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陸上觀海學-海洋城市與技術物

作者:謝韻欣/「海洋與城市發展」課程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黃書緯 責任編輯:葉貞沂


「什麼物品可以代表自己?」 或是

「當你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觀察他使用什麼物品嗎?」


黃書緯老師於課堂中拋出這兩個提問,帶領同學思考什麼是物。一開始大家的回答都是描述性的,好比說非人的無生命物質、會佔空間的,例如桌子和建築物。 


而究竟何謂物?隨著書緯老師的引導,延伸帶到課堂的主題—技術物。物本身即會承載某種技術性,而技術的演進也牽扯不同的使用想象。例如我們想要聯絡一個人的時候,早期都是撥打對方家裡的電話,第一句話會說「請問XXX在嗎?」。而現在人手一隻行動電話的時代,我們撥打時便會直接說「你在哪裡?」透過簡單的例子,說明技術物不只是物,其背後更有一整套的網絡。但通常我們在談論物時,往往過於專注在物本身,忽略其背後的政治、社會關係。


配合課堂的兩份讀本:「技術物的政治性」和「技術物是有政治性的嗎?」。書緯老師引導同學瞭解物件之間的關聯,不僅呈現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有權力關係,甚至會構成一套系統。系統背後的權力關係很容易被發展主義者所掩蓋,而通常是在巨大的災難發生時,才會被揭露。以日本的三一一大地震為例,核電廠的安全疑慮等問題,都是在海嘯已然發生、房屋都毀損的情況下才獲得更多的關注、質疑。另外,高雄氣爆事件後,才引發民眾對地底下石化管線配置的關心。


最後,書緯老師提到不同物件,具有不同的政治性格,同時也會反應人們能參與的程度。以圖書館為例,高雄總圖和各地方的社區圖書館,代表的是集中和分散的類型。另外,水的使用方式,也可以分成過去散落在聚落的水井,跟現在統一管理的自來水公司。


房思宏:「離岸風電在台灣:工程與社會的糾葛」

課堂中討論「物」都是同學生活經驗中可觀察到的,而房思宏博士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離岸風機」,離岸風機議題所代表的便是一種巨大的、複雜的技術物。這種國家型能源政策下的「大型技術物」,看似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直接關連,但離岸風機所發出的低頻噪音可能影響鯨豚類的生活,同時也會影響漁民的漁場。風機本身是為了解決電力的問題,可是因為物的內在性格,反而會衍生出其他的隱憂。

呼應「物是否具有政治性」的主題,特別邀請台大政治系房思宏博士後研究員與同學們分享,目前對於離岸風電設置的觀察,若離岸風電要在台灣發展,工程與社會方面會產生什麼糾葛。


現階段政府的能源政策,看起來雖然已朝綠能轉型、前進,但是操作方式仍是上對下的舊思維,用一紙公文便想打發在地居民的疑慮,忽略綠能本身小型、分散、分權式的理念與特色


目前台灣離岸風電規劃是採分區開發方式,先開放三十六個「潛力場址」,其中有八成落在彰化。或許你會說:「離岸風電蓋在海上,除了對設址的居民與漁民有較直接的衝擊外,離岸風電和我有什麼關係?」沒錯!房思宏博士就是要跟大家說明「離岸風電和我們之間的關係」!離岸風電作為一項正面的能源政策,關鍵的便是其背後配套措施的完整度。

首先,講者以工程的角度切入談海上風機和路上風機的差別。除了機身大小差距外,海上風機還需要注意施工材料必須防鏽,以及施工作業困難度提高,例如海底如何打樁?深度不同所需的技術也不同;海上作業需要特殊工作船,而目前台灣沒有此項設備;還有天候的考量,台灣海峽進入東北季風時期幾乎無法施工,以及後續維修等問題。

離岸風電作為一個技術物,從前置研發、機具施工、實際發電、後續維修等過程,可以發現背後是一套環環相扣的技術系統,並非孤立、單一的物本身。同時,隨著技術物的大小,它會捲動更多外圍的知識,成為一個鞏固、排他性的知識體系。


既然離岸風電有諸多未知與技術困難,為什麼台灣還要選擇發展離岸風電此再生能源呢?房思宏提到兩個主要原因:


1. 台灣海峽為世界評定數一數二的優良風場,具風力發電的優勢,連國外都搶著進來開發這塊大餅 2. 陸上的風機有太多爭議,如噪音、眩光等負面影響,這些爭議未妥善處理,所以執政者便將眼光看向「一望無際」的大海。


講者認為從第二個原因,便可窺看出政府現行政策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且對於再生能源缺乏完整的規劃。


以離岸風電的進程為例,雖然現已劃定三個示範區(彰化、新竹),但在缺乏檢討、修訂合適的法規下,政府竟已開始進行區塊開發此階段,允許廠商進入申請。而這都是在區塊開發的計劃還未通過,環評也沒有通過的前提,政府以過渡階段名義為由,讓整個進程的順序亂套。

除了行政程序上的混亂外,缺乏實際的生態調查,對居住在海裡、較為敏感的鯨豚類,以及遷徙路徑經台灣的候鳥,會有什麼影響也不得而知。針對鯨豚的聲音污染,雖然有解決的方法,如國外在施工時,會施打氣泡驅趕鯨豚,還會加強降低噪音的設備。但台灣在無強制規範下,廠商未必會執行這些防護措施。


從上述的敘述,可以發現政府的執行面是充滿未知、漏洞的。因此講者認為目標設立後,如何做到才是重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沒有可能是由下而上、從社區的力量出發呢?他談到再生能源具有分散的特質,以太陽能為例,可以由社區、個人家戶安裝太陽能板發電,在自行發電的過程中,其實會帶動人去重新思考能源的使用。


傳統的能源公司會以「沒有效率、不穩定」等字詞否定再生能源的意義,但講者認為,當再生能源逐漸發展、羽翼漸豐時,是有可能改變舊的能源結構,也可能進一步帶動社會、環境,整個發展路線的改變。當然前提是,這個再生能源的推行並不是依循舊的、上對下的能源模式推動,它所蘊含的特質才有可能被發揮出來。講者最後播放「從一次赤腳運動學到的」TED影片,藉此鼓勵同學們思考這片海洋與再生能源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提醒同學們能源轉型得在尊重在地知識的前提之下才有可能發生。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