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永續發展教育研究

課程助教:汪蒨

責任編輯:謝鑫佑

科工館與霧台國小的緊密合作

透過實地水源地探勘發展地方與社區永續,是不可或缺的研究關鍵,霧台鄉的田野調查,除了希望帶給霧台國小真正可利用的資源外,更希望能與當地能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劉佳儒表示,過去曾有與原住民學校合作的經驗,但僅純粹科教活動,並沒有與文化回應的部分,MUSIC計畫被賦予建立科工館與霧台國小之間緊密合作關係的關鍵。由於氣候因素,雖然第二次的霧台鄉田野調查無法下水進行溪流探勘,計畫成員均透過解說,了解dilizan溪流的自然生態與環境條件。

dilizan對魯凱族而言是神聖也是生活日常的溪流,當地巴老師表示,天氣炎熱時,大家會在下游河中架設烤肉用具,人們在冰涼的溪中享用美味的大餐,魯凱族人們深知在上游洗滌物品、食物會對中下游的人們、生物和環境帶來不便及污染,所以選擇下游而非上游。

課程呼應原住民文化

計畫成員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發想要如何將博物館的資源帶進霧台國小,以及開發出適合當地的校本位課程,讓科學教育以及原住民文化呼應結合,融合在座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與人際脈絡,發散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想法與意見,試圖讓計畫內容更多元、更多角,也更具備實質可行性。

例如在當地國小的自然課程中,加入感官開發的內容,為此計畫成員實地探勘森林,透過課程的設計,讓學生能藉由在森林裡移動、觀察,進而認識當地的傳統領域以及生物多樣性,這樣的觀察不僅視覺、聽覺,更可以開發出課堂內所無法觸及的嗅覺、觸覺、味覺等感官知覺,尤其實地結合歷史或傳統文化,感受自己正在走的路,也是野獸走過的土地,勢必對學生帶來感受衝擊,與來自大自然的震撼。

感官教育體驗大自然的震撼

實際參與苗圃育苗作業準備,也能衝擊感官開發與土地經驗,篩土是山區植栽很重要的環節,先用鏟子從大土石堆裡鏟起一些待篩的土石放到畚箕裡,再把畚箕中的土石倒入篩土網中,兩個人一人一邊握住篩土網木頭手把,一起前後晃動,留用所篩出細小的土石,網上較大的石頭棄而不用。在山中工作或單純探勘,都會因為親身進入山林,而對自然有不同的感觸,山林蘊藏的道理,就像山谷一樣深,凝神下望,雖不一定能感悟其中道理,但絕對會被大自然的偉大震懾,而這也正是永續發展教育在思考的。

此外,大量訪談也能讓族群與地方圖像更具體,許多文化印象,更易於課堂內或既定刻板所呈現的。在地長老包光輝便提到自己白手起家,沒有家產,不識字,國中後到部落外討生活,連續遇許多意外,是靠著信仰才能繼續堅持,自己非常認同信仰,虔誠,甚至甚至認為之前所拜的祖靈是邪靈,這種文化與信仰衝突的現象確實存在。此外,也提到年輕人不願意也怕危險而錯失了學習摘採愛玉的傳統技藝。而當地可供人食用的青蛙,長老提到當地都是在夜晚或颱風天,直接以竹棍打暈徒手捕捉,這樣的過程或可成為感官課程,不僅能學習判別不同青蛙的鳴叫,徒手抓捕青蛙更能開發眼、手協調和敏捷度。

踏上自己的土地了解文化

如何透過讓部落青年實際踏到自己的土地來了解傳統領域,拖庫棚山的居民提供很重要的經驗。包括實際付諸行動種養樹的Sula,以批判角度看事情,強調魯凱族的文化是分享互助,這也包含漢人。但原鄉的青年必須體認,只有要踩過自己的土地,才會跟別人不一樣、更有力;只有真的了解自己的土地才有更穩固的立場進行抗爭,與實際行動。這樣的概念與另一位來自佳暮部落的克強不謀而合,克強透過教會連結青年,觀察到年輕世代的情感豐富但多不擅言語,看出與山林關係的緊密,對與外合作採友善開放的態度,但也強調永遠要記得自己是誰,才能在土地上站穩自己的腳步。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