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跨界X社區 社群交流活動

主講人:孟昭權(公視新聞採訪組記者)x王御風(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紀錄者:葉貞沂

  王御風老師專長為歷史考察,對於文史紀錄經驗豐富;孟昭權老師則是現任公視記者,擅長影像紀錄;李怡志老師畢業於高師大跨藝所,擁有藝術家對美感的敏銳度!   這學期三人合授一門「走讀旗津」課程,跨領域教師群,不同角度切入,帶領同學認識旗津,而究竟旗津為什麼吸引三位教師呢?三位教師的專長又是如何結合呢?開課過程如何溝通協調?課程的授課方式怎麼分工?如何能讓學生能夠吸收並轉化所學知識,讓在地知識更加多元散佈?

王御風:「自己的工作自己救」-從公民素養陶塑計畫開始  

  不同領域的三個人怎麼湊在一起?王御風老師說:「最早是因為公民素養陶塑計畫」。這個計畫是五年前教育部推動的計畫,當時我還是專案教師,在高海科大技職體系學校,申請這類計畫因為沒有深厚的人文科系支撐,通過機率較小、執行也比較困難。某天,校長就把我叫去,說:「不然你來寫一寫,如果有過你就留下來,沒過就……」於是,王老師就把計畫寫出來,然後也順利留在學校一直到現在。(現場大笑並鼓掌)


  王老師提到,當初在寫這個計劃的時候,一直在思考高海科大的特色是什麼?想著想著,想到其實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全台灣所有學校裡面,大概只有高海科大是被各種汙染環繞的學校。看以下這張地圖就知道:五就是去年底關廠的高雄煉油廠,附近還有各式各樣的工業區。

  基本上高海科大附近就是空污、水汙各種汙染集結的地方,那時候就在想,與其在課堂上跟學生說什麼是空污、水污,不如帶他們親自進社區。學校附近大概有三個大的社區:中油社區、後勁舊部落、翠屏里。其中,中油社區跟中油的關係不錯,後勁舊部落則是長年受中油汙染影響,因此兩個社區不相往來。在這種況狀之下,就在想說「社區」可以作為題材,因此就寫了一個以「社區」為主軸的計畫。

  一開始比較辛苦的是「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框列五大項目,其中一項是「媒體」!但高海科大並沒有「媒體」專長的老師。王御風過去有從事文字記者的經驗,因此有關「媒體」的課程就自然而然由王老師授課。直到近幾年,王御風老師才開始重回舊業教「文史」,剛開始教「文史」的時候,還被同事揶揄:「這麼厲害!什麼都可以教!連歷史都可以教!」王老師笑回:「我的真正專長就是歷史!」


  「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前期一直被教育部提醒需要加強「媒體」的部分,於是就開始思考,社區如何結合媒體?後來就想到可以發行「社區報」,社區報可以記錄同學們進入社區的成果,這個新聞稿都是由學生撰寫,當然過程需要經過多次的修正、改編,最後挑選較優秀的組別發行紙本社區報。


  王御風老師這些年在楠梓校區開課建立好口碑,後來這門課移到旗津校區開課。不過,由於王御風老師對旗津的文史脈絡較後勁淺薄,一開始課程進行有些挫折,但剛好遇到哈瑪星社區廣三地區老屋群拆除危機,同學把握契機進入社區,在此機緣下,與在地社區合辦了許多活動、演講,開啟與哈瑪星、旗津社區的連結。


  同時,因為哈瑪星社區廣三老屋拆除事件,王御風老師跟李怡志老師搭起合作的橋樑。當時李怡志老師剛好在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館服務,戰和館接了一個需要找社區居民來拍攝影片的計畫,但是戰和館對於居民未能主動參與拍攝感到苦惱。於是,王老師就想到「學生」或許是個好媒介,讓學生進行拍攝工作!但是學生要拍攝三分鐘影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誰來教學生又是個問題。這時候,怡志說他有個同學可以來教,那個同學就是孟昭權老師!於是,三個人就這樣湊在一起了!


活動當天,怡志老師因公務繁忙無法出席。透過影片說明與旗津的淵源……

  曾經在旗津戰和館服務的怡志老師,因為工作的需求在旗津進行大量訪談與文史資料蒐集,過程中與居民建立不錯關係。後來跟王老師認識之後,受邀到課堂上介紹旗津社區。在「走讀旗津」這門課程主要就是負責帶同學認識旗津全貌,除此之外,就是介紹旗津過去、現在、未來面臨的問題,還有各社區特殊的文化類型,透過實際踏查帶同學觀察與討論。


  中山的學生對於社區介紹有較多的提問與回饋,課程互動過程中有較多的對話。因為現代人多有手機這些3C產品,因此這次跟王老師合作,希望透過「短片」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旗津。


  影片放映結束,王老師接著補充說明,後來課程三個人的分工較仔細,課程主軸仍是以讓學生進入社區,透過對社區的了解,找一個題目拍攝剪輯影片。課程前段以怡志為主,帶同學認識旗津。孟老師就是教學生拍攝影片的技巧。這學期有一些調整,就是期中的時候就先要求學生繳交一分鐘影片,讓學生對於剪輯較熟悉。期中過後,則是針對學生期末影片的腳本討論,為解決師生面對面的討論機會較少的問題,於是許多討論便會在臉書社團進行。


孟昭權:除了老師說,讓我們聽聽學生怎麼說……


  孟昭權老師退下軍官身分後,投入公視擔任攝影記者。在課程分工主要傳授學生攝影技巧。為了這次交流會特地訪問學生意見並剪輯成影片。


  同學一:「第一次聽到蔣公廟,其實有點訝異,覺得怎麼會有人拜他呢?但是聽了介紹之後,以他們的角度來看,蔣公對他們有很多幫助,想想覺得如果是我,在這個歷史脈絡之下,或許我也會拜他吧!文化是相對的,我們應該互相尊重。」


  同學二:「以前上課都是在上課本,坐在教室裡面,對於高雄這個地方、這片土地都沒有了解。這門課可以走入社區,是滿合乎我的期待。而且我是文組的,覺得自己以後可能從事這個方向的工作,覺得滿有趣的。」


  孟老師提到這幾年三人合作的經驗,有很多感觸:「以前是概念或想法走在前端,但現在多媒體環境已經成熟了,反而是人可能不太會使用工具。」因此,三位老師後來調整教學方向:著重於教學生快速上手媒體工具。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是很好、很容易取得的媒體工具,學生不需要具備昂貴的器材,便可以拍攝出有質感的畫面。從學生繳交的作業中,觀察到學生對多媒體的應用相當靈活,近幾年,各式攝影APP成為學生作業的好幫手。

  這學期「走讀旗津」課程做了多項調整,讓學生在一學期的課程中,能夠學習成熟的應用多媒體。其一是期中便要求每位學生繳交「一分鐘影片」,透過這項個人作業,可以發現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獨特的觀看角度,敘述與呈現手法更是多樣。


  其二,為了加強學生對多媒體掌握度,導入「腳本教學」。腳本其實也是文字的的訓練,只是腳本可以更精準的配合學生生產的影像畫面,將這門課完全往多媒體化的方向修正。教學方法調整也展現在學生成果,孟老師笑說:「高海科大的學生還跟我說他對航海沒什麼興趣,想改行走媒體。」


  影像確實是一個很好介入社區的媒材,這幾年教學經驗更印證這個想法。孟老師準備多段影片,包括過去高海科大剪輯的作品,還有這學期在中山大學開課,學生製作的「一分鐘影片」。孟老師最後提到,這些影片多半是學生用易取得的媒體工具產出,在現階段媒體環境不理想的困境中,學生透過影像敘述或許能作為未來翻轉媒體的一種途徑。


焦點文章

大家都在讀

文章分類

主題標籤

bottom of page