,但他們的努力已讓人看見這個作品的力量。感謝製 作群和設計群,也感謝音樂學系和劇場藝術學系眾多參與協助的師生,我們一起讓從 零開始的音樂劇不到一年就完成上台,感謝!大海的兒女們,我們要揚帆出航了!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